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泛酸内酯乙酸酯的合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687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R)‑泛酸内酯乙酸酯的合成,具体涉及一种两步法,其包括步骤(1)使用对映选择性乙酰化酶进行R/S‑泛酸内酯的动力学拆分;以及步骤(2)在至少一种特定化学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S)‑泛酸内酯的外消旋化,从而产生高度富集的(R)‑泛酸内酯乙酸酯。步骤(1)和(2)均可在一锅反应/系统中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泛酸内酯乙酸酯的合成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步法,其包括步骤(1)使用对映选择性乙酰化酶进行R/S-泛酸内酯的动力学拆分;以及步骤(2)在至少一种特定化学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S)-泛酸内酯的外消旋化,从而产生高度富集的(R)-泛酸内酯乙酸酯。步骤(1)和(2)均可在一锅反应/系统中进行。泛酸酯或维生素B5是维生素的B复合物的成员,其对包括人类的哺乳动物是必不可少的。它必须作为食品或饲料添加剂提供。在细胞中,泛酸酯主要用于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的生物合成。这些必需的辅酶在酰基片段的代谢中起作用,酰基片段与这些分子的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部分的巯基形成硫酯。重要的是,只有(R)-泛酸酯作为维生素具有生物活性。泛酸酯通常经由化学合成由散装化学品合成。然而,对于化学合成所需的底物昂贵且外消旋中间体必须光学拆分。产生泛酸酯生物合成过程中所用酶的细菌或微生物体系(如果有的话),由于所用酶的收率和/或选择性不足,尚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因此,需要在工业规模中使用且无需进一步拆分和/或纯化步骤的针对(R)-泛酸内酯的对映选择性生产的更有效和更简单的方法。令人惊讶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R)-泛酸内酯乙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具有羧酸酯水解酶[EC 3.1.1]活性的(R)-选择性酶进行(R/S)-泛酸内酯和乙酸酯的对映选择性醇解,所述酶优选包括三酰基甘油脂肪酶[EC 3.1.1.3]和角质酶[EC 3.1.1.74],优选转化率为至少约20%,以及(2)在作为(化学)催化剂的至少一种特定过渡金属配合物存在下进行(S)-泛酸内酯的外消旋化。/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7 EP 19178973.41.一种生产(R)-泛酸内酯乙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具有羧酸酯水解酶[EC3.1.1]活性的(R)-选择性酶进行(R/S)-泛酸内酯和乙酸酯的对映选择性醇解,所述酶优选包括三酰基甘油脂肪酶[EC3.1.1.3]和角质酶[EC3.1.1.74],优选转化率为至少约20%,以及(2)在作为(化学)催化剂的至少一种特定过渡金属配合物存在下进行(S)-泛酸内酯的外消旋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的所述酶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克氏担孢酵母属(Kurtzmanomycessp.),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furfur),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maydis),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绵毛状腐质菌(Humicolalanuginosa)),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南极假丝酵母(Candidaantarctica),和米黑根毛霉(Rhizomucormiehei),优选与SEQIDNO:1、SEQIDNO:3、SEQIDNO:5具有至少约80%,例如85%、90%、95%、98%或100%同一性的酶。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的步骤(1)催化外消旋泛酸内酯(pantolactone)和乙酸酯转化成(R)-泛酸内酯乙酸酯的对映选择性醇解酶,所述酶具有角质酶[EC3.1.1.74]活性和至少约10的E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酶,所述酶在底物结合区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酶,所述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取代位于与选自由根据SEQIDNO:1的多肽中的28、66、169位及它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里娅·贝克勒博格纳乔纳森·艾伦·米德洛克乔治·斯坦克尔纳格诺特·斯特罗迈尔克尔斯廷·施泰纳
申请(专利权)人: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