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悬连接座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前悬连接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前悬连接座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前悬连接座通常安装在驾驶室的前端的两侧,用于驾驶室与车身及其他部位的固定连接,并且为驾驶室前面罩提供支撑点,如申请号为:CN201921549865.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前悬连接座及具有其的车辆,前悬连接座的主体呈T型结构,包括基体、横梁连接部和纵向固定部。横梁连接部、纵向固定部和基体均为板状形状,横梁连接部和基体均固定安装在纵向固定部上,并位于纵向固定部的同一侧。通过对前悬连接座的设计进行改进,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前悬连接座能够有效简化前悬连接座的结构,便于实际中的生产及使用。
[0003]传统的前悬连接座采用铸钢结构,整体虽然在支座板上开设凹槽,但凹槽内还设有一体式的铸钢结构,还是无法减轻其整体的重量,而且装在车辆上时还需要在前悬连接座体上通过软线穿过透孔对线束进行捆绑与固定,线束固定后容易松动,操作还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前悬连接座及具有其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板体(1),横开槽(102),竖开槽(103),线束固定卡(5);所述支座板体(1)为L型结构并采用半固态铸铝制成,且支座板体(1)的横向一侧端设有三组支点孔(101),且支点孔(101)分别设在侧凹槽内,所述横开槽(102)设在五组并开设在支座板体(1)的横向侧,横开槽(102)的内侧中间连接有内连接边框A(1021),所述竖开槽(103)设有两组并开设在支座板体(1)的竖向侧,且竖开槽(103)的内侧中间连接有内连接边框B(1031),所述支座板体(1)的竖向侧中间还设有两组螺纹孔A(104),该两组螺纹孔A(104)设在两竖开槽(103)之间,支座板体(1)的后侧斜面上也设有两组螺纹孔A(104),所述线束固定卡(5)设有四组并分别活动连接在支座板体(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前悬连接座及具有其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边框A(1021)的结构与横开槽(102)内边缘相同,内连接边框A(1021)的宽度为5cm,内连接边框B(1031)的结构与竖开槽(103)的内边缘相同,内连接边框B(1031)的宽度也为5cm,内连接边框A(1021)与内连接边框B(1031)上分别设有穿孔A(2)。3.如权利要求1所述前悬连接座及具有其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边框A(1021)与内连接边框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宇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