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集成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5305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集成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所述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包括:下纵梁、上纵梁、横梁组、空运加强梁、下防护板和转向连接板;下纵梁设有上横臂安装支撑点、下横臂安装支撑点、弹簧座安装支撑点、转向安装支撑点、冷却安装孔、稳定杆安装孔、驱动轴安装孔、前桥安装孔、车身下连接孔、纵梁连接孔、上纵梁连接孔、下防护板连接孔;上纵梁设有车身上连接孔、下纵梁连接孔、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加强梁安装孔、悬架上支座连接孔;空运加强梁架设于发动机的上方;转向连接板、横梁组夹装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下防护板包裹于转向系统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化高且爆炸冲击时消散并吸收能量,机动性和防护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集成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军用越野车车架结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集成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军用越野车具备多种用途和使用条件。为提高其机动性和行驶稳定性,多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该悬架特点是车桥上的每一个车轮单独与车架或者车身相连,具有以下优点:车架、车身受到冲击小,车轮和地面接触性能好;车身-悬架系统的偏频低行驶平顺性好;车轮单独跳动,相互影响小,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等。但同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等缺点。
[0003]由于军用越野车相对于普通车辆要求更高的机动性,导致悬架行程大,横臂较长,左右横臂间距小,可利用空间少,前桥、发动机、转向等布置困难,相应的安装结构复杂,可拆装性差,集成度低,维修性差。同时,目前军用越野车重机动性轻防护,且防护多为披挂式防护,导致整车重量较大,受到强冲击缓冲能力差。另外,根据现代战争需求,车辆除满足陆地行驶功能还需具备空运能空能,以便满足多功能作战需求。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提供一种机动性、防护性且兼具陆空多功能作战需求的车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集成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提供一种涉及车身安装、冷却系统、转向系统、悬架、发动机、变速驱动桥(即前桥)以及多个接口的高强度、高集成的前端车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车架结构通过多接口和车身相连接,使得车身和前端模块受到爆炸冲击时消散并吸收能量,减少人员伤亡。车辆的传动系统、发动机等部件联接到纵梁系(上纵梁和下纵梁)上,使得纵梁成为主要的受力机构,这样可以将升降绳索固定到车架指定位置(即空运加强梁)施加升力,实现军用越野车通过直升机或起重机运输。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其适用于军用越野车,包括:下纵梁、上纵梁、横梁组、空运加强梁、下防护板和转向连接板;
[0007]所述下纵梁包括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沿车身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纵梁包括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所述左上纵梁叠设于所述左下纵梁的上方并与所述左下纵梁连接;所述右上纵梁叠设于所述右下纵梁的上方并与所述右下纵梁连接;所述下纵梁设有上横臂安装支撑点、下横臂安装支撑点、弹簧座安装支撑点、转向安装支撑点、冷却安装孔以及冷却下支撑面、稳定杆安装孔、驱动轴安装孔、前桥安装孔和前桥安装面、车身下连接孔、纵梁连接孔、上纵梁连接孔、下防护板连接孔;所述上纵梁设有车身上连接孔、下纵梁连接孔、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加强梁安装孔、悬架上支座连接孔;所述空运加强梁架设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
[0008]所述转向连接板、所述横梁组夹装于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连接;所述前桥与所述横梁组连接;所述转向连接板与所述转向系统连接;
[0009]所述下防护板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下纵梁的前端,且所述下防护板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连接,所述下防护板包裹于所述转向系统的外侧。
[0010]可选地,所述横梁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用于安装所述前桥的前桥横梁;所述前桥横梁沿车身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的上方;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沿车身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下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下横臂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所述下纵梁、所述后横梁、所述下横臂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所述下纵梁、所述前桥横梁、所述上横臂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下纵梁对应所述转向系统设有管路通道,所述下纵梁对应所述悬架设有悬架通道;所述管路通道和所述悬架通道沿车身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下纵梁;所述上纵梁对应所述转向系统设有管路接口;所述管路接口沿车身前后方向贯穿所述上纵梁。
[0012]可选地,所述下纵梁包括一体成型的板状主体、车身下连接架和加强沿边;所述板状主体沿车身前后方向延展,所述管路通道和所述悬架通道设于所述板状主体;所述加强沿边布设于所述板状主体的上侧壁;所述管路通道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加强沿边,所述悬架通道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加强沿边;所述车身下连接架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板状主体的后端;所述车下连接架设有所述车身下连接孔。
[0013]可选地,所述上纵梁包括沿车身高度方向呈角度设置的连接板和安装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下纵梁连接;所述安装板包括空运安装板和车身上连接架,所述空运安装板和所述车身上连接架沿车身前后方向呈角度设置;所述车身上连接架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空运安装板的后端;所述空运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所述空运加强梁,所述车身上连接架设有所述车身上连接孔。
[0014]可选地,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均为ADI材料铸件;所述横梁组、所述空运加强梁、所述下防护板和所述转向连接板均为铝合金铸件。
[0015]可选地,所述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与所述车身采用四接口螺栓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的集成系统,包括:
[0017]转向系统、前桥、发动机、悬架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的新型军用越野车车架结构;
[0018]所述转向系统设置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并分别与下纵梁、转向连接板连接;
[0019]所述前桥设置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并分别与下纵梁、横梁组连接;
[0020]所述悬架的上端与上纵梁连接;所述悬架设置于下纵梁的外侧;所述悬架的上横臂、下横臂与下纵梁连接并设于下纵梁的外侧,所述悬架的下端与下横臂连接;
[0021]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于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之间并设置于空运加强梁的下方。
[002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的集成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
[0023]S1,安装纵梁:将下纵梁、上纵梁与车身进行连接,将上纵梁和下纵梁进行连接,以形成框架结构;
[0024]S2,安装前桥:于所述框架结构将上横臂与横梁组中的前桥横梁进行连接,将前桥以及其悬置预先装成一体式前桥结构,后沿车身上下方向由下而上提起并与所述前桥横梁进行连接;
[0025]S3,安装悬架:将横梁组中的前横梁、后横梁与下横臂与纵梁的安装面对齐,用同一组螺栓连接所述前横梁、所述下横臂和所述纵梁以及用同一组螺栓连接所述前横梁、所述下横臂和所述纵梁;将悬架上支座与上纵梁连接;
[0026]S4,安装转向系统:将转向连接板、转向器接口和下纵梁进行连接,后将下防护板和下纵梁进行连接以形成用于安装转向器的安装框架结构;将所述转向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结构;
[0027]S5,安装发动机:吊装发动机使得所述发动机由上而下放入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之间,使得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安装悬置点与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对齐以实现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于所述上纵梁;
[0028]S6,安装空运加强梁:将空运加强梁安装于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使得所述空运加强梁架架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其适用于军用越野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纵梁、上纵梁、横梁组、空运加强梁、下防护板和转向连接板;所述下纵梁包括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沿车身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纵梁包括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所述左上纵梁叠设于所述左下纵梁的上方并与所述左下纵梁连接;所述右上纵梁叠设于所述右下纵梁的上方并与所述右下纵梁连接;所述下纵梁设有上横臂安装支撑点、下横臂安装支撑点、弹簧座安装支撑点、转向安装支撑点、冷却安装孔以及冷却下支撑面、稳定杆安装孔、驱动轴安装孔、前桥安装孔和前桥安装面、车身下连接孔、纵梁连接孔、上纵梁连接孔、下防护板连接孔;所述上纵梁设有车身上连接孔、下纵梁连接孔、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加强梁安装孔、悬架上支座连接孔;所述空运加强梁架设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所述转向连接板、所述横梁组夹装于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连接;所述前桥与所述横梁组连接;所述转向连接板与所述转向系统连接;所述下防护板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下纵梁的前端,且所述下防护板分别与所述左下纵梁和所述右下纵梁连接,所述下防护板包裹于所述转向系统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用于安装所述前桥的前桥横梁;所述前桥横梁沿车身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的上方;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沿车身前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下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下横臂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所述下纵梁、所述后横梁、所述下横臂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所述下纵梁、所述前桥横梁、所述上横臂通过同一组螺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对应所述转向系统设有管路通道,所述下纵梁对应所述悬架设有悬架通道;所述管路通道和所述悬架通道沿车身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下纵梁;所述上纵梁对应所述转向系统设有管路接口;所述管路接口沿车身前后方向贯穿所述上纵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包括一体成型的板状主体、车身下连接架和加强沿边;所述板状主体沿车身前后方向延展,所述管路通道和所述悬架通道设于所述板状主体;所述加强沿边布设于所述板状主体的上侧壁;所述管路通道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加强沿边,所述悬架通道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加强沿边;所述车身下连接架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板状主体的后端;所述车下连接架设有所述车身下连接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梦漪丁远涛叶硼林周振华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