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管制造方法和由该方法制造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技术

技术编号:276006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铝管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切削铝管圆击,然后滚压轧制。此外,还公开了具有该铝管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装置单元,电子照相设备和显影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管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用于电子照相光敏部件的支承体或基底的铝管制造方法,该铝管还可以应用于复印机的显影辊,定影辊等等。特别是,这种铝管用做电子照相光敏部件的基底时呈现出良好的特性。迄今为止,电子照相光敏部件所用基底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热挤压法或热拔法按给定尺寸加工铝管或铝合金管,然后A.通过精密切削将管子表面抛光至2微米或2微米以下的粗糙度,或者,B.采用滚压轧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3-149180)将管子表面抛光至2微米或2微米以下的粗糙度。由步骤A的精密切削加工的铝管用做基底,并在其上设置光敏层,由此制成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具有很好的潜在稳定性。然而,精密切削制造铝管需要长的加工时间,因而不能大量生产,使成本高。所以仍需寻找新方法。步骤B的滚压轧制方法使挤压或拔制成的铝管表面的凹凸不平被磨光。该方法能达到与步骤A的精密切削相同的良好的表面光洁度。然而,采用滚压轧制铝管作基底,并在其上设置光敏层而制成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其特性存在许多问题,仍不适用。作为一种试验,打算制造用滚压轧制铝管为基体,并在其上设置厚度均匀的光敏层这样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尽管如此,这种电子照相光敏部件还是产生了电荷电位与后期曝光电位之间如此大的不均匀度,而且所复制的图象色度有如此大的不均匀度,致使该部件仍不适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举解决迄今尚未解决的许多问题,即提供一种铝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能获得高精度的表面光洁度,并适于大量生产。并提供一种铝管制造方法,它能产生普通液压轧制方法无法实现的高质量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质量电子照相部件的电子照相设备。按照本专利技术,将铝管对其圆周切削,以确定其外形尺寸,并使铝管表面光洁度控制在给定范围内。然后再对其液压轧制,使其表面抛光至更小的表面粗糙度。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铝管特别适用作电子照相光敏部件的基底,原因如下在铝管加工之前,其表面因自然氧化作用已形成厚薄不均匀的氧化铝膜。如果对其直接液压轧制,该氧化膜层厚度会变得更不均匀,从而损坏电子照相性能。现在,在滚压轧制之前对铝管圆周切削,除去氧化膜,使该问题得到解决。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无心磨床的原理图;图2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无心磨床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滚压轧制设备的透视图;图4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滚压轧制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在通常市售的传递式电子照相设备中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照相设备做打印机的传真系统方框图。采用例如对铝材进行热挤压,冷拔或者热拔的方法形成铝管。接着,经切割,将其长度调节至给定尺寸。然后,为除去铝管圆周上自然形成的氧化膜,对铝管圆周切削。切削中,例如,铝管在车床上旋转并被金刚石切削刀具切削。金刚石切削刀具最好是R切削刀具。切削最好在如下条件下进行,车床转数在1000至5000转/分,进刀速度在0.01至0.5毫米/转。由于在切削过程中产生切屑,最好吹送空气,将切屑强制吹除至非切削部分。由于切削也是为了除去氧化膜,切削深度最好在0.01至1毫米。切削之后,再对铝管圆周滚压轧制。采用多个,三个或更多,最好是5至13个滚压轧辊由外侧紧压铝管圆周。将其圆周上的凹凸不平之处压下,使表面抛光。此时只有凸处被压下,而不平之处仍可能存在。滚压轧辊的表面必须高精度光滑,采用高速钢或超速钢作滚压轧辊材料。滚压轧辊为圆柱形,最好将其直径制成向管口逐渐增大。滚压轧辊的长度最好在2毫米至50毫米。如图4所示,环绕圆周设置滚压轧辊12。又如图3所示,滚压轧辊12相对于铝管11的轴向倾斜设置,倾斜角为0.5°至45°,最好为1°至10°。因此,当滚压轧辊随滚压轧辊夹具13一起旋转时,铝管11随该旋转一起运动。由此实现滚压轧制。按此步骤将能提供适于做电子照相光敏部件的铝管。并可以获得具有所需圆度和表面光洁度的铝管。按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处理,还可以使旧的电子照相光敏部件的基底再生。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是对铝材制成的铝管圆周切削后,紧接着进行滚压轧制,经过两段无心磨削,能对其表面有效加工。在该实施例中,铝管由例如热挤压,冷板或热拔铝材而制成。接着,切割其长度调节长度至给定尺寸。然后,为除去铝管圆周上自然形成的氧化膜,进行无心磨削。图1显示出无心磨削的原理,磨轮1和调节轮2按不同线速度旋转,使铝管3被磨削。参考标号4表示托板。图2显示了无心磨削设备。其结构如下,磨轮支架5固定于床7上,调节轮夹具6设置成可移动式。调节能夹具6安装在水平转台9上的垂直转盘8上,因此,它能调节馈角。垂直转盘设置成能按待加工铝管的直径来调节其运动。水平转台用来调节圆锥度或触点。磨轮外径最好是300毫米至1000毫米,最好以100米/分至5000米/分的圆周线速度旋转。调节轮外径最好是20毫米至500毫米,并以低于磨轮圆周速度的圆周速度旋转。所用磨轮和调节能的长度大于铝管长度。磨轮和调节轮用研磨料的颗粒度最好是#10目至#1500目,更好的是#40至#1000目。无心磨削后,再对铝管圆周滚压轧制。该滚压轧制与前述的切削后进行的滚压轧制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由于无心磨制不能给出足够的圆度,因而,滚压轧制对改善圆度特别有效。当按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铝管用做导体基底,并在其上设置光敏层时,可以制出电子照相光敏部件。电子照相光敏部件按下述方法构成。在导体基底与光敏层之间可以设置具有阻挡功能和粘合功能的胶层。胶层可以用酪蛋白、聚乙烯醇、硝化纤维素,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酰胺、聚氨基甲酸乙脂、明胶,氧化铝或其类似物构成。胶层厚度在5微米或5微米以下是适宜的。最好在0.5至3微米。为了使胶层显示其功能,应至少具有107欧米-厘米的电阻率。光敏层按以下方法形成,例如涂覆或真空淀积光敏材料,例如,有机光敏材料,非晶形硅或硒与任选的粘合剂一起构成的涂料组合物。使用有机光敏材料时,光敏层由电荷发生层与电荷传输层组合而成。电荷发生层在曝光时产生电荷载体,电荷传输层能有效地用于传输所产生的电荷载体。通过真空淀积一种或多种电荷发生材料形成电荷发生层,例如偶氮颜料,醌颜料、奎诺花青颜料,苝颜料,靛冬颜料、二苯并咪唑颜料,酞菁颜料和奎吖啶颜料,或者将它们中的任何一种分散于适当的粘合剂(粘合剂也可以不同)而制成组合物,用该组合物涂覆。可以在宽范围的绝缘树脂或有机光导聚合物中选择粘合剂。例如,绝缘树脂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烯丙基酯(双酚A与苯二甲酸的缩聚物),聚碳酸酯、聚酯、苯氧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酰胺,纤维素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环氧树脂,酪蛋白和聚乙烯醇。有机光电导聚合物包括咔唑、聚乙烯蒽和聚乙烯芘。电荷发生层厚度为0.01至15微米,最好是0.05至5微米。电荷发生层与粘合剂的重量比可以是10∶1到1∶20。用做电荷发生层涂料组合物的溶剂可根据所用树脂和电荷传输材料的可溶度或分散稳定性来选择。有机溶剂可采用醇、亚砜、醚、酯、脂族卤代烃或芳族化合物。可以采用的涂复方法如浸渍涂复,喷涂,迈尔棒涂复和刮刀涂复。涂复用电荷传输材料溶解在薄膜形成树脂中制成的溶液而形成电荷传输层。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荷传输材料如下腙化合物,芪化合物,吡唑啉化合物,噁唑化合物,噻唑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管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铝管周围进行切削,之后,进行滚压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高睦雄田中久已柴山进一大久保阳右中岛起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