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22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涉及汽车刹车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得到复合改性粉煤灰;得到基体树脂;得到偶联剂处理料;得到预混料;(5)将上述得到的预混料添加到模具中,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再进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材料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材料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材料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刹车片
,特别是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汽车制造逐步向安全环保、高速高寿命方向发展,这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综合性能和刹车片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摩擦传动制动系统的重要材料,摩擦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较大的摩擦系数、较低的磨损率以及优异的稳定性等。
[0003]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朝着高速重载、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等方向高速发展,对汽车制动系统中关键部件的摩擦材料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性能要求,随着人们对刹车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刹车片摩擦材料的改进也随之进行,然而,现有技术对于其改进效果有限,尤其是耐高温摩擦效果相对较差,对摩擦材料性能降低较为显著,极大的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煤灰均匀分散到二氯甲烷中,然后加热至80-90℃,保温15-20min,再添加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调节温度至45-50℃,保温搅拌反应2-3小时,然后进行抽滤,洗涤,烘干至恒重,得到复合改性粉煤灰;(2)将酚醛树脂与氯丁橡胶粉混合到一起,得到基体树脂;(3)将氧化铝、蒙脱土、凹凸棒土、沸石进行混合后,再采用偶联剂进行处理,经过干燥后,得到偶联剂处理料;(4)将复合改性粉煤灰、基体树脂、偶联剂处理料混合到一起,然后以2000r/min转速搅拌40-50min,得到预混料;(5)将上述得到的预混料添加到模具中,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再进行冷却至室温,即得。
[0006]所述粉煤灰、二氯甲烷混合质量比为1:5-5.5;所述粉煤灰、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混合质量比为35-40:5-5.8:3.1-3.6:1-1.5。
[0007]所述酚醛树脂与氯丁橡胶粉混合质量比为15:1-2。
[0008]所述氧化铝粉、蒙脱土粉、凹凸棒土粉、玄武岩纤维混合质量比为15-18:8-10:8-10:1-2;所述氧化铝粉、偶联剂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0。
[0009]所述氧化铝粉、蒙脱土粉、凹凸棒土粉均为300目。
[0010]所述偶联剂溶液质量分数为9.2%;所述偶联剂溶液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
[0011]所述偶联剂处理为偶联剂浸渍处理,料液比为1:10,浸渍温度为65℃,浸渍时间为1.5小时。
[0012]所述复合改性粉煤灰、基体树脂、偶联剂处理料混合质量比为12-16:5-7:30-35。
[0013]所述热压成型的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为185-188℃、热压压力为55-60MPa,热压时间为8-9min。
[0014]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材料,各组分分布较均匀,填料颗粒通过粘结剂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引入一定量的玄武岩纤维促使,其显微组织发生了更为明显变化,交错分布的玄武岩纤维以骨架形式连接各组分,使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材料各无机有机组分结合更为紧密,大幅度的提高了表面耐磨性能。
[0015]在高温条件下,汽车刹车片材料经过大量的无机和有机材料协同使用,材料之间相互结合,当摩擦时会迅速形成摩擦膜和转移膜,进而提高表面耐磨性能,降低摩擦阻力,减小摩擦损耗;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汽车刹车片材料在低温时摩擦系数较稳定,且不会对刹车片造成磨损,表面完整光滑;但在高温情况下,树脂基就会小部分被分解,表面就会产生油状物,附着在摩擦界面,从而导致摩擦系数的降低。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材料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摩擦系数先增加,后降低,达到一定温度时,变化较小,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一定质量的经过处理得到的复合改性粉煤灰,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摩擦系数,进一步的提高其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材料随着温度的升高,磨损率缓慢增加,不采用经过复合改性粉煤灰时,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大幅度增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复合改性粉煤灰微观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煤灰均匀分散到二氯甲烷中,然后加热至80-90℃,保温15-20min,再添加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调节温度至45-50℃,保温搅拌反应2-3小时,然后进行抽滤,洗涤,烘干至恒重,得到复合改性粉煤灰;(2)将酚醛树脂与氯丁橡胶粉混合到一起,得到基体树脂;(3)将氧化铝、蒙脱土、凹凸棒土、沸石进行混合后,再采用偶联剂进行处理,经过干燥后,得到偶联剂处理料;(4)将复合改性粉煤灰、基体树脂、偶联剂处理料混合到一起,然后以2000r/min转速搅拌40-50min,得到预混料;(5)将上述得到的预混料添加到模具中,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再进行冷却至室温,即得。
[0019]所述粉煤灰、二氯甲烷混合质量比为1:5-5.5;
所述粉煤灰、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混合质量比为35-40:5-5.8:3.1-3.6:1-1.5。
[0020]所述酚醛树脂与氯丁橡胶粉混合质量比为15:1-2。
[0021]所述氧化铝粉、蒙脱土粉、凹凸棒土粉、玄武岩纤维混合质量比为15-18:8-10:8-10:1-2;所述氧化铝粉、偶联剂溶液混合质量比为1:10。
[0022]所述氧化铝粉、蒙脱土粉、凹凸棒土粉均为300目。
[0023]所述偶联剂溶液质量分数为9.2%;所述偶联剂溶液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
[0024]所述偶联剂处理为偶联剂浸渍处理,料液比为1:10,浸渍温度为65℃,浸渍时间为1.5小时。
[0025]所述复合改性粉煤灰、基体树脂、偶联剂处理料混合质量比为12-16:5-7:30-35。
[0026]所述热压成型的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为185-188℃、热压压力为55-60MPa,热压时间为8-9min。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煤灰均匀分散到二氯甲烷中,然后加热至80℃,保温15min,再添加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调节温度至45℃,保温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进行抽滤,洗涤,烘干至恒重,得到复合改性粉煤灰;所述粉煤灰、二氯甲烷混合质量比为1:5;所述粉煤灰、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混合质量比为35:5:3.1:1。
[0029](2)将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粉煤灰均匀分散到二氯甲烷中,然后加热至80-90℃,保温15-20min,再添加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调节温度至45-50℃,保温搅拌反应2-3小时,然后进行抽滤,洗涤,烘干至恒重,得到复合改性粉煤灰;(2)将酚醛树脂与氯丁橡胶粉混合到一起,得到基体树脂;(3)将氧化铝、蒙脱土、凹凸棒土、沸石进行混合后,再采用偶联剂进行处理,经过干燥后,得到偶联剂处理料;(4)将复合改性粉煤灰、基体树脂、偶联剂处理料混合到一起,然后以2000r/min转速搅拌40-50min,得到预混料;(5)将上述得到的预混料添加到模具中,然后经过热压成型,再进行冷却至室温,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二氯甲烷混合质量比为1:5-5.5;所述粉煤灰、哌啶-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石墨粉、三乙胺混合质量比为35-40:5-5.8:3.1-3.6:1-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刹车片用陶瓷摩擦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与氯丁橡胶粉混合质量比为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