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及使用它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510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存在问题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使用该聚碳酸酯树脂的、清除性、滑移性及耐磨损性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及在导电性基体上设置了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该感光层含有这一聚碳酸酯树脂。下述通式(1)中,R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n1为2~4的整数、n2为1~200的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入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及将这一聚碳酸酯树脂用于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更详细地讲就是涉及一种可以达成化学稳定且低表面能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使用这一聚碳酸酯树脂,清除性、滑移性和耐磨损性优良的、适于在各种电子照相领域利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树脂作为光学薄膜、光盘、透镜等光学材料或电气设备等的外壳等的素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希望开发一种性能更优良的聚碳酸酯树脂。另一方面,作为在导电性基体上设置了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最近提出并使用了至少具有通过曝光产生电荷的电荷发生层(CGL)和输送电荷的电荷输送层(CTL)二层作为感光层的层叠型有机电子照相感光体(OPC)、感光层由将电荷发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分散于粘合剂树脂的单一层形成、或只将电荷发生物质分散于粘合剂树脂的单一层形成的单层型有机电子照相感光体。还有,为了提高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耐久性和画面质量,将聚四氟乙烯微粒分散于感光层或在感光层的最上层设置保护膜层的OPC也已被实用化(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对于这一有机电子照相感光体,根据所适用的电子照相工序,要求具备规定的灵敏度和电特性、光学特性。这一电子照相感光体,由于在其感光层的表面反复进行电晕带电或使用辊或刷的接触带电、调色剂显影、向纸张的转印、清除处理等操作,每当进行这些操作时,都要施加电的、机械的外力。所以为了经过长时间还能维持电子照片的画面质量,要求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设置的感光层对这些外力的耐久性。具体地讲,即要求对由摩擦而产生的表面磨损和擦伤、电晕带电和接触带电、转印时的臭氧等活性气体和放电引起的表面劣化具有耐久性。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作为有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与用于感光层的电荷输送物质的相溶性良好、光学特性也良好的聚碳酸酯树脂。即作为这一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使用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bisphenol)A〕和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酚Z〕等作为原料的物质。然而,即使具有以这一双酚A和双酚B作为原料的聚碳酸酯树脂也不能充分满足上述要求。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研究了含有硅氧烷共聚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和3)。但由于这些文献中公开的共聚体是通过化学性不稳定的Si-O-C键结合的,因此由分子链断裂引起的机械特性的劣化或由分子末端残留的硅烷醇基引起的带(静)电特性的劣化都成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以化学性稳定的Si-C键连接的共聚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和5)。然而,使用这些聚碳酸酯树脂的感光体,由于具有低的表面能,虽然清除特性提高了,但耐磨损性的改善效果还不充分。非专利文献「第53次日本图像学会技术讲习会预备稿集」 91页专利文献1特开昭61-13295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2-24065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专利第2989251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5-72753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10-2325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使用以双酚A和双酚Z为原料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及使用这一聚碳酸酯树脂的、清除性、滑移性和耐磨损性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本专利技术者们不断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导入特定的硅氧烷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满足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基于相关见解而完成。即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如下。.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1)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n1为2~4的整数,n2为1~200的整数。)所示的重复单元。.根据上述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聚碳酸酯树脂还含有下述通式(2) (式中,Ar表示二价的芳香族基。)所示的重复单元。.根据上述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通式(2)中的Ar含有下述通式(3)所示的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式中,R5~R7表示与R1和R2相同的基团)所示的由天然萜烯类衍生的二价基团、以及下述通式 (式中,R8~R11表示与R1和R2相同的基团)所示的碳原子数8~16的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中选择的基团。].根据上述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通式(3)中的X为从-CR3R4-、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11的亚环烷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9,9-亚芴基中选择的基团。.根据上述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通式(3)中的X为-CR3R4-,且通式(1)所示的重复单元在聚碳酸酯树脂全体中所占的比例为0.01~3.9质量%。.根据上述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通式(3)所示的基团为,(a)X为单键的基团和X为单键以外的基团的组合、(b)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11的亚环烷基的基团和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11的亚环烷基以外的基团的组合、(c)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9,9-亚芴基的基团和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9,9-亚芴基以外的基团的组合、(d)X为碳原子数8~16的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的基团和X为碳原子数8~16的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以外的基团的组合、(e)X为-SO-的基团和X为-SO-以外的基团的组合、(f)X为-O-的基团和X为-O-以外的基团的组合或(g)X为-CO-的基团和X为-CO-以外的基团的组合。.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导电性基体上设置有感光层,其特征在于,该感光层含有具有上述通式(1)(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n1为2~4的整数、n2为1~200的整数。)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根据上述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感光层所含聚碳酸酯树脂还含有上述通式(2)(式中,Ar表示二价的芳香族基。)所示的重复单元。.根据上述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通式(2)中的Ar含有上述通式(3)所示的基团中的至少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通式(3)中的X为从-CR3R4-、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11的亚环烷基及取代或未取代的9,9-亚芴基中选择的基团。.根据上述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通式(3)中的X为-CR3R4-,且通式(1)所示的重复单元在聚碳酸酯树脂全体中所占的比例为0.01~3.9质量%。.根据上述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通式(3)所示的基团为,(a)X为单键的基团和X为单键以外的基团的组合、(b)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11的亚环烷基的基团和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5~11的亚环烷基以外的基团的组合、(c)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9,9-亚芴基的基团和X为取代或未取代的9,9-亚芴基以外的基团的组合、(d)X为碳原子数8~16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的基团和X为碳原子数8~16亚烷基亚芳基亚烷基以外的基团的组合、(e)X为-SO-的基团和X为-SO-以外的基团的组合、(f)X为-O-的基团和X为-O-以外的基团的组合、或(g)X为-CO-的基团和X为-CO-以外的基团的组合。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可以实现化学性稳定且低表面能化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感光层的粘合剂树脂,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清除性、滑移性和耐磨损性良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下述通式(1) (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n1为2~4的整数,优选为3,n2为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1)[化1]***(1)(式中,R表示碳原子数1~3的烷基,n1为2~4的整数,n2为1~200的整数。)所示的重复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彦坂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