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058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悬架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模块。包括左承载模块、右承载模块、中部承载模块和后部承载模块,左承载模块包括左后延伸纵梁、左下侧组件和左上悬架车身搭接件,右承载模块包括右后延伸纵梁、右下侧组件和右上悬架车身搭接组件,中部承载模块包括悬架安装横梁组件和桥悬置横梁,后部承载模块固定设于左后延伸纵梁和右后延伸纵梁远离所述左下侧组件和右下侧组件的一端,构成车身的后桥部分,且后部承载模块将左承载模块和右承载模块集成一体化,以此方式,增加后端多功能承载架抗弯和抗扭能力,减少车辆爆炸的冲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集成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布置灵活,整体力学性能好等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悬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越野车悬架及转向系统性能提升,具有超大行程的悬架系统应用到越野车上,对传统承载模块(车架)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承载模块很难满足布置、力学等新要求。
[0003]目前国内、外越野车悬架多采用横臂式悬架,与之对应的车架采用传统长纵梁加上若干横梁结构,同时各种支架搭接在纵梁上。这种车架占用空间大,布置缺陷突出;且联接结构繁多,整车重量占比都较大。
[0004]基于上述缺陷和不足,本领域亟需提出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模块,构建集成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布置灵活,整体力学性能好的多功能承载模块,以适具有大行程的横臂式悬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其中结合越野车车身及其集成构件布置自身的特征,相应设计了后端多功能承载架,并对其关键组件如左承载模块、右承载模块、后部承载模块以及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承载模块(4)、右承载模块(1)、用于连接所述左承载模块(4)和右承载模块(1)的中部承载模块(2)以及后部承载模块(3),所述左承载模块(4)和右承载模块(1)的上部与驾驶室后围固定连接,下部与驾驶室下纵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左承载模块(4)包括左后延伸纵梁(403)、左下侧组件(401)以及左上悬架车身搭接件(402),所述左后延伸纵梁(403)一端与所述左下侧组件(4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部承载模块(3)固定连接,所述左上悬架车身搭接件(402)固定设于所述左下侧组件(401)上方;所述右承载模块(1)包括右后延伸纵梁(103)、右下侧组件(101)以及右上悬架车身搭接组件(102),所述右后延伸纵梁(103)一端与所述右下侧组件(1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部承载模块(3)固定连接,所述右上悬架车身搭接组件(102)固定设于所述右下侧组件(101)的上方;所述中部承载模块(2)包括相互平行且沿车横向布置的悬架安装横梁组件以及桥悬置横梁(203),所述悬架安装横梁组件以及桥悬置横梁(203)固定设于所述左下侧组件(401)和右下侧组件(101)之间,使得所述左下侧组件(401)、右下侧组件(101)形成三点固定支撑,以此方式,在所述左下侧组件(401)和所述右下侧组件(101)之间形成可容纳油箱和后驱动桥的空腔;所述后部承载模块(3)固定设于所述左后延伸纵梁(403)和右后延伸纵梁(103)远离所述左下侧组件(401)和右下侧组件(101)的一端,构成车身的后桥部分,且该后部承载模块(3)将所述左承载模块(4)和右承载模块(1)集成一体化,以此方式,增加后端多功能承载架抗弯和抗扭能力,减少车辆爆炸的冲击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承载模块(3)包括后下护板(301)、后保险杠(304)以及后轮转向架安装横梁(302),所述后下护板(301)设于所述左后延伸纵梁(403)和右后延伸纵梁(103)的下方,且该后下护板(301)一端与所述左下侧组件(401)和右下侧组件(1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后延伸纵梁(403)和右后延伸纵梁(103)固定连接,所述后保险杠(304)用于连接所述左后延伸纵梁(403)和右后延伸纵梁(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保险杠(304)包括U形板、与该U形板一体成型的左保险杠和右保险杠以及V形板,所述U形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V形板固定连接,所述V形板一端与所述左后延伸纵梁(40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后延伸纵梁(103)固定连接,所述左保险杠与所述左后延伸纵梁(403)远离所述左下侧组件(40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保险杠与所述右后延伸纵梁(103)远离所述右下侧组件(10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U形板与所述V形板的开口方向相反。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硼林彭梦漪丁远涛林光成李良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