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488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其包括导电衬底和在该衬底上顺序层压的至少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其中电荷输送层包含电荷输送物质(M)和粘合剂树脂(B),粘合剂树脂(B)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并且还具有由多个所述电荷输送层组成的层状结构,其最外层在表面涂层硬度试验中,通过在25℃的环境温度和50%相对湿度下对表层施加最高推挤负荷5mN时测定的弹性功率(η↓[Hu])为50%或更高,塑性变形的硬度值(H↓[plast])在220N/mm↑[2]至275N/mm↑[2]的范围。最外层的电荷输送材料(M)和粘合剂树脂(B)的重量比M/B优选控制在30/70或更低,更优选在7/93和20/80的范围;并且添加优选的烯胺型电荷输送材料(2),以得到印刷耐久性优良、并具有高光响应性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和具有该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的复印机、印刷机、传真装置(以下有时称为电子照相装置)通过以下电子照相工序形成图像。首先,装置上安装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以下有时简称为光电导体)的感光层通过带电器均匀带电到预定的电位,并通过从曝光装置根据图像信息照射的激光等光进行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接着,从显影装置向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显影剂,使作为显影剂成分的称为调色剂的着色微粒子沉积在光电导体表面上,将静电潜像显影并将调色剂图像直观化。另外,通过转印装置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从光电导体表面转印到转印材料如记录纸上,并通过定影装置进行定影。 在通过转印装置的转印操作时,光电导体表面的调色剂不一定全部转印转移到记录纸上,而是部分残留在光电导体表面上或者转印时与光电导体接触的记录纸的纸粉可能在附着到光电导体表面的同时残留。 光电导体表面残留的调色剂和异物如附着的纸粉对形成的图像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通过清洁装置(cleaning apparatus)将其除去。 近年来,清洁器减少技术取得进展,并且不使用独立的清洁装置通过附加到显影装置上的清洁功能回收残留的调色剂即,通过同时具有显影的清洁系统回收残留的调色剂。接着,在以此方式清洁光电导体表面后,通过除静电器等除去感光层表面的静电,从而使静电潜像消失。 该电子照相过程中使用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通过将含有光电导材料的感光层层压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衬底上而构成。作为电子照相光电导体,以往使用的是使用无机光电导材料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以下称为无机光电导体)。 无机光电导体的代表例子有硒型光电导体,其具有包含例如非晶硒(a-Se)或非晶硒-砷(a-AsSe)的光电导层;氧化锌型或硫化镉型光电导体,其具有包含与增感剂如着色材料一起分散在树脂中的氧化锌(ZnO)或硫化镉(CdS)的光电导层;和非晶硅型光电导体,其具有包含非晶硅(a-Si)的光电导层(以下称为a-Si光电导体)。 但是,无机光电导体具有如下缺点。即,硒型光电导体和硫化镉型光电导体在耐热性和储存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另外,硒和镉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具有毒性,其使用在环境污染方面存在问题,因此,使用后需要收集使用它们的光电导体并适当废弃。另外,氧化锌型光电导体具有灵敏度低并且耐久性低这样的缺点,因此现在其已基本不再使用。 另一方面,作为环境友好无机光电导体引起关注的a-Si光电导体具有高灵敏度和耐久性好的优点,但是,由于其不利地由等离子化学气相淀积法制造,因此难以均匀地形成感光层,易于造成图像缺陷。另外,a-Si光电导体在生产率方面不利,因此具有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如上所述,由于无机光电导体具有许多缺点,因此需要开发新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用的光电导材料,因此经常使用有机型光电导材料即有机光电导体(有机光电导体缩写为OPC)代替以往使用的无机型光电导材料。 使用有机型光电导材料的电子照相光电导体(以下称为有机光电导体)与无机光电导体相比在毒性、制造成本和材料设计选择方面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在灵敏度、耐久性和环境稳定性方面存在些许问题。另外,有机光电导体具有可以通过容易经济的方法如浸渍涂布法形成其光电导层的优点。 如上所述具有许多优点,因此有机光电导体倾向于作为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主流使用。另外,基于近来的研究发展,有机光电导体的灵敏度和耐久性已经提高,并且现在除特殊情况外,有机光电导体已经用于电子照相光电导体。 特别地,有机光电导体的性能通过功能分离型光电导体的开发而大幅提高,在所述功能分离型光电导体中,电荷产生功能和电荷输送功能分别分配给不同的物质。即,功能分离型光电导体除有机光电导体的上述优点以外还具有构成光电导层的材料选择范围宽并且具有所需特性的光电导体制造较为容易的优点。 该功能分离型光电导体分为层压型和单层型,在层压型功能分离光电导体中,设置了由含有承担电荷产生功能的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含有承担电荷输送功能的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构成的层压型光电导层。 上述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一般通过将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分别分散在作为粘合剂的粘合剂树脂中而形成。 另一方面,单层型功能分离型光电导体具有通过将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一起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而形成的单层型光电导层。 作为用于功能分离型光电导体的电荷产生物质,研究了多种物质,如酞菁颜料、方酸内鎓盐(squarylium)着色材料、偶氮颜料、苝颜料、多环醌颜料、花青着色材料、方形酸染料和吡喃鎓(pyrylium)型着色材料,提出了耐光性强、电荷产生能力高的各种材料。 作为电荷输送物质,开发了吡唑啉化合物、腙化合物、三苯胺化合物、芪化合物等,另外,近年来,开发了具有稠合多环烃为中心母体骨架的芘衍生物、萘衍生物和三联苯衍生物。 电荷输送物质需要(1)对光和热稳定;(2)对使光电导体带电时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如臭氧、氮氧化物(NOx)和硝酸是稳定的;(3)具有高电荷输送能力;(4)与有机溶剂和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高;和(5)制造容易且成本低;但是,上述常规已知的电荷输送物质满足这些要求的一部分,但是不能以高水平满足所有这些要求。 近来,光电导体需要具有高灵敏度作为光电导体特性,并且电荷输送物质需要具有与电子照相装置如数字复印机和印刷机的小型化和高速相应的特别高的电荷输送能力。另外,在高速电子照相过程中,由于从曝光至显影的时间短,因此需要光电导体光响应性优良。 如果光电导体的光响应性低,即,如果曝光后表面电位的衰减速度慢,则残留电位上升,光电导体在表面电位未充分衰减的状态下反复使用,应该除去的表面电荷通过曝光未充分消除,导致不希望的后果如图像质量的早期劣化。 另一方面,在功能分离型光电导体中,通过光吸收而在电荷产生物质中产生的电荷通过电荷输送物质输送到感光层表面,光电导体的光照射部分的表面电荷消除,因此光响应性取决于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能力。因此,在实现具有充分的光响应性的光电导体方面,电荷输送物质需要具有高电荷输送能力。 作为满足上述要求的电荷输送物质,提出了电荷输送能力比上述常规已知的电荷输送物质高的烯胺化合物(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平2-51162号、JP平6-43674号和JP平10-69107号)。另外,为了提高光电导体的空穴输送能力,也提出了在感光层中加入聚硅烷和具有特定结构的烯胺化合物(例如参见JP平7-134430号)。 在电子照相装置的实际使用中,由于在各种情况下对光电导体反复进行上述的带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和消除静电的操作,因此,除高灵敏度和优良的光响应性以外,还需要光电导体具有环境稳定性、电稳定性和对机械外力的耐久性。 具体地,需要光电导体具有难以被清洁构件等带来的滑动和摩擦而磨损的表层。因此,通过规定满足上述目标的光电导体表面的物性,可以提供具有高耐久性的优良的光电导体。 硬度是评价包括电子照相光电导体表面在内的材料的广泛物性,特别是评价机械性质的指标之一。硬度定义为当压子挤入材料中时材料的应力。尝试通过使用硬度作为知晓材料物性的物理参数将构成电子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其包括导电衬底和在该衬底上顺序层压的至少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包含电荷输送物质(M)和粘合剂树脂(B),所述粘合剂树脂(B)含有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1)其 中,R↓[1]、R↓[2]、R↓[3]、R↓[4]、R↓[5]、R↓[6]、R↓[7]和R↓[8]相互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R↓[9]和R↓[10]相互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饱和环状C↓[4]-C↓[10]烃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n表示整数;并且还具有由多个所述电荷输送层组成的层状结构,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层的最外层在表面涂层硬度试 验中,通过在25℃的环境温度和50%相对湿度下对表层施加最高推挤负荷5mN时测定的弹性功率(η↓[Hu])为50%或更高,并且塑性变形的硬度值(H↓[plast])在220N/mm↑[2]或更高至275N/mm↑[2]或更低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功太郎内海久幸金泽朋子高野克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