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298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高温烧结催化剂由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和高度分散的二氧化钌纳米颗粒活性组分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四氯化锡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2)将步骤(1)所得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催化剂特别适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反应,在二氧化钛载体中掺杂锡,可以增强二氧化钌纳米颗粒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抗高温烧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氯气和氯化氢是氯元素的重要存在形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将氯化氢转化制备氯气,可实现氯资源闭路循环利用,是处理回收副产氯化氢最有效的方法,并已在氯碱、聚氨酯、农药、医药化工和化肥等涉氯行业中形成高度共识。目前,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氧化法、电解法和催化氧化法(Deacon反应过程)。其中,催化氧化法以氧气为氧化剂,具有能耗低、无副反应等优点,是实现涉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因氯化氢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反应热,提高反应温度尽管可增加反应速率,但同时会降低氯化氢的平衡转化率。因此,研发低温高活性催化剂是实现氯化氢高效转化为氯气的技术关键。自铜基催化剂在氯化氢催化氧化应用以来,铁、铬等过渡金属催化剂相继推出,近年来又发展了高活性的钌基、铈基以及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ACSCatalysis,2013,3:1034)。其中,住友化学(CatalysisSurveysfromAsia,2010,14:168;US20100068126A1)和拜尔(ChemCatChem,2013,5:748)开发的以TiO2(金红石相)/SnO2(锡石)和RuO2分别为载体和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可在较低温度下实现氯化氢高转化率。但由于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反应热,难免存在局部过热导致催化剂烧结而失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表现出优异的反应活性和抗高温烧结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且其制备方法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高温烧结催化剂由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和高度分散的二氧化钌纳米颗粒活性组分组成。所述抗高温烧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四氯化锡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2)将步骤(1)所得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或者金红石晶型与锐钛矿晶型的混合晶型,所述混合晶型的二氧化钛中金红石晶型的二氧化钛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5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的四氯化锡水溶液的浓度为0.05~0.5g/mL。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的干燥条件为100~200℃下干燥0.5~24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的焙烧条件为350~800℃空气或氧气气氛下焙烧2~24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的三氯化钌水溶液的浓度为0.1g/mL。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的干燥条件为40~100℃下干燥0.5~24小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的焙烧条件为250℃空气或氧气气氛下焙烧4~12小时。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催化剂特别适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反应,在二氧化钛载体中掺杂锡,可以增强二氧化钌纳米颗粒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抗高温烧结性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条件和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专利技术没有特别限制内容。所有实施例均按上述技术方案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按照文献方法(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2014,2:5178)制备。实施例1(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四氯化锡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所述粉状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所述四氯化锡水溶液的浓度为0.1g/mL,所述干燥条件为100℃下干燥6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500℃氧气气氛下焙烧6小时;(2)将步骤(1)所得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所述三氯化钌水溶液的浓度为0.1g/mL,所述干燥条件为75℃下干燥12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250℃空气气氛下焙烧6小时。实施例2(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四氯化锡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所述粉状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与锐钛矿晶型的混合晶型,所述混合晶型的二氧化钛中金红石晶型的二氧化钛的重量百分比为80%,所述四氯化锡水溶液的浓度为0.15g/mL,所述干燥条件为200℃下干燥6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350℃氧气气氛下焙烧12小时;(2)将步骤(1)所得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所述三氯化钌水溶液的浓度为0.1g/mL,所述干燥条件为60℃下干燥6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250℃氧气气氛下焙烧6小时。实施例3(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四氯化锡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所述粉状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所述四氯化锡水溶液的浓度为0.5g/mL,所述干燥条件为100℃下干燥24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800℃氧气气氛下焙烧4小时;(2)将步骤(1)所得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所述三氯化钌水溶液的浓度为0.1g/mL,所述干燥条件为400℃下干燥18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250℃空气气氛下焙烧12小时。对比例1(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水进行等体积混合,经干燥和焙烧得到二氧化钛载体,所述粉状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所述干燥条件为100℃下干燥6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500℃氧气气氛下焙烧6小时;(2)将步骤(1)所得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所述三氯化钌水溶液的浓度为0.1g/mL,所述干燥条件为75℃下干燥12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250℃空气气氛下焙烧6小时。对比例2(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水进行等体积混合,经干燥和焙烧得到二氧化钛载体,所述粉状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与锐钛矿晶型的混合晶型,所述混合晶型的二氧化钛中金红石晶型的二氧化钛的重量百分比为80%,所述干燥条件为200℃下干燥6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350℃氧气气氛下焙烧12小时;(2)将步骤(1)所得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所述三氯化钌水溶液的浓度为0.1g/mL,所述干燥条件为60℃下干燥6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250℃氧气气氛下焙烧6小时。对比例3(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水进行等体积混合,经干燥和焙烧得到二氧化钛载体,所述粉状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所述干燥条件为100℃下干燥24小时,所述焙烧条件为800℃氧气气氛下焙烧4小时;(2)将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高温烧结催化剂由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和高度分散的二氧化钌纳米颗粒活性组分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氯化氢氧化制氯气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高温烧结催化剂由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和高度分散的二氧化钌纳米颗粒活性组分组成。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温烧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粉状二氧化钛与四氯化锡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
(2)将步骤(1)所得锡掺杂二氧化钛载体与三氯化钌水溶液进行等体积浸渍,经干燥和焙烧得到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二氧化钛为金红石晶型,或者金红石晶型与锐钛矿晶型的混合晶型,所述混合晶型的二氧化钛中金红石晶型的二氧化钛的重量百分比不低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信清周黎旸林金元王树华刘玉培李思瑶马睿傅仰河涂高美许春慧王宁伟彭安娜贾冰朱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