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440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定化酶装入一组串联的树脂柱,相邻的两个树脂柱之间连接有储罐,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为无色;将DL‑泛解酸内酯溶于去离子水,使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pH值为6.5~7.5;向DL‑泛解酸内酯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和絮凝剂进行脱色絮凝,得到脱色液;将脱色液泵入树脂柱进行酶催化水解反应,得到水解液;将水解液泵入纳滤系统,浓缩除水,得到纳滤液;将纳滤液泵入一组串联的萃取柱,进行多级逆流萃取,萃取液回收套用;萃余液真空浓缩后得到D‑泛解酸;该方法能够提高D‑泛解酸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解决生产现场气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酶工程
,具体是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D-泛酸钙,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医药工业,市场需求量大。目前的生产工艺,首先采用异丁醛、甲醛、氰化钠合成DL-泛解酸内酯,然后通过化学法拆分或生物酶法拆分获得D-泛解酸,再经过环合反应生成D-泛解酸内酯,最后由β-丙氨酸钙与D-泛解酸内酯缩合生成D-泛酸钙。现有技术中,化学法拆分DL-泛解酸内酯的缺点是:奎宁化合物、手性胺等化学拆分剂成本高且不利于环保;生物酶法拆分DL-泛解酸内酯,首先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选择性水解外消旋的DL-泛解酸内酯生成D-泛解酸,再利用溶解性不同将D-泛解酸与DL-泛解酸内酯分离(部分D-泛解酸内酯未水解),D-泛解酸经过内酯化形成D-泛解酸内酯。回收利用DL-泛解酸内酯,消旋后重新用于拆分。酶法拆分较化学方法拆分环境友好,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D-泛酸钙、D-泛酸、D-泛醇等。现有的生物酶法拆分,主要在反应釜进行,由于采用机械搅拌进行水解且后处理使用板框压滤,不但导致酶逐渐失活,而且酶在使用过程中被搅碎或压碎,损耗较大;此外,在反应釜水解为间歇式生产,后处理工序繁琐包括压滤、水洗、混料、称重、稀释再投料等,存在生产现场气味较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比连续生产效率低等问题;D-泛解酸内酯系列产品为大宗产品,迫切需要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解决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D-泛解酸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解决生产现场气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定化酶装入一组串联的树脂柱,相邻的两个树脂柱之间连接有储罐,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为无色;S2、将DL-泛解酸内酯溶于去离子水,使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pH值6.5~7.5;S3、向DL-泛解酸内酯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和絮凝剂进行脱色絮凝,得到脱色液;S4、将脱色液泵入树脂柱进行酶催化水解反应,得到水解液;通过储罐在线调节水解液温度为30±2℃,水解液pH值6.5~7.5;S5、将水解液泵入纳滤系统,浓缩除水,得到纳滤液;S6、将纳滤液泵入一组串联的萃取柱,进行多级逆流萃取,萃取液回收套用;S7、萃余液真空浓缩后得到D-泛解酸。进一步的,步骤S1所述树脂柱直径为40~100cm,树脂柱的高与直径的比为8:1~3:1,树脂柱串联数量为3~5个;储罐体积为250~1000L。进一步的,步骤S2所述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40%;磷酸盐缓冲溶液为任意比例的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混合液。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活性炭为针用活性炭或粉末活性炭,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活性炭用量是DL-泛解酸内酯重量的1~3%,絮凝剂用量为DL-泛解酸内酯重量的0.5~1.5%,脱色絮凝45~60min。进一步的,步骤S5纳滤温度≤40℃,纳滤液水分为20~30%,纳滤废水套用。进一步的,步骤S6所述萃取柱直径为30~60cm,萃取柱的高与直径的比为12:1~8:1,萃取柱串联数量为3~4个,萃取剂为乙酸乙酯,水解液与萃取剂流量比为1:1~1:1.5,萃取终点为萃余液旋光≤0.2。进一步的,步骤S7浓缩真空度>0.09MPa,初浓温度为30~40℃,终浓温度为60~70℃。进一步的,步骤S3向DL-泛解酸内酯溶液中加入2%767药用活性炭和1%聚合氯化铝,控制温度在30±2℃,脱色絮凝60min,溶液经粗滤和精滤后得到脱色液。进一步的,步骤S5纳滤温度10~30℃,纳滤液水分为25±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酶连续催化,纳滤浓缩和连续多级逆流萃取制备D-泛解酸,其中酶连续催化水解DL-泛解酸内酯的生产效率高,后处理简单,酶损耗少,纳滤浓缩除水效率高,能耗低,多级逆流萃取效率高,萃取充分,有利于提升质量和收率;三套工艺技术组合使用还解决了生产现场气味重,溶剂挥发及废水量大等问题,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定化酶装入一组串联的树脂柱6,相邻的两个树脂柱之间连接有储罐7,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流出液由浅黑色变为黄色,最终变为无色时停止水洗,水洗流速控制0.3Bv/h,水洗结束松动,待用;S2、向1500L溶解脱色釜1中加入350kgDL-泛解酸内酯(折纯)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控制温度30±2℃,使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pH值7.5;S3、向溶解脱色釜1中加入7kg767药用活性炭和3.5kg聚合氯化铝,脱色絮凝60min,脱色絮凝结束,将溶液经10㎡板框过滤器2(滤布800目)粗滤以及精滤器3(3芯5微米聚丙烯滤芯)进行精滤,得到脱色液;S4、将脱色液泵入树脂柱6进行酶催化水解,控制温度30±2℃,当水解液进入储罐时,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在线调节pH值7.5,然后泵入下一个树脂柱,水解液流速控制为0.5Bv/h;第三个树脂柱流出的水解液旋光5.9,将水解液放入储罐;S5、控制温度10~30℃,使用纳滤器9纳滤浓缩水解液至纳滤液水分为25%;S6、将纳滤液泵入一组串联的萃取柱10,使用乙酸乙酯经过四级逆流萃取,萃取液回收套用,流速比为1:1,萃余液旋光为0;S7、控制真空度>0.095Mpa,浓缩温度60~70℃,将萃余液浓缩去除水分,得到D-泛解酸,纯度97.5%,DL-泛解酸内酯含量2%。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定化酶装入一组串联的树脂柱6,相邻的两个树脂柱之间连接有储罐7,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流出液由浅黑色变为黄色,最终变为无色时停止水洗,水洗流速控制0.3Bv/h,水洗结束松动,待用;S2、向1500L溶解脱色釜1中加入350kgDL-泛解酸内酯(折纯)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控制温度30±2℃,使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pH值为7.0;S3、向溶解脱色釜1中加入7kg767药用活性炭和3.5kg聚合氯化铝,脱色絮凝60min,脱色絮凝结束,将溶液经10㎡板框过滤器2(滤布800目)粗滤以及精滤器3(3芯5微米聚丙烯滤芯)进行精滤,得到脱色液;S4、将脱色液泵入树脂柱6进行酶催化水解,控制温度30±2℃,当水解液进入储罐时,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在线调节pH值7.0,然后泵入下一个树脂柱,水解液流速控制为1Bv/h;第四个树脂柱流出的水解液旋光5.7,将水解液放入储罐;S5、控制温度10~30℃,使用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固定化酶装入一组串联的树脂柱,相邻的两个树脂柱之间连接有储罐,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为无色;/nS2、将DL-泛解酸内酯溶于去离子水,使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pH值为6.5~7.5;/nS3、向DL-泛解酸内酯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和絮凝剂进行脱色絮凝,得到脱色液;/nS4、将脱色液泵入树脂柱进行酶催化水解反应,得到水解液;通过储罐在线调节水解液温度为30±2℃,水解液pH值 6.5~7.5;/nS5、将水解液泵入纳滤系统,浓缩除水,得到纳滤液;/nS6、将纳滤液泵入一组串联的萃取柱,进行多级逆流萃取,萃取液回收套用;/nS7、萃余液真空浓缩后得到D-泛解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固定化酶装入一组串联的树脂柱,相邻的两个树脂柱之间连接有储罐,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为无色;
S2、将DL-泛解酸内酯溶于去离子水,使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pH值为6.5~7.5;
S3、向DL-泛解酸内酯溶液中加入活性炭和絮凝剂进行脱色絮凝,得到脱色液;
S4、将脱色液泵入树脂柱进行酶催化水解反应,得到水解液;通过储罐在线调节水解液温度为30±2℃,水解液pH值6.5~7.5;
S5、将水解液泵入纳滤系统,浓缩除水,得到纳滤液;
S6、将纳滤液泵入一组串联的萃取柱,进行多级逆流萃取,萃取液回收套用;
S7、萃余液真空浓缩后得到D-泛解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树脂柱直径为40~100cm,树脂柱的高与直径的比为8:1~3:1,树脂柱串联数量为3~5个;储罐体积为250~1000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DL-泛解酸内酯溶液的浓度为20~40%;磷酸盐缓冲溶液为任意比例的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催化制备D-泛解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振东张洪斌王珍沈治强宋丁丁刘晨张敬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