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05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上部的上模座和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下部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竖直向下的冲头,所述下模座上端面上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开口向上的U型凹槽,所述上模座在所述冲压设备本体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时,所述冲头和U型凹槽上下压合,所述U型凹槽的底部设有弹簧顶块,所述弹簧顶块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所述U型凹槽的底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的能够将涡卷弹簧原料的端部加工成符合标准的U型,此时,所述弹簧顶块能够在完成冲压后,通过弹力将涡卷弹簧原料顶出所述U型凹槽,实现方便退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弹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涡卷弹簧是一种一端固定而另一端作用有扭矩的弹簧,在扭矩作用下弹簧材料产生弯曲弹性变形,使弹簧在平面内产生扭转,其变形角的大小与扭矩成正比。涡卷弹簧的固定端有多种固定方式,其中内U型固定端由于其容易拆装而更受欢迎。但是由于内U型固定端弯折幅度大、弯折精度高因此需要单独的加工工序,而内U成型冲压模具成为其加工必不可少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产品精度高,易于加工且使用方便的新型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上部的上模座和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下部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竖直向下的冲头,所述下模座上端面上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开口向上的U型凹槽,所述上模座在所述冲压设备本体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时,所述冲头和U型凹槽上下压合,所述U型凹槽的底部设有弹簧顶块,所述弹簧顶块的下端面通过弹簧与所述U型凹槽的底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的能够将涡卷弹簧原料的端部加工成符合标准的U型,此时,所述弹簧顶块能够在完成冲压后,通过弹力将涡卷弹簧原料顶出所述U型凹槽,实现方便退料。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下模具的上端面远离上料端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至所述U型凹槽上缘的距离等于所述U型凹槽的深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涡卷弹簧原料在水平方向上从下模具的一侧上料,此时所述第一限位块能够用于定位上料位置,从而所述涡卷弹簧原料加工成内U时一端的长度固定,从而避免截料造成的人力和加工工序的浪费。进一步,所述下模具上端面靠近上料端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连线与上料方向垂直,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与原料的宽度相等。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定位原料的水平位置,从而保证涡卷弹簧原料准确的位于所述冲头与所述U型凹槽之间,而且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原料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摆动。进一步,所述U型凹槽的上缘与所述下模具的上端面为之间的夹角为倒圆角。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斜面和倒圆角设计能够避免涡卷弹簧原料在冲压过程中断裂或者损伤,上述结构另冲压更加缓和,保证冲压质量。进一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块,且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绕所述第二限位块转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三限位块能够在冲压所述涡卷弹簧原料的时候对其一端进行压制,从而避免在原料在冲压成U型的时候一端翘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螺纹连接或沟槽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设计中,螺纹连接例如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端为螺纹,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一端为螺母,所述螺母绕所述螺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另一端转动;所述沟槽连接,例如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端为圆柱型,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一端为圆柱行凹槽,所述凹槽套设在所述圆柱型上并绕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另一端转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上模座;2、下模座;3、冲头;4、下模具;5、U型凹槽;6、弹簧顶块;7、弹簧;8、第一限位块;9、第二限位块;10、第三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包括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上部的上模座1和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下部的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竖直向下的冲头3,所述下模座2上端面上设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上设有开口向上的U型凹槽5,所述上模座1在所述冲压设备本体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时,所述冲头3和U型凹槽5上下压合,所述U型凹槽5的底部设有弹簧顶块6,所述弹簧顶块6的下端面通过弹簧7与所述U型凹槽5的底壁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的能够将涡卷弹簧原料的一端端部加工成符合标准的U型,此时,所述弹簧顶块能够在完成冲压后,通过弹力将涡卷弹簧原料顶出所述U型凹槽5,实现方便退料。优选的,所述下模具4的上端面远离上料端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8,所述第一限位块8至所述U型凹槽5上缘的距离等于所述U型凹槽5的深度。所述涡卷弹簧原料在水平方向上从下模具的一侧上料,此时所述第一限位块能够用于定位上料位置,从而所述涡卷弹簧原料加工成内U时一端的长度固定,从而避免截料造成的人力和加工工序的浪费。优选的,所述下模具4上端面靠近上料端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块9,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9之间的连线与上料方向垂直,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9之间的距离与原料的宽度相等。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9之间的距离定位原料的水平位置,从而保证涡卷弹簧原料准确的位于所述冲头3与所述U型凹槽5之间,而且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原料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摆动。优选的,所述U型凹槽5的上缘与所述下模具4的上端面为之间的夹角为倒圆角。或者也可以为斜面。所述斜面和倒圆角设计能够避免涡卷弹簧原料在冲压过程中断裂或者损伤,上述结构另冲压更加缓和,保证冲压质量。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块9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块10,且所述第三限位块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9的上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绕所述第二限位块9转动。所述第三限位块10能够在冲压所述涡卷弹簧原料的时候对其一端进行压制,从而避免在原料在冲压成U型的时候一端翘起。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块10与所述第二限位块9的通过螺纹连接或沟槽连接。上述设计中,螺纹连接例如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端为螺纹,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一端为螺母,所述螺母绕所述螺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另一端转动;所述沟槽连接,例如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端为圆柱型,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一端为圆柱行凹槽,所述凹槽套设在所述圆柱型上并绕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另一端转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上部的上模座(1)和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下部的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竖直向下的冲头(3),所述下模座(2)上端面上设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上设有开口向上的U型凹槽(5),所述上模座(1)在所述冲压设备本体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时,所述冲头(3)和U型凹槽(5)上下压合,所述U型凹槽(5)的底部设有弹簧顶块(6),所述弹簧顶块(6)的下端面通过弹簧(7)与所述U型凹槽(5)的底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上部的上模座(1)和设置在冲压设备本体下部的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竖直向下的冲头(3),所述下模座(2)上端面上设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上设有开口向上的U型凹槽(5),所述上模座(1)在所述冲压设备本体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时,所述冲头(3)和U型凹槽(5)上下压合,所述U型凹槽(5)的底部设有弹簧顶块(6),所述弹簧顶块(6)的下端面通过弹簧(7)与所述U型凹槽(5)的底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4)的上端面远离上料端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8),所述第一限位块(8)至所述U型凹槽(5)上缘的距离等于所述U型凹槽(5)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弹簧内U成型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明孟奎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金诚涡卷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