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82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基座,机械手本体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基座上,机械手本体相对于基座可移动地设置;控制柜,安装在基座上,控制柜内具有控制器;电连接部件,电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机械手本体电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械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手。
技术介绍
目前,注塑机械手的控制电柜与机械手本体固定连接,当机械手运行时,控制电柜随机械手本体一起进行运动。但是,由于控制电柜内部安装有伺服驱动器和控制器等精密电器元器件,控制电柜在随机械手本体长时间进行加减速运动后会引起精密电器元器件上线缆连接端子脱落,容易导致线路接触不良甚至出现短路损毁电器元器件,从而影响机械手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基座,机械手本体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基座上,机械手本体相对于基座可移动地设置;控制柜,安装在基座上,控制柜内具有控制器;电连接部件,电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机械手本体电连接。进一步地,机械手还包括用于连接基座和控制柜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基座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控制柜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为条形孔。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垫片,垫片的至少部分与控制柜相贴合,以使第一连接部与控制柜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地,基座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内设置有安装孔;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以通过第一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安装孔使第一连接部与基座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管状,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夹角。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一支架连接,第四连接部与控制柜连接。进一步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为条形孔。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为板状,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相互垂直。进一步地,电连接部件为拖链,机械手还包括:承载支架,安装在机械手本体的侧方,电连接部件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承载支架上。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基座、控制柜和电连接部件,机械手本体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基座上,机械手本体相对于基座可移动地设置;控制柜安装在基座上,控制柜内具有控制器;电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机械手本体电连接。这样设置在机械手本体移动的过程中,控制柜不会随机械手本体移动,使控制柜中的各个电器元件之间的连接保持稳定,通过电连接部件连接控制柜和机械手本体,实现控制器与机械手本体的运动状态的控制,既保证可机械手本体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还提高了机械手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械手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械手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械手的连接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爆炸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械手的连接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爆炸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械手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械手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机械手本体;2、基座;3、控制柜;4、电连接部件;5、连接组件;50、第一支架;501、第一连接部;502、第二连接部;503、第一调节孔;504、垫片;20、连接柱;505、第一连接孔;51、第二支架;510、第三连接部;511、第四连接部;512、第二调节孔;6、承载支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手,请参考图1至图6,包括:机械手本体1;基座2,机械手本体1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基座2上,机械手本体1相对于基座2可移动地设置;控制柜3,安装在基座2上,控制柜3内具有控制器;电连接部件4,电连接部件4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与机械手本体1电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1、基座2、控制柜3和电连接部件4,机械手本体1的至少部分安装在基座2上,机械手本体1相对于基座2可移动地设置;控制柜3安装在基座2上,控制柜3内具有控制器;电连接部件4的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电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与机械手本体1电连接。这样设置在机械手本体1移动的过程中,控制柜3不会随机械手本体1移动,使控制柜3中的各个电器元件之间的连接保持稳定,通过电连接部件4连接控制柜3和机械手本体1,实现控制器与机械手本体1的运动状态的控制,既保证可机械手本体1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还提高了机械手的使用寿命。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部件4为拖链,电连接部件4的本体与控制柜3的本体连接,电连接部件4内的导线组件与控制柜3内的控制器连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机械手还包括用于连接基座2和控制柜3的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还包括:第一支架50,第一支架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2,第一连接部501与基座2连接,第二连接部502与控制柜3连接。这样设置能够便于将控制柜3与基座2连接,为了使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紧凑,将第一支架50设置了第一连接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2,使控制柜3与基座2连接更加紧密。为了便于调节基座2与控制柜3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连接部50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503,第一调节孔503为条形孔。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01上设置有垫片504,垫片504的至少部分与控制柜3相贴合,以使第一连接部501与控制柜3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设置能够避免第一连接部501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控制柜3之间发生摩擦或刮划。在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柜3上设置有与垫片504配合的凹槽,垫片504的至少部分卡接在凹槽内,以对控制柜3进行定位。优选地,垫片504为多个,多个垫片504沿第一连接部5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基座2上设置有连接柱20,连接柱20内设置有安装孔;第一连接部5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505,以通过第一连接件的至少部分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505和安装孔使第一连接部501与基座2连接。优选地,安装孔为螺纹孔。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械手本体(1);/n基座(2),所述机械手本体(1)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基座(2)上,所述机械手本体(1)相对于所述基座(2)可移动地设置;/n控制柜(3),安装在所述基座(2)上,所述控制柜(3)内具有控制器;/n电连接部件(4),所述电连接部件(4)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械手本体(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械手本体(1);
基座(2),所述机械手本体(1)的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基座(2)上,所述机械手本体(1)相对于所述基座(2)可移动地设置;
控制柜(3),安装在所述基座(2)上,所述控制柜(3)内具有控制器;
电连接部件(4),所述电连接部件(4)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械手本体(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基座(2)和所述控制柜(3)的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
第一支架(50),所述第一支架(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2),所述第一连接部(501)与所述基座(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02)与所述控制柜(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50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503),所述第一调节孔(503)为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01)上设置有垫片(504),所述垫片(50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控制柜(3)相贴合,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501)与所述控制柜(3)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连接柱(20),所述连接柱(20)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威陈瑜若王佳威周家裕钟文涛张天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