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12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和轴承盖,所述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且在轴承座上盖合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弧形流道,该弧形流道位于轴承和轴承座接触面下方,所述轴承座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短管和出水短管,进水短管和出水短管分别与弧形流道的两端连通,进水短管通过进水输水管依次与水泵、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短管通过出水输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以使得轴承座内轴承能进行循环冷却,显著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回转窑工作时,燃烧器燃烧,使回转窑内物料和筒体温度迅速上升,进而把热量传递到轮带,轮带又与托轮相切,进而把热量传递到托轮,托轮传递到拖轮轴和轴承上,另外筒体与托轮轴承比较近,又会通过热辐射增加托轮轴承的温度,多种原因导致回转窑托轮轴承的温度不断升高,且热量难以散出,通常情况下,回转窑托轮轴承的临界温度在70-80℃左右,超过这个温度且热量未散尽将对轴承造成损坏,从而影响回转窑的正常工作。而在现有技术中轴承座未能实时进行冷却,使得轴承使用寿命较短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以使得轴承座内轴承能进行循环冷却,显著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和轴承盖,所述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且在轴承座上盖合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有弧形流道,该弧形流道位于轴承和轴承座接触面下方,所述轴承座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短管和出水短管,进水短管和出水短管分别与弧形流道的两端连通,进水短管通过进水输水管依次与水泵、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出水短管通过出水输水管与循环水箱连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螺孔,固定螺孔的数量为4个。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为倾斜面,在轴承座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螺孔,所述轴承盖上同样设置有连接螺孔,轴承盖盖合在轴承座的端面上时,连接螺孔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30°。进一步的,与轴承外周相接触的轴承座和轴承盖上涂有隔热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能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轴承盖与轴承座之间的盖合接触面设置成30°,使得轴承座上径向力的受力面积增大,轴承盖上所受径向力大大减小,保证了轴承座的耐用性;2.通过在轴承座中设置有弧形流道,通过循环水箱将水循环鼓入到弧形流道中来对轴承进行冷却,防止运行过程中温度过高且热量未散尽对轴承造成损坏,从而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座、2-固定螺孔、3-轴承盖、4-轴承、5-连接螺孔、6-进水短管、7-出水短管、8-弧形流道、9-进水输水管、10-出水输水管、11-循环水箱、12-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包括轴承座1、轴承4和轴承盖3,所述轴承4设置在轴承座1上,且在轴承座1上盖合设置有轴承盖3,轴承座1和轴承盖3上均设置有配合凸台,以使得盖合时轴承4更容易固定在轴承座1和轴承盖3中,所述轴承座1内设置有弧形流道8,该弧形流道8位于轴承4和轴承座1接触面下方,所述轴承座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短管6和出水短管7,进水短管6和出水短管7分别与弧形流道8的两端连通,进水短管6通过进水输水管9依次与水泵12、循环水箱11连接,所述出水短管7通过出水输水管10与循环水箱11连接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将循环水箱11的水鼓入到弧形流道8中对轴承4进行冷却,冷却出水再次流入到循环水箱11中从而进行冷却循环。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便于将轴承座1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轴承座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螺孔2,固定螺孔2的数量为4个。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轴承座1的端面为倾斜面,在轴承座1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螺孔5,所述轴承盖3上同样设置有连接螺孔5,轴承盖3盖合在轴承座1的端面上时,连接螺孔5相对应以便于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轴承座1的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30°。通过这样设置使得轴承座1上径向力的受力面积增大,轴承盖3上所受径向力大大减小,保证了轴承座1的耐用性。为了减小热量的传递,与轴承4外周相接触的轴承座1和轴承盖3上涂有隔热涂料。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形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1)、轴承(4)和轴承盖(3),所述轴承(4)设置在轴承座(1)上,且在轴承座(1)上盖合设置有轴承盖(3),所述轴承座(1)内设置有弧形流道(8),该弧形流道(8)位于轴承(4)和轴承座(1)接触面下方,所述轴承座(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短管(6)和出水短管(7),进水短管(6)和出水短管(7)分别与弧形流道(8)的两端连通,进水短管(6)通过进水输水管(9)依次与水泵(12)、循环水箱(11)连接,所述出水短管(7)通过出水输水管(10)与循环水箱(11)连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1)、轴承(4)和轴承盖(3),所述轴承(4)设置在轴承座(1)上,且在轴承座(1)上盖合设置有轴承盖(3),所述轴承座(1)内设置有弧形流道(8),该弧形流道(8)位于轴承(4)和轴承座(1)接触面下方,所述轴承座(1)的外侧设置有进水短管(6)和出水短管(7),进水短管(6)和出水短管(7)分别与弧形流道(8)的两端连通,进水短管(6)通过进水输水管(9)依次与水泵(12)、循环水箱(11)连接,所述出水短管(7)通过出水输水管(10)与循环水箱(11)连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托轮轴承座循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占李峥辉武文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宏基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