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酶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167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酶混合装置,包括减振基座、减振弹簧、混合罐、物料提升组件、搅拌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件,所述减振弹簧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设于减振弹簧上且可滑动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两侧设有提升混合腔,所述提升混合腔底部和顶部与混合罐连通,所述物料提升组件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搅拌轴可旋转设于混合罐底壁上,所述搅拌件设于搅拌轴且可旋转设于混合罐中,所述搅拌驱动电机设于混合罐底部,所述搅拌轴贯穿混合罐与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通过提升再混合的方式提高混合均匀性,且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菌、酶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酶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合搅拌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菌、酶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将菌、酶进行混合搅拌,而现有的菌、酶混合装置仅使用一组固定的搅拌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性较差,同时在对菌、酶进行搅拌时,设备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因此导致周围环境噪音较大,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提升再混合的方式提高混合均匀性,且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菌、酶混合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菌、酶混合装置,包括减振基座、减振弹簧、混合罐、物料提升组件、搅拌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件,所述减振弹簧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设于减振弹簧上且可滑动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两侧设有提升混合腔,所述提升混合腔底部和顶部与混合罐连通,所述物料提升组件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搅拌轴可旋转设于混合罐底壁上,所述搅拌件设于搅拌轴且可旋转设于混合罐中,所述搅拌驱动电机设于混合罐底部,所述搅拌轴贯穿混合罐与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物料提升组件包括螺旋提升件、提升驱动电机和提升驱动轴,所述提升驱动轴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螺旋提升件设于提升驱动轴上且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混合罐中的物料被搅拌件搅拌的同时,底部的物料通过提升混合腔底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进入提升混合腔中,并被转动中的螺旋提升件带动向上提升至提升混合腔顶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进入混合罐中,重新进行混合搅拌,实现均匀混合的技术效果,所述混合罐的内壁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提升混合腔顶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下方并靠近提升混合腔顶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导流板对被螺旋提升件提升后的物料实现导流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基座上设有耐磨滚珠,所述耐磨滚珠与提升混合腔侧壁可接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基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混合罐底部设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可滑动设于限位槽中,限位滑杆和限位槽的配置用于对混合罐进行限位支撑。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罐顶部连通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搅拌件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罐底部连通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靠近搅拌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提升件可滑动接触设于提升混合腔内壁上,有利于提高螺旋提升件对物料的提升效果。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在搅拌混合的同时,通过螺旋提升件带动底部的物料向上提升重新进行混合搅拌,实现均匀混合的技术效果;利用减振弹簧吸收混合罐的振动能量实现减振降噪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菌、酶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菌、酶混合装置混合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菌、酶混合装置混合罐的剖视图。其中,1、减振基座,2、减振弹簧,3、混合罐,4、物料提升组件,5、搅拌驱动电机,6、搅拌轴,7、搅拌件,8、提升混合腔,9、螺旋提升件,10、提升驱动电机,11、提升驱动轴,12、导流板,13、耐磨滚珠,14、限位槽,15、限位滑杆,16、进料管,17、排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菌、酶混合装置,包括减振基座1、减振弹簧2、混合罐3、物料提升组件4、搅拌驱动电机5、搅拌轴6和搅拌件7,所述减振弹簧2设于减振基座1上,所述混合罐3设于减振弹簧2上且可滑动设于减振基座1上,所述混合罐3两侧设有提升混合腔8,所述提升混合腔8底部和顶部与混合罐3连通,所述物料提升组件4设于提升混合腔8中,所述搅拌轴6可旋转设于混合罐3底壁上,所述搅拌件7设于搅拌轴6且可旋转设于混合罐3中,所述搅拌驱动电机5设于混合罐3底部,所述搅拌轴6贯穿混合罐3与搅拌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物料提升组件4包括螺旋提升件9、提升驱动电机10和提升驱动轴11,所述提升驱动轴11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8中,所述螺旋提升件9设于提升驱动轴11上且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8中,所述混合罐3的内壁上设有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位于提升混合腔8顶部与混合罐3的连通处下方并靠近提升混合腔8顶部与混合罐3的连通处。所述减振基座1上设有耐磨滚珠13,所述耐磨滚珠13与提升混合腔8侧壁可接触设置。所述减振基座1上设有限位槽14,所述混合罐3底部设有限位滑杆15,所述限位滑杆15可滑动设于限位槽14中。所述混合罐3顶部连通设有进料管16,所述进料管16位于搅拌件7的上方。所述混合罐3底部连通设有排料管17,所述排料管17靠近搅拌驱动电机5。所述螺旋提升件9可滑动接触设于提升混合腔8内壁上。具体使用时,通过进料管16向混合罐3中添加菌、酶物料,混合罐3中的物料被搅拌件7搅拌的同时,底部的物料通过提升混合腔8底部与混合罐3的连通处进入提升混合腔8中,并被转动中的螺旋提升件9带动向上提升至提升混合腔8顶部与混合罐3的连通处经导流板12导流从搅拌件7的上方进入混合罐3中,重新进行混合搅拌,同时混合罐3工作时产生的振动能量通过减振弹簧2进行吸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酶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基座、减振弹簧、混合罐、物料提升组件、搅拌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件,所述减振弹簧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设于减振弹簧上且可滑动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两侧设有提升混合腔,所述提升混合腔底部和顶部与混合罐连通,所述物料提升组件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搅拌轴可旋转设于混合罐底壁上,所述搅拌件设于搅拌轴且可旋转设于混合罐中,所述搅拌驱动电机设于混合罐底部,所述搅拌轴贯穿混合罐与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物料提升组件包括螺旋提升件、提升驱动电机和提升驱动轴,所述提升驱动轴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螺旋提升件设于提升驱动轴上且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混合罐的内壁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提升混合腔顶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下方并靠近提升混合腔顶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酶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基座、减振弹簧、混合罐、物料提升组件、搅拌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件,所述减振弹簧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设于减振弹簧上且可滑动设于减振基座上,所述混合罐两侧设有提升混合腔,所述提升混合腔底部和顶部与混合罐连通,所述物料提升组件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搅拌轴可旋转设于混合罐底壁上,所述搅拌件设于搅拌轴且可旋转设于混合罐中,所述搅拌驱动电机设于混合罐底部,所述搅拌轴贯穿混合罐与搅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物料提升组件包括螺旋提升件、提升驱动电机和提升驱动轴,所述提升驱动轴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螺旋提升件设于提升驱动轴上且可旋转设于提升混合腔中,所述混合罐的内壁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提升混合腔顶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下方并靠近提升混合腔顶部与混合罐的连通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旗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