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50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液装置,其包括依次设置的移液管、橡胶软管、一级吸气阀、乳胶球和二级泄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级吸气阀和二级泄气阀来控制移液过程,形成一个分级控制的移液装置,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移液操作,提高了移液管移液的工作效率,避免了物料与手指接触的危险及物料污染现象。的危险及物料污染现象。的危险及物料污染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液装置,尤其涉及化学实验时针对化学试剂的移液装置,尤其对腐蚀性较强的化学试剂,能够安全、高效的量取溶液。

技术介绍

[0002]在做化学实验过程时,有很多化学试剂需要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或者配制成标准溶液,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使用移液管量取化学试剂,通过移液管上面的刻度线能够快速、准确的量取一定量的化学试剂。现在实验室移液方法是移液管与洗耳球配合使用,且不是一体式,使用起来不方便,现在量取化学试剂的方法,先将洗耳球的尖端对准移液管上口,然后用力捏洗耳球,将化学试剂从试剂瓶吸入移液管,当试剂液位高于刻度线时,将洗耳球拿开,迅速用手指按住移液管上口,手指慢慢松开与移液管上口产生一定缝隙,将化学试剂放出。该操作过程不易控制,正常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洗耳球里面进入化学试剂,残留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现象,当化学试剂腐蚀性较强时,手指与移液管上口接触时可能会腐蚀皮肤的风险。
[0003]在第202220554962.1号专利公开的一种化学分析检测用移液装置,其包括胶头、玻璃管以及用于隔离胶头和玻璃管的隔离装置,隔离装置设于胶头和玻璃管之间,隔离装置内部设有连通腔和通气管,连通腔与胶头连通,通气管与玻璃管连通,连通腔和通气管可连通或断开。然而该技术方案较复杂,操作起来不方便,效率较低,在移液过程中,化学试剂会与隔离装置内部的螺纹接触,与螺纹粘接、腐蚀、结晶导致操作不变,以及更换或维修时比较困难。
[0004]在第201821015639.7号专利公开的一种移液管,其包括管体、管体尾部设置的气阀以及抽气机构;所述管体上设有刻度;所述气阀包括橡胶管以及设于橡胶管内的玻璃球,所述玻璃球的直径大于橡胶管内径,所述橡胶管的头部套设于管体的尾部外;所述抽气机构与橡胶管的尾部连通,所述抽气机构为空心橡胶球或气筒。本技术能够精准控制量取液体的液面位置并防止称取液体时液体回流。该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玻璃球与橡胶管配合使用时挤捏频繁,化学试剂易于玻璃球发生反应,产生粘稠物质,导致玻璃球与橡胶管粘接在一起,促使橡胶管老化变质,缩短了使用寿命,同时操作起来用力会变大,导致橡胶管破损,物料渗漏存在安全隐患。
[0005]在第200920165825.3号专利公开的移液管吸液器,包括管体、管体尾部设置的气阀以及抽气机构;所述管体上设有刻度;所述气阀包括橡胶管以及设于橡胶管内的玻璃球,所述玻璃球的直径大于橡胶管内径,所述橡胶管的头部套设于管体的尾部外;所述抽气机构与橡胶管的尾部连通,所述抽气机构为空心橡胶球或气筒。该技术方案在放液过程中,旋开放液控制阀旋钮,空气通过螺旋阀芯的螺丝扣缝隙和进气孔进入到与移液管连接的空间内,负压消失,移液管内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在使用过程中,进气孔与化学试剂接触有结晶情况,会影响放液过程,放液控制阀旋钮频繁使用过程中,导致螺丝磨损,磨损物质进入试剂引起交叉污染,从而引起该控制阀失效,导致放液过程不受控。
[0006]鉴于上述,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移液装置以实现安全高效移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能够通过阀门调节与切换控制乳胶球内部压力实现安全高效移液的移液装置。
[0008]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上述的移液装置,所述移液装置包括移液管、橡胶软管、一级吸气阀、乳胶球和二级泄气阀;所述橡胶软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移液管的顶部开口端;所述一级吸气阀设置在所述橡胶软管的上部,一端连接所述橡胶软管的上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所述乳胶球;所述乳胶球具有沿轴心相背向上下分别伸出的上通气口和下通气口;所述下通气口与连接所述一级吸气阀的另一端;所述二级泄气阀设置在所述乳胶球的上通气口。
[0010]所述的移液装置,其中:所述移液管上部设有刻度线;所述橡胶软管的下端与所述刻度线具有一定间距。
[001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中:所述橡胶软管和乳胶球为一体式橡胶或乳胶结构,下端套在所述移液管顶部开口端,中部管壁设有穿孔以装配所述吸气阀。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设计的移液装置通过一级吸气阀与二级泄气阀来回切换,分级控制,将液体吸入移液管,然后同时使用一级吸气阀和二级泄气阀,控制乳胶球内部压力比较稳定,将液体放出移液管,以此完成移液操作;本技术通过一级吸气阀和二级泄气阀来控制移液过程,形成一个分级控制移液装置,能够安全、高效的完成移液操作,提高了移液管移液的工作效率,避免了物料与手指接触的危险及物料污染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移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移液装置,包括移液管1、橡胶软管2、吸气阀3、乳胶球4和泄气阀5。
[0017]移液管1上部设有刻度线11。
[0018]橡胶软管2的下端密封套设在移液管1的顶部开口端,并与刻度线11具有一定间距。
[0019]一级吸气阀3设置在橡胶软管2的上部,对进入橡胶软管2的气流进行调节,一端与橡胶软管2的上端开口密封连接。
[0020]乳胶球4设置在吸气阀3上部,具有沿轴心相背向上下分别伸出的上通气口41和下通气口42;下通气口42与一级吸气阀3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0021]二级泄气阀5设置在乳胶球4的上通气口41,一端与上通气口41密封连接,另一端自由伸出,与一级吸气阀3共同作用,通过调节移液装置内部压力达到控制移液管内溶液体积并保持,从而保证移液过程中压力不变。
[0022]该移液装置可以采取完全的分体式结构,也可以采取橡胶软管2和乳胶球4为一体式橡胶或乳胶结构,下端套在移液管1的顶部开口端,中部管壁设有穿孔以装配吸气阀3。
[0023]本移液装置的工作过程:
[0024]首先将二级泄气阀5关闭,一级吸气阀3打开,用手挤捏乳胶球4,将乳胶球4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将一级吸气阀3关闭,将移液管1伸入试剂瓶溶液的液面以下,慢慢松开一级吸气阀3,移液管1的液面缓慢上升,待液面上升至刻度线11与橡胶软管2之间时,关闭一级吸气阀3,然后打开二级泄气阀5,与大气压力平衡后,将二级吸气阀5关闭90%,慢慢打开一级吸气阀3,待液面降至刻度线11时,关闭一级吸气阀3,将移液管1移动至盛放溶液的容器内,然后打开一级吸气阀3,溶液将从移液管1流出,此时完成移液操作。
[0025]本技术通过二级泄气阀与一级吸气阀来回切换,将液体吸入移液管,然后同时使用二级泄气阀和一级吸气阀,控制乳胶球内部压力比较稳定,将液体放出移液管,以此完成移液操作;并且通过二级泄气阀和一级吸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装置包括移液管、橡胶软管、一级吸气阀、乳胶球和二级泄气阀;所述橡胶软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移液管的顶部开口端;所述一级吸气阀设置在所述橡胶软管的上部,一端连接所述橡胶软管的上端开口,另一端连接所述乳胶球;所述乳胶球具有沿轴心相背向上下分别伸出的上通气口和下通气口;所述下通气口与连接所述一级吸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荣敏关洪清张沛李智炜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宇浩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