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199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8
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丝杆、头部壳体、头部壳体支架、转动电机、转动电机支架、转轴、预混合桨叶、中部壳体、旋转块、搅拌桨叶、锁紧筒、尾部壳体、尾部壳体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对碳纳米管浆料进行分散工艺的装置,对搅拌桨叶的装配结构稳定,装配效率高;可实现对搅拌桨叶数量调节,实现灵活生产的目的;分散效率高;可对装置的各组件进行拆卸清洗,装置可实现对物料的连续分散作用,装置的连续工作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浆料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近些年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地展现出来。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维量子材料。碳纳米管浆料,是一种锂电池专用导电浆料,是将碳纳米管、分散剂、溶剂按导电功能体等一系列组分。以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备而成,受设备和工艺影响,在混合时,半成品的浆料中,易存在较大的团聚体,需及时将大团聚体打散、打匀,否则容易导致制得的碳纳米管浆料的场发射性能等一些列性能降低。现有的针对于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用的分散设备系统,通过的多个桨叶进行旋转对浆料进行搅拌打散,实现对浆料的均质分散、防聚集作用,但现有的桨叶形式通常为固定形式,无法对不同加工要求的浆料进行桨叶调节,使不同组分浆料达到分散要求;单片桨叶采用打散的形式,桨叶结构对浆料的搅拌效果较差;分散设备系统对浆料填充后,需要完成单次分散过程后才进行下一次浆料的分散作用,分散器的连续工作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丝杆、头部壳体、头部壳体支架、转动电机、转动电机支架、转轴、预混合桨叶、中部壳体、旋转块、搅拌桨叶、锁紧筒、尾部壳体、尾部壳体支架;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底座滑槽;所述底座滑槽内设有底座滑块,所述底座滑块通过滚轮与所述底座滑槽实现滚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所述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所述丝杆贯穿所述底座滑块;所述头部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一端,所述头部壳体通过头部壳体支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周向设有头部壳体锁紧圈;所述头部壳体的内部设有头部隔板,所述头部隔板通过焊接与头部壳体的内壁实现固定;所述头部隔板的底端设有连接管;所述头部隔板与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围成中空结构,形成预混合腔,所述头部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与预混合腔贯通设置;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头部壳体的外侧一端,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转动电机支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头部壳体和头部隔板,所述转轴通过头部壳体轴承与头部壳体实现转动;所述预混合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外壁,且设置于所述预混合腔内;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壁周向设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所述转轴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块的一侧设有定位筒,所述转块通过头部隔板轴承与头部隔板实现转动;所述中部壳体设置于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所述中部壳体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与所述下半壳体对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中部壳体一侧呈横向排列设置;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设有中部壳体底脚,呈斜向对称设置,所述中部壳体通过中部壳体底脚与底座支撑固定;所述下半壳体的内壁两侧设有中部隔板;所述旋转块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内,并套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多个所述旋转块呈首尾插接固定,首个所述旋转块与定位筒插接,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所述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每个所述旋转块的侧壁;所述锁紧筒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一侧,并贴合于旋转块的侧壁;所述尾部壳体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的一端,所述转轴贯穿尾部壳体,并通过尾部轴承实现与尾部壳体转动;所述尾部壳体的一端外壁周向设有尾部壳体锁紧圈;所述尾部壳体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尾部壳体通过尾部壳体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块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连接管电动阀。进一步的,所述预混合腔呈一端窄一端宽的圆台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呈螺纹状结构,所述转轴的顶端截面呈“十”字形。进一步的,所述预混合桨叶的顶端呈直角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中部壳体的整体呈圆筒状结构,所述上半壳体与所述下半壳体均呈半圆筒状结构,呈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每侧所述中部隔板呈半圆形薄板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上半壳体的外壁两侧周向设有上锁紧圈,所述上锁紧圈设有上锁紧圈孔,所述上半壳体的外壁两端设有上锁紧片,所述上锁紧片设有上锁紧片孔;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两侧周向设有下锁紧圈,所述下锁紧圈设有下锁紧圈孔,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两端设有下锁紧片,所述下锁紧片设有下锁紧片孔;所述上锁紧片贴合于下锁紧片,通过紧固件贯穿锁紧片孔和下锁紧片,实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固定,所述上锁紧圈贴合于下锁紧圈,通过紧固件贯穿上锁紧圈孔和下锁紧圈孔,实现两个中部壳体之间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块包括转块、插接块和锁紧筒,所述插接块设置于所述转块的一侧,呈柱状结构,所述插接块的截面呈“十”字形结构,所述插接块的侧壁设有插接块盲孔,呈内螺纹状;所述锁紧筒设置于所述转块的另一侧,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锁紧筒的中心呈孔槽状结构,形成锁紧筒孔槽,所述锁紧筒孔槽截面形状与所述插接块的截面形状相适应,所述锁紧筒的外壁周向设有锁紧筒定位孔,每个锁紧筒设置的锁紧筒定位孔数量为四个,位置与所述插接块盲孔相适应;所述插接块插入锁紧筒内,紧固件贯穿锁紧筒孔槽和插接块盲孔,实现两个旋转块插接固定。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旋转块设置的搅拌桨叶的数量为四个,呈周向设置;每个所述搅拌桨叶包括搅拌杆、叶片、凸片和导流片,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旋转块垂直设置,每个所述搅拌杆的中心呈镂空结构,形成搅拌杆镂空;所述叶片设置于所述搅拌杆的顶端;所述凸片横向设置于所述叶片的一侧;所述导流片设置于所述叶片的一侧,并与凸片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侧截面呈“S”形结构,所述叶片的横截面也呈“S”形结构。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搅拌桨叶设置的导流片的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叶片呈斜向设置;每个所述导流片呈“L”形结构,所述导流片的底端与叶片的底端固定,所述导流片的顶端凸片固定,所述导流片的侧边形状与所述叶片的侧壁形状相适应,且与叶片之间呈镂空状。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筒的内壁呈螺纹状结构,所述锁紧筒与所述转轴呈螺纹连接;所述锁紧筒的一侧周向设有锁紧筒通孔,通过紧固件贯穿锁紧筒通孔并伸入所述旋转块内,实现锁紧筒与旋转块限位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对碳纳米管浆料进行分散工艺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将装置的搅拌桨叶结构与转轴设计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形式,通过多个旋转块之间的插接限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可实现多个旋转块和搅拌桨叶的快速装配固定,并在转轴尾端设置锁紧筒,对搅拌桨叶的装配结构稳定,装配效率高;可实现对搅拌桨叶数量调节,实现装置应对不同细级度浆料的加工要求,进行装置结构的调节,实现灵活生产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可对搅拌桨叶的数量进行调节,通过横向设置多组搅拌桨叶,使装置具有更强的分散性能,分散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将搅拌桨叶实现为可拆卸式结构,中部壳体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丝杆、头部壳体、头部壳体支架、转动电机、转动电机支架、转轴、预混合桨叶、中部壳体、旋转块、搅拌桨叶、锁紧筒、尾部壳体、尾部壳体支架;/n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底座滑槽;所述底座滑槽内设有底座滑块,所述底座滑块通过滚轮与所述底座滑槽实现滚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所述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所述丝杆贯穿所述底座滑块;/n所述头部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一端,所述头部壳体通过头部壳体支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周向设有头部壳体锁紧圈;所述头部壳体的内部设有头部隔板,所述头部隔板通过焊接与头部壳体的内壁实现固定;所述头部隔板的底端设有连接管;所述头部隔板与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围成中空结构,形成预混合腔,所述头部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与预混合腔贯通设置;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头部壳体的外侧一端,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转动电机支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头部壳体和头部隔板,所述转轴通过头部壳体轴承与头部壳体实现转动;所述预混合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外壁,且设置于所述预混合腔内;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壁周向设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所述转轴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块的一侧设有定位筒,所述转块通过头部隔板轴承与头部隔板实现转动;/n所述中部壳体设置于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所述中部壳体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与所述下半壳体对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中部壳体一侧呈横向排列设置;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设有中部壳体底脚,呈斜向对称设置,所述中部壳体通过中部壳体底脚与底座支撑固定;所述下半壳体的内壁两侧设有中部隔板;所述旋转块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内,并套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多个所述旋转块呈首尾插接固定,首个所述旋转块与定位筒插接,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所述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每个所述旋转块的侧壁;所述锁紧筒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一侧,并贴合于旋转块的侧壁;/n所述尾部壳体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的一端,所述转轴贯穿尾部壳体,并通过尾部轴承实现与尾部壳体转动;所述尾部壳体的一端外壁周向设有尾部壳体锁紧圈;所述尾部壳体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尾部壳体通过尾部壳体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块固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丝杆、头部壳体、头部壳体支架、转动电机、转动电机支架、转轴、预混合桨叶、中部壳体、旋转块、搅拌桨叶、锁紧筒、尾部壳体、尾部壳体支架;
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底座滑槽;所述底座滑槽内设有底座滑块,所述底座滑块通过滚轮与所述底座滑槽实现滚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所述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固定,所述丝杆贯穿所述底座滑块;
所述头部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面一端,所述头部壳体通过头部壳体支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周向设有头部壳体锁紧圈;所述头部壳体的内部设有头部隔板,所述头部隔板通过焊接与头部壳体的内壁实现固定;所述头部隔板的底端设有连接管;所述头部隔板与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围成中空结构,形成预混合腔,所述头部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与预混合腔贯通设置;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头部壳体的外侧一端,所述转动电机通过转动电机支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头部壳体和头部隔板,所述转轴通过头部壳体轴承与头部壳体实现转动;所述预混合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外壁,且设置于所述预混合腔内;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壁周向设有转块,所述转块与所述转轴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块的一侧设有定位筒,所述转块通过头部隔板轴承与头部隔板实现转动;
所述中部壳体设置于所述头部壳体的一端,所述中部壳体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与所述下半壳体对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中部壳体一侧呈横向排列设置;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设有中部壳体底脚,呈斜向对称设置,所述中部壳体通过中部壳体底脚与底座支撑固定;所述下半壳体的内壁两侧设有中部隔板;所述旋转块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内,并套于所述转轴的外壁,多个所述旋转块呈首尾插接固定,首个所述旋转块与定位筒插接,并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所述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每个所述旋转块的侧壁;所述锁紧筒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一侧,并贴合于旋转块的侧壁;
所述尾部壳体设置于所述中部壳体的一端,所述转轴贯穿尾部壳体,并通过尾部轴承实现与尾部壳体转动;所述尾部壳体的一端外壁周向设有尾部壳体锁紧圈;所述尾部壳体的底端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尾部壳体通过尾部壳体支架与所述底座滑块固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连接管电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呈螺纹状结构,所述转轴的顶端截面呈“十”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壳体的外壁两侧周向设有上锁紧圈,所述上锁紧圈设有上锁紧圈孔,所述上半壳体的外壁两端设有上锁紧片,所述上锁紧片设有上锁紧片孔;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两侧周向设有下锁紧圈,所述下锁紧圈设有下锁紧圈孔,所述下半壳体的外壁两端设有下锁紧片,所述下锁紧片设有下锁紧片孔;所述上锁紧片贴合于下锁紧片,通过紧固件贯穿锁紧片孔和下锁紧片,实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固定,所述上锁紧圈贴合于下锁紧圈,通过紧固件贯穿上锁紧圈孔和下锁紧圈孔,实现两个中部壳体之间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导热的碳纳米管浆料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块包括转块、插接块和锁紧筒,所述插接块设置于所述转块的一侧,呈柱状结构,所述插接块的截面呈“十”字形结构,所述插接块的侧壁设有插接块盲孔,呈内螺纹状;所述锁紧筒设置于所述转块的另一侧,呈圆柱状结构,所述锁紧筒的中心呈孔槽状结构,形成锁紧筒孔槽,所述锁紧筒孔槽截面形状与所述插接块的截面形状相适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琦王昭云崔昌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宇浩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