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口罩机设置有一口罩固定座,在口罩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打钉装置,夹持定位装置设有一对夹持机构,一对夹持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旋转装置上,另一端分别将一根固定带的两端夹持并固定住,夹持机构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可开合的夹爪,在两个夹爪上开设有相重合的定位孔,固定带横跨定位孔并夹持在两个夹爪之间,打钉装置向口罩固定座方向移动以穿过定位孔以将定位孔中的固定带钉在口罩上。打钉装置的钉头穿过该定位孔并将横跨定位中的固定带钉在口罩上,可以保证金属钉一端预留的固定带长度满足规定要求,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口罩机,具体涉及到一种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将长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2003年的SARS病毒疫情在中国爆发、2009年甲型H1N1病毒在全球的大爆发、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大爆发,这些传播性病毒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而对于处于流动的人群来说,阻断流感等呼吸道传播疾病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佩戴口罩。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口罩生产大国,中国年产量能够占据全球50%左右的市场,除了供中国使用外还大量出口,由于各个国家的口罩标准不同,口罩制备的流程也有所不同。目前口罩按照佩戴方式来区分的话主要分为头戴式和耳挂式,在中国销售并使用的口罩,固定带大多数通过超声波焊接在罩体上。国外的标准与国内有所不同,例如美国标准的N95级别口罩,固定带端部是通过金属钉固定在罩体上的,同时为了避免固定带由于抽拉力过大从金属钉中脱出,还需要预留一定的余量(通常为1-2cm)。图1为常见的一种头戴式N95口罩简图,两根固定带02的端部通过金属钉03的方式钉在罩体01上,固定带02横穿过金属钉03并固定,同时固定带02末梢与金属钉03之间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我们在将固定带钉在口罩本体上时发现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我们需要预留一部分固定带在金属钉的另一侧,在利用钉机将固定带钉在罩体1上时,由于固定带材质较软,固定带的端部很容易产生偏移,很难保证金属钉03一端预留的固定带长度满足规范要求,如果预留长度过短或者过长都不符合美标口罩的标准,同时罩体1上的固定带也很容易被钉歪,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了产品质量。因此,如何保证利用钉机将固定带钉在罩体上时,固定带的端部与罩体保持相对固定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所述口罩机设置有一口罩固定座,在口罩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打钉装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设有一对夹持机构,所述一对夹持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旋转装置上,另一端分别将一根固定带的两端夹持并固定住,由所述旋转装置带动所述一对夹持机构做反向转动以使所述一对夹持机构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侧,所述夹持机构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可开合的夹爪,在两个所述夹爪上开设有相重合的定位孔,所述固定带横跨所述定位孔并夹持在两个夹爪之间,所述打钉装置的钉头向所述口罩固定座方向移动以穿过所述定位孔并将定位孔中的固定带钉在口罩上。进一步的,所述口罩固定座前后滑动安装在工作台上。进一步的,在工作台前端设置有一升降支架,在升降支架顶端安装有一可前后滑动的安装架,所述两个旋转装置分列于在安装架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为弹性带。进一步的,各所述夹爪为一体成型件并开设有所述定位孔,或者各所述夹爪为由两个夹板构成的分体式夹爪,所述定位孔设置在相连的所述两个夹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夹爪上滑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定位孔开口宽度的滑板。本技术通过对在夹爪上开设定位孔,打钉装置穿过该定位孔并将横跨定位中的固定带钉在口罩上,可以保证金属钉一端预留的固定带长度满足规定要求,同时钉在罩体上的固定带位置也比较端正,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常见的一种头戴式N95口罩简图;图2为基于本技术的口罩机立体图;图3同时示出了本技术的固定带夹持定位装置在两种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6为固定带夹持定位装置将固定带夹持住的初始状态图,其中图4为前视图,图5为俯视图,图6为立体图;图7-9为固定带夹持定位装置向下旋转至分列于口罩两侧的示意图,其中图7为前视图,图8为俯视图,图9为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如图2-3所示,口罩机设置有一口罩固定座1,在口罩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打钉装置3,夹持定位装置设有一对夹持机构4,一对夹持机构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旋转装置10上,另一端分别将一根固定带9的两端夹持并固定住,由旋转装置10带动一对夹持机构4做相对反向转动以使一对夹持机构4的另一端靠近口罩本体的左右侧,夹持机构4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可开合的夹爪41、42,在两个夹爪41、42上开设有相重合的定位孔43,固定带横跨定位孔43并夹持在两个夹爪41、42之间,打钉装置3的钉头向口罩固定座1方向移动以穿过定位孔43以将定位孔43中的固定带钉在口罩上。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画圈部分的一对夹持机构4是为了展示其向下旋转后的示意图,并不是代表口罩机有两组夹持机构。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口罩固定座1滑动安装在工作台2上。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工作台前端设置有一升降支架5,在升降支架5顶端安装有一可前后滑动的安装架13,所述两个旋转装置10分列于在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在升降支架5有一个气缸11,由气缸11带动两个旋转装置10同时前后移动,在气缸11两侧设有导向装置6、7以保证其行进轨迹避免发生偏移。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带9为弹性带,例如可以为涤纶绳或者橡胶带。所述夹爪41或42上滑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定位孔开口宽度的滑板(图中未示出),例如我们在夹爪上设置有滑槽,在滑槽上滑动安装有滑板,通过滑动滑板来调节定位孔开口宽度,便于我们快速对准定位孔43与打钉装置3。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各所述夹爪(41以及42)均为一体成型件并开设有所述定位孔43;或者,各所述夹爪为由两个夹板构成的分体式夹爪,所述定位孔设置在相连的所述两个夹板之间,即夹爪41(或42)为由两块夹板构成,在两块夹板之间有定位孔。本技术的步骤为:请参阅图3,送线夹爪(图中未示出)抓取好固定带9后在X方向水平向右移动以将固定带9拉至右侧,随后呈“一”字型的两个夹持机构4在Y方向上向前移动(此时两个夹爪41、42呈松开状态),当移动至固定带9位于两个夹爪41、42之间时两个夹爪41、42相对移动以闭合,将固定带9左端剪断,此时固定带9以及夹持定位装置的位置关系可以参照图4-6所示。旋转装置10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所述口罩机设置有一口罩固定座,在口罩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打钉装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设有一对夹持机构,所述一对夹持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旋转装置上,另一端分别将一根固定带的两端夹持并固定住,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可开合的夹爪,在两个所述夹爪上开设有相重合的定位孔,所述固定带端部横跨所述定位孔并夹持在两个夹爪之间,所述打钉装置的钉头向所述口罩固定座方向移动以穿过所述定位孔并将定位孔中的固定带钉在口罩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所述口罩机设置有一口罩固定座,在口罩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打钉装置,所述夹持定位装置设有一对夹持机构,所述一对夹持机构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旋转装置上,另一端分别将一根固定带的两端夹持并固定住,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可开合的夹爪,在两个所述夹爪上开设有相重合的定位孔,所述固定带端部横跨所述定位孔并夹持在两个夹爪之间,所述打钉装置的钉头向所述口罩固定座方向移动以穿过所述定位孔并将定位孔中的固定带钉在口罩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机固定带的夹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固定座前后滑动安装在工作台上。
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海,徐年丰,王旭康,陈伟康,钱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