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形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电照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07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连接于套筒端部的凸缘,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凸缘是压配合进入与其连接的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距离套筒端部的距离大于凸缘压配合部位距离套筒端部的位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的凸缘,和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供控制套筒的外表面和其它部件间距用的间距控制部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成象设备的显象器的显象滚筒和感光鼓,它采用了上述圆筒形部件进行电照相。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装备了显象滚筒和感光鼓的电照相设备。长期以来,传统的成象设备的显象器的显象滚筒,它包括一个圆柱形套筒12a,和一个永久性连接在其端部的显象滚筒凸缘12b,如图5所示。在配合部位上,套筒12a的内径大于凸缘12b的外径通常为30μm,目的在于在套筒12a和凸缘12b之间涂上粘接剂,以连接两者。上述的连接操作是特别的,使粘接剂9被均匀地涂敷在套筒12a的端部将与凸缘配合的内表面,并且粘接剂9的固化要求恒定温度和湿度。通常,粘接剂包括瞬时粘接剂,粘接剂底剂和无氧粘接剂的混合物。粘接剂的选择取决于应用场合所需的连接强度。传统的显象滚筒的上述结构具有如下缺点(1).当所使用粘接剂在高温度和高湿度下固化时,例如在32.5℃,相对湿度为85%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对粘接不利,从而导致套筒和凸缘的连接不牢,甚至脱离,或由于粘接老化,使两者间打滑。(2).某些粘接剂的完全固化需很长时间,从而需要长时间的贮存空间,和装备一个恒定温度和湿度的贮存环境。因此从成本、管理和生产率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3).传统上,显象滚筒周围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括一个磁滚筒14,一个显象套筒12a,一个显象凸缘12b,一个间距滚筒18,一个显象滚筒轴承16,一个显象滚筒齿轮17,支架15,感光鼓1,和感光鼓齿轮16。在图2中,凸缘12b插进套筒12a时留有间隙,并通过粘接剂连接。图中还公开了磁滚筒14。显象滚筒在两端都由轴承16支承。轴承由定位销孔(图中未画出)固定在支架15上。磁滚筒也与支架15相配合。另一方面,感光鼓包括一个套筒1a和齿轮1b,他们也是通过粘接剂固定。显象套筒和感光鼓通过间距滚筒18压紧接触,借助弹簧8的作用。间距滚筒将显象滚筒和感光鼓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感光鼓通过齿轮16接收来自成象设备主体的转动驱动力而转动,然后,通过齿轮17来带动显象滚轮沿箭头方向转动。因此,如果套筒12a和显象滚筒凸缘12b不同轴,相偏离距离为A(如图5所示),则显象滚筒在通过感光鼓齿轮16的驱动作用,以及通显象滚筒齿轮17转动的情况下,凸缘的外径相对于套筒12a的外径摆动,其幅度达到两倍于A。因此,磁滚筒在一次转动后,相对感光鼓1的表面移动两倍于A的距离。结果是,施加于感光鼓1上的磁场力摇摆不定,引起相应于显象滚筒的转动周期的不规则象密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转动性能,无轴线偏移的圆筒形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转动性能,保持与感光鼓有恒定距离,和无轴线偏移的显象滚筒。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稳定转动性,保持与显象滚筒恒定距离,无轴线偏移的感光鼓。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了上述显象滚筒或感光鼓的电照相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固定在套筒端部的凸缘,和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其中,凸缘压配合进入与其固定的套筒端部,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与凸缘的压配合部位相比,距套筒端部更远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电照相设备,它包括一个显象滚筒和一个感光鼓,其中采用了上述圆筒形部件作为显象滚筒,感光鼓和间距控制部位采用压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传真机,它包括一个电照相设备,一个接收远端的象信息的信息接收设备。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采用感光鼓和显象着色剂支架的电照相设备;感光鼓具有一个套筒,一个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的凸缘,和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位于感光鼓表面的显象区域与凸缘的压配合部位之间;显象着色剂与间距控制部位之间是压紧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传真机,它包括一个上述的传真机,一个接收远端象信息的信息接收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感光鼓和/或显象滚筒的照相卡盘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卡盘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显象滚筒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感光鼓部分剖视图。图5是一种传统圆筒形部件剖视图。图6是一种传真机的原理框图,其中采用装有本专利技术圆筒部件的电照相设备作为打印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筒形部件,它包括一个套筒,一个强制进入套筒端部并固接在那里的凸缘,和一个位于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后者的间距控制部位离开套筒端部有一段距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采用上述结构的圆筒形部件的感光鼓和/或显象滚筒的电照相设备。在电照相设备的显象器的感光鼓或显象滚筒中,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的凸缘部分的外径大于套筒的内径,并被强制挤入和固接在套筒内。套筒的外径由于强行插入凸缘而增大,但是增大的部分在轴线方向没有到达间距滚筒的接触部位。套筒内径和凸缘外径之差及压配合的长度选择应使得两者之间在热收缩时不致有间隙,并能获得足够的转动力。采用将凸缘压配合进入套筒,两者之间不留空隙,并保持套筒的胀大部位不到达提供与其它部件接触用的间距控制件的控制部位,这将可以避免在传统的圆筒部件中遇到的轴线偏离转动轴线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圆筒部件作为感光鼓或显象滚筒能带来如下的效果。1.套筒和凸缘间间隙的消失可保证两个轴线的同心性,排除凸缘相对于套筒的摆动,保持磁滚筒位于固定位置,并消除显象滚筒每一转动周期的成象密度的非均匀性。2.粘接剂的取消改进了套筒和凸缘连接的稳定性和质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凸缘压配合进入套筒,套筒会在径向扩展。扩展的高度最好不超过80μm,最佳值是不超过50μm。压配合长度是在5~50μm的范围,较佳值是40~150μm,最佳值是60~120μm。本专利技术将通过实施例和附图来解释。第一实施例,图1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感光鼓和/或显象滚筒的成象长盒的剖面图。在图1中,感光鼓1是一个类似的保持部件,它沿着予定方向转动。在感光鼓1的周围,配置有照相处理部件,包括一个静电充电器2,一个显象器3,和一个清洁器4。这些部件都装在卡盘6a内,并与成象设备主体可拆装地安装。因此,当感光鼓的寿命过了时,或者着色剂(显象剂)用完了时,照相卡盘6可整个地替换,从而有助于维修的方便。显象器3面朝着感光鼓1,它包括感光部件10,该部件具有一个显象滚筒12作为显象剂的支托。感光鼓1还包括一个显象剂贮存部件11,用于存贮着色剂T和为显象部件10提供着色剂T。开口为13a的盖子13设置在显象部件和着色剂贮存部件之间。在盖子13的开口13a上,附设了密封件13b,着色剂贮存部件11中的着色剂在不需要时可通过显象部件10漏到卡盘6的外面。当卡盘6安装到成象设备的主体上时,密封件13b被掀开,露出开口13a,从而从显象剂贮存部件11中提供着色剂给显象部件10。清洁器4被设置用于清除感光鼓上残留的着色剂,以便为下一次成象作好准备。清洁器包含一个清洁刀片4a,它在感光鼓上滑动,去除鼓上面残留的着色剂,还有一个废着色剂容器4b,它贮存由清洁刀片4a清除掉的废着色剂。一个保护罩5保护着感光鼓1。在照相卡盘往成象设备主体上安装时,保护罩5转到感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筒形部件,具有一个套筒,一个连接于套筒端部的凸缘,一个设置在套筒端部的间距控制部件,其特征是,凸缘是压配合进入套筒端部,并固接在那里,间距控制部件的间距控制部位距离套筒的端口距离大于凸缘的压配合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宍户一男佐佐木新一三浦幸次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