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449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9:21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二冷却液流路、第三冷却液流路、以及换热器;第一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相互连通,第一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选择性地与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或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连通;换热器同时设置在空调系统和第一冷却液流路上,第二冷却液流路上串联有第一水泵和电池包,第三冷却液流路上串联有第二水泵和车辆的待冷却设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能够使得车辆热量收集规划合理,避免能量的浪费。费。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热管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使用该车辆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热管理系统中,通常包括空调热管理系统、电机和/或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对于空调热管理系统而言,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空调采暖能力较差,通常难以满足乘员舱的采暖需求;对于电机或电机和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而言,电机或发动机在驱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电机或发动机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电机或发动机进行散热冷却;对于电池热管理系统而言,为保证电池包能够在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需要对温度过高的电池包进行冷却,对温度过低的电池包进行加热。
[0003]由于现有的空调热管理系统、电机或电机和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一方面会导致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热量收集规划不合理,造成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导致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管路、阀门、接头等部件数量增多,造成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使用该车辆热管理系统的车辆,以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二冷却液流路、第三冷却液流路、以及换热器;
[0006]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连通;
[0007]所述换热器同时设置在空调系统和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上,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上串联有第一水泵和电池包,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上串联有第二水泵和车辆的待冷却设备。
[0008]可选地,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A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B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连通。
[0009]可选地,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冷却液流路、第二三通阀,所述第四冷却液流路上设置有散热器;
[0010]所述第二三通阀的A口与所述第四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B口与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的C口连通。
[0011]可选地,所述待冷却设备包括电机、充电机、电机控制器、DC-DC变换器以及发动机中的至少一者。
[0012]可选地,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上,或者;
[0013]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水泵和电池包串联在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上。
[0014]可选地,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换热器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上,且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或者;
[0015]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一水泵和电池包串联在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上,且所述第一水泵的出口与所述加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电池包的入口连通。
[0016]可选地,所述加热器为PTC加热器或高压液体加热器。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内的冷却液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泵送;
[0018]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内的冷却液从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的第二端泵送。
[0019]可选地,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利用空调系统的冷量或热量为电池包进行冷却或加热,以保证电池包能够在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并且能够利用待冷却设备的热量对空调系统的冷媒进行增焓,以提升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采暖能力,从而使得车辆热量收集规划合理,避免能量的浪费。
[0021]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
[0022]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空调系统;
[0025]图2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空调系统;
[0026]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辆热管理系统处于电机冷却模式,图中的粗实线和箭头表示该模式下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方向;
[0027]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辆热管理系统处于电池包冷却模式,图中的粗实线和箭头表示该模式下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方向;
[0028]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辆热管理系统处于电机及电池包冷却模式,图中的粗实线和箭头表示该模式下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方向;
[0029]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辆热管
理系统处于电池包主动冷却或电池包加热模式,图中的粗实线和箭头表示该模式下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方向;
[0030]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辆热管理系统处于电机冷却及电池包主动冷却模式,图中的粗实线和箭头表示该模式下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方向;
[0031]图8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辆热管理系统处于余热回收模式,图中的粗实线和箭头表示该模式下冷却液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方向。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1-第一冷却液流路;102-第二冷却液流路;103-第三冷却液流路;104-第四冷却液流路;105-换热器;106-第一水泵;107-电池包;108-第二水泵;109-待冷却设备;1091-电机;1092-充电机;110-第二三通阀;111-散热器;112-第一三通阀;113-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5]如图1至图8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第三冷却液流路103、以及换热器105,其中,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的第一端、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的第一端、第三冷却液流路103的第一端相互连通,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的第二端选择性地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第三冷却液流路(103)、以及换热器(105);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103)的第一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的第二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103)的第二端连通;所述换热器(105)同时设置在空调系统和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101)上,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102)上串联有第一水泵(106)和电池包(107),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103)上串联有第二水泵(108)和车辆的待冷却设备(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112),所述第一三通阀(112)的A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12)的B口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12)的C口与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103)的第二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冷却液流路(104)、第二三通阀(110),所述第四冷却液流路(104)上设置有散热器(111);所述第二三通阀(110)的A口与所述第四冷却液流路(104)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10)的B口与所述第三冷却液流路(103)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10)的C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10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冷却液流路(104) 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10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通阀(112)的C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热管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古塔纳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