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61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图像加热装置,包含有运送辊、供热机构和支承机构。运送辊用于运送记录材。供热机构将运送辊加热,该供热机构与运送辊的外周面接触,形成加热夹持部。支承机构与运送辊共同形成运送夹持部,该运送夹持部用于夹持并运送记录纸。其特征在于,在运送辊的旋转方向,加热夹持部的宽度,大于运送夹持部的宽度。作用在运送夹持部上的总压力,大于作用在加热夹持部上的总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形成在记录材上的图像进行加热的图像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作为加热定像器安装在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图像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程序、静电记录程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用复印方式或直接方式,把未固定的墨像形成在记录材(复印纸、打印纸、感光纸、静电记录纸等)上,作为对这些未固定墨像进行加热固定的加热装置,是采用定像装置,公知的该定像装置,有热辊方式、膜片加热方式等各种方式和构造的装置。把多种颜色的墨像形成在记录材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或者把多种颜色的墨像形成在记录材上的、具有彩色图像形成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全色模式时,形成在记录材上的未固定墨像的墨量,比单色模式时多数倍。对这种墨量多的未固定墨像也能进行良好加热固定的定像装置,有采用弹性表面辊的装置。该弹性表面辊,是在作为对记录材上的墨像进行加热固定的定像部件的定像辊(加热用旋转体)上,备有弹性层。通过把定像辊做成为弹性表面辊,当定像辊的表面与记录材面的未固定墨像接触时,能与墨像的凹凸对应地弹性变形,覆盖住墨像面,所以,即使对于墨量多的未固定墨像,也能进行良好的加热固定。但是,具有弹性层的定像辊,其弹性层本身是绝热层,而定像辊内部具有热源,导致热传递效率降低。为此,本申请人先前曾提出了一种定像装置,如日本特开2002-236426号公报所揭示的那样,是外部加热的构造。即,从定像部件外面侧,对作为加热用旋转体的定像部件进行加热,即使定像部件具有弹性表面,也能提高该定像部件的加热效率,确保装置的快速启动性、定像性等。图6表示该定像部件外部加热构造的定像装置一实施形态。201是作为定像部件的定像辊,它与记录材P的图像面相接,对未固定墨像进行加热固定。该定像辊201是弹性辊,从内侧到外侧依次具有芯轴211、弹性层212和脱模层213这样三层构造。202是加压装置,它与定像辊201相互压接,形成挟送记录材P的定像夹持部N4。该加压装置202也兼作为对定像辊201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备有可旋转的圆筒形膜片221和膜片·加热器支承件224等。膜片·加热器支承件224从内侧支承着膜片221,并且通过板状加热器222将膜片221压接在定像辊201上,形成夹持部N4。203是外部加热装置,它与所述的加压兼加热装置202不同,它是从定像辊外侧,对定像辊201的表面进行加热。该外部加热装置203备有板状加热器232和加热器支承件234等。加热器支承件234支承着加热器,将其压接在定像辊201的表面,形成定像辊加热夹持部N3。定像辊201由图未示的驱动机构驱动,朝着顺时针方向旋转。随着该定像辊201的旋转,加压兼加热装置202的圆筒形膜片221,在定像夹持部N4,其内面侧一边在板状加热器222的表面密接滑动,一边沿支承件224的外周朝逆时针方向从动地旋转。加压兼加热装置202中的板状加热器222和外部加热装置203中的板状加热器232,是所谓的陶瓷加热器。分别从供电电路205、206对通电发热电阻层(图未示)通电时,就迅速升温。各加热器222、232的加热温度,由配设在各加热器里面的温度检测机构即热控管223、233检测,各检测的温度信息输入给控制电路(CPU)204。为了将热控管223的检测温度保持在预定的温度,控制电路204控制从供电电路205对加压兼加热装置202中的板状加热器222的通电,对加热器222进行温度调节控制。另外,为了将热控管233的检测温度保持在预定的温度,控制电路204控制从供电电路206对外部加热装置203中的板状加热器232的通电,对加热器232进行温度调节控制。这样,把定像辊201的表面温度,保持在墨像加热固定所需的表面温度(定像温度)。定像辊201被驱动旋转,随之,加压兼加热装置202的膜片221也从动地旋转,另外,对加压兼加热装置202中的板状加热器222、和外部加热装置203中的板状加热器232通电,各加热器222、232被调节到预定的温度,这样,在定像夹持部N4,定像辊201的表面借助加压兼加热装置202的板状加热器222的发热,通过膜片221被加热。同时,借助外部加热装置203的板状加热器232的发热,定像辊201的表面在夹持部N3被加热,这样,定像辊201的表面被加热到墨像固定所需要的规定的表面温度(定像温度)。在该状态,把形成有未固定墨像T的记录材P导入定像夹持部N4,使墨像面对着定像辊202一侧,该记录材P在定像夹持部N4被夹持地运送。在该夹持运送过程中,未固定的墨像T借助定像辊201的热,作为永久图像被加热加压固定在记录材P的面上。从定像夹持部N4出来后的记录材P,与定像辊201的表面分离而被运出。该装置中,由于备有从定像部件的外侧对定像辊等的定像部件的表面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机构,所以,可以只对定像所需的定像部件表面急速地加热,提高温度,即使定像部件是备有弹性层的弹性表面辊等,也可以确保定像装置的快速启动性和提高热效率。所述那种具有外部加热构造的定像装置中,被外部加热机构加热的定像辊的表面温度,要尽量保持在墨像加热固定所需的表面温度,为了确保电源刚接通后最初的打印或连续打印中的打印定像性,最好做到以下2个方面①加大对外部加热机构的加热器的供电量;②加大外部加热机构的加热器的宽度。但是,实际上,加大对外部加热机构的加热器的供电量时,由于加热器的急剧温度上升,会导致定像辊、加热器等部件的老化,并且导致加热器的突然过度发热。另外,加大外部加热机构的加热器的宽度时,导致加热器的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能快速地达到充分加热图像的温度,而且可确保良好的定像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加热器成本、确保良好定像性的图像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该图像加热装置包含有运送辊、供热机构和支承机构。运送辊用于运送记录材。供热机构将运送辊加热,该供热机构与运送辊的外周面接触,形成加热夹持部。支承机构与运送辊共同形成运送夹持部,该运送夹持部用于夹持并运送记录纸。其特征在于,在运送辊的旋转方向,加热夹持部的宽度,大于运送夹持部的宽度。作用在运送夹持部上的总压力,大于作用在加热夹持部上的总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说明将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加热定像装置的断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形态的加热定像装置的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形态的加热定像装置的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形态的加热定像装置的断面图。图5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整体构造的断面图。图6是表示已往的加热定像装置的断面图。图7是表示减小支承机构的支承件宽度时的加热定像装置的断面图。图8是定像夹持部N1的放大图。图9是加热夹持部N2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第1实施例) (1)图像形成装置例图5是安装着本专利技术图像加热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造图。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采用电子照相程序的、中间复印带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a)全色模式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筒101,被图未示的驱动机构驱动,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一次带电器102以预定的极性、电位均匀地带电。接着,接受曝光装置(激光扫描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形成在记录材上的图像,包含有运送辊、供热机构和支承机构;运送辊用于运送记录材;供热机构将运送辊加热,该供热机构与运送辊的外周面接触,形成加热夹持部;支承机构与运送辊共同形成运送夹持部,该运送 夹持部用于夹持并运送记录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送辊的旋转方向,加热夹持部的宽度大于运送夹持部的宽度,作用在运送夹持部上的总压力大于作用在加热夹持部上的总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田阳三七泷秀夫蕗田卓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