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装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83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感器装置。该传感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位于第二壳体相背的两侧。第一壳体安装有前视传感器,第二壳体安装有传感器组件,第三壳体安装有激光雷达。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合理地集成到自动驾驶车辆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装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
本技术涉及自动驾驶
,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装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车辆技术和系统也逐渐成熟。自动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汽车工业带来新的变革和机会。自动驾驶车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周围环境,再由车载硬件进行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的地。目前,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载传感系统通常为包括雷达、惯性测量单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以及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的传感器装置。由于自动驾驶技术离不开传感器装置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识别,如何将不同类型传感器合理地集成到自动驾驶车辆上成为传感器融合面临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装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合理地集成到自动驾驶车辆上。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安装有前视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三壳体安装有激光雷达。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具有第一侧面的后端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直径依次减小。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后端部相连的前端部,所述前视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前端部;当所述传感器装置安装于车辆顶部时,所述前视传感器的朝向与车辆车头的朝向一致。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若干摄像装置,所述若干摄像装置围设于所述第二侧面。可选地,所述若干摄像装置两两成对设置,所述成对设置的摄像装置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分别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壳体相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传感器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车辆顶部。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平板、以及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平板相对两端的左翼板和右翼板;当所述传感器装置安装于车辆顶部时,所述左翼板远离所述支撑平板的一端和所述右翼板远离所述支撑平板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车辆顶部的两侧,所述支撑平板悬空架设于所述车辆顶部。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所述自动驾驶车辆包括车辆顶部,所述车辆顶部安装有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安装有前视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三壳体安装有激光雷达。上述传感器装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层叠设置,将各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壳体,可以更合理地对安装于传感器装置中的传感器进行布局。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传感器装置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装置的侧视图。图6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车辆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990自行驾驶车辆22本体991车辆顶部23盖板992传感器装置230螺孔993车辆车头30第三壳体10第一壳体31第三侧面11后端部40前视传感器110第一侧面50传感器组件12前端部51摄像装置120前端面510前视摄像装置121前视窗口60激光雷达1211第一开孔70清洁喷头1212、212透明防护件71喷口20第二壳体80固定支架21第二侧面81支撑平板210摄像窗口82左翼板211第二开孔83右翼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使得对本技术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说明书附图示出的比例并非本技术实际实施的比例,其仅为示意说明为目的,并非依照原尺寸作图。请结合参看图1、图2、图4、以及图5,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装置的立体图、传感器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传感器装置的俯视图、以及传感器装置的侧视图。传感器装置99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以及第三壳体30。其中,第一壳体10和第三壳体30位于第二壳体20相背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中轴线、第二壳体20的中轴线、以及第三壳体30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壳体10包括后端部11、以及与后端部11相连的前端部12。后端部11具有第一侧面110,前端部12远离后端部11的一侧设有前端面120,第一侧面110的两端向前端面120的两端圆滑过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0和前端面120均为弧面,且第一侧面110的弧度大于前端面120的弧度。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0和前端面120也可为平面、曲面等,第一侧面110的弧度也可以小于或者等于前端面120的弧度,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整体呈流线型。具体地,后端部11远离前端部12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壳体20的方向抬升,以使得第一壳体10整体的流线朝上。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侧面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呈圆柱体状,第二侧面21为弧面。其中,第二壳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安装有前视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三壳体安装有激光雷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一壳体安装有前视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三壳体安装有激光雷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具有第一侧面的后端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三壳体包括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直径依次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后端部相连的前端部,所述前视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前端部;当所述传感器装置安装于车辆顶部时,所述前视传感器的朝向与车辆车头的朝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若干摄像装置,所述若干摄像装置围设于所述第二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摄像装置两两成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博肖健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裹动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