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04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下部结构中的底座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包括:连接在座板底部的连接架;分别设置在各连接架左右两端的活塞腔;滑动连接在各活塞腔内的连接臂,移动轮分别转动设置在各连接臂下端部;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架底部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该连接架上的电机X;连接在电机X的输出端与转轴之间的传动件。所述底座设置活塞腔与连接臂,在其二的调节连接作用下,使移动轮受到地形的作用并不直接反馈在座板上,而是被活塞腔和连接臂中和,使座板的顶面保持平直,而保证服务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其重心始终保持稳定,从而提高所述底座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部结构中的底座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化产品。服务机器人是智能化产品的一大区类,它泛指一切能够代替人从事肮脏、乏味、远程、危险或重复性工作的机器人,这类机器人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以及提升生活生产中的工作效率。

2、目前,一些服务机器人会借助使用可移动的底座进行移动,使服务机器人的移动更加自由便捷,在使用后从底座上取下复位机器人即可,使服务机器人能够稳定地放置,相比与直接在服务机器人上加设可移动的部件,使用可移动的底座的方式,服务机器人的使用安全性更高,自由度更高,人可操控程度更大更灵活。

3、但是目前的移动底座板直,在一些复杂地形例如地面凹凸程度不一的情况下,移动底座容易跟着地面的位置,与水平面产生夹角,使其上的服务机器人倾斜而导致服务机器人的重心发生偏移,则服务机器人变得更加容易出现倾倒以及带着移动底座翻车等情况,导致服务机器人在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幅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包括:用于安装服务机器人的座板(1)以及设置在座板(1)底部的移动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座板(1)底部的连接架(2),连接架(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转动连接在座板(1)上,另一个固定连接在座板(1)上;分别设置在各连接架(2)左右两端的活塞腔(3);滑动连接在各活塞腔(3)内的连接臂(4),移动轮(5)分别转动设置在各连接臂(4)下端部;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架(2)底部的转轴(7),转轴(7)与连接在该连接架(2)上的移动轮(5)连接,控制连接在该连接架(2)上的移动轮(5)同步转动;固定连接在该连接架(2)上的电机X(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包括:用于安装服务机器人的座板(1)以及设置在座板(1)底部的移动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座板(1)底部的连接架(2),连接架(2)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转动连接在座板(1)上,另一个固定连接在座板(1)上;分别设置在各连接架(2)左右两端的活塞腔(3);滑动连接在各活塞腔(3)内的连接臂(4),移动轮(5)分别转动设置在各连接臂(4)下端部;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架(2)底部的转轴(7),转轴(7)与连接在该连接架(2)上的移动轮(5)连接,控制连接在该连接架(2)上的移动轮(5)同步转动;固定连接在该连接架(2)上的电机x(8);连接在电机x(8)的输出端与转轴(7)之间的传动件(9),电机x(8)通过传动件(9)控制转轴(7)转动,进而控制与转轴(7)连接的移动轮(5)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转轴(7)与其所在连接架(2)上的移动轮(5)之间的万向节(6),移动轮(5)与转轴(7)的两端之间通过万向节(6)传动连接,无论各移动轮(5)是否在同一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万向节(6)与移动轮(5)之间的连接套筒(10),连接套筒(10)转动连接在连接臂(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在移动轮(5)内部的导向槽框(11);滑动连接在导向槽框(11)的抓板(12),抓板(12)滑动时能够从移动轮(5)内伸出,增加移动轮(5)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转动连接在移动轮(5)内的导向槽块(13),抓板(12)与导向槽块(13)滑动连接,导向槽块(13)转动控制抓板(12)在导向槽框(11)内滑动;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筒(10)内的电机y(16),电机y(16)的输出端与导向槽块(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复杂环境稳定行走的服务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导向槽块(13)上开设有槽道(14),槽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祝亮陈舟恺鄂采洋曹振新李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