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晶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70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晶振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用晶振片,包括晶振片主体,晶振片主体为矩形块状,晶振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上护板,上护板为矩形状框状,上护板的外圈大小与晶振片主体的外圈大小相适配,晶振片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护板,下护板为矩形板状,下护板的大小与晶振片主体的大小相适配,下护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限制块,辅助限制块为梯形块状,辅助限制块的顶部大小与下护板的底部大小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实用晶振片,当晶振片意外摔落时,晶振片上的下位支撑板会优先于地面进行接触,同时通过缓冲弹簧对应辅助限制块进行限制缓冲将摔落的冲击力进行缓解,从而达到避免撞击力对晶振片损害的情况发生的效果。撞击力对晶振片损害的情况发生的效果。撞击力对晶振片损害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用晶振片


[0001]本技术涉及晶振片
,尤其涉及一种实用晶振片。

技术介绍

[0002]晶振片是一种采用石英等晶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器件,但是,由于晶振片的制作材料较为脆弱,其本身同样脆弱,当在进行安装或者运输过程中因意外坠落至地面上后晶振片基本破碎,即便晶振片未破碎,但其内部会受到冲击力干扰造成损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实用晶振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实用晶振片。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用晶振片,包括晶振片主体,所述晶振片主体为矩形块状,所述晶振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上护板,上护板为矩形状框状,上护板的外圈大小与晶振片主体的外圈大小相适配,所述晶振片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下护板,下护板为矩形板状,下护板的大小与晶振片主体的大小相适配,所述下护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限制块,辅助限制块为梯形块状,辅助限制块的顶部大小与下护板的底部大小相同,辅助限制块从上至下逐渐变窄,所述上护板的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圆形状槽孔,连接孔贯穿上护板的底部壁面和晶振片主体的顶部对应位置壁面。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为圆柱形块状,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下护板的顶部对应位置壁面上,且连接柱的侧壁顶部与连接孔内侧对应位置壁面相互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限制块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上位卡板,上位卡板为“L”形块状,每相邻的两组上位卡板相互镜像布置。
[0009]优选的,所述上位卡板的底部倾斜固定安装有中位限制板,中位限制板的形状大小与上位卡板相适配,中位限制板的倾斜幅度大小与辅助限制块的倾斜面倾斜幅度大小相适配,所述中位限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位支撑板,下位支撑板的形状大小与上位卡板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中位限制板靠近辅助限制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远离中位限制板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辅助限制块的对应位置倾斜面上,所述下位支撑板的底部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为圆弧形槽孔。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用晶振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实用晶振片,当晶振片意外摔落时,晶振片上的下位支撑板会优先于地面
进行接触,同时通过缓冲弹簧对应辅助限制块进行限制缓冲将摔落的冲击力进行缓解,从而达到避免撞击力对晶振片损害的情况发生的效果。
[0014](2)、该实用晶振片,通过下位支撑板底部的特殊形状的辅助槽,使得地面的撞击力进行快速均匀分散,同时受弧状结构影响,辅助槽挤压地面上对应位置空气从而产生一定的吸附力,从而降低下位支撑板在于地面进行接触后造成翻滚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达到避免坠落撞击力对晶振片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
[0015](3)、该实用晶振片,同时受到多组缓冲弹簧对晶振片主体进行悬空式支撑,从而大大降低晶振片主体受到地面污染等影响的情况发生。
[0016](4)、该实用晶振片,当在进行安装时,因每组上位卡板、中位限制板和下位支撑板均间隙布置,同时通过缓冲弹簧进行辅助收缩,使得上位卡板、中位限制板和下位支撑板进行相对收缩配合辅助弹簧进行挤压,从而达到提高安装后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用晶振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辅助限制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晶振片主体、2上护板、3下护板、4辅助限制块、5连接孔、6连接柱、7上位卡板、8中位限制板、9下位支撑板、10缓冲弹簧、11辅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实用晶振片,包括晶振片主体1,晶振片主体1为矩形块状,晶振片主体1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晶振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护板2,上护板2为矩形状框状,上护板2的外圈大小与晶振片主体1的外圈大小相适配,晶振片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护板3,下护板3为矩形板状,下护板3的大小与晶振片主体1的大小相适配,下护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限制块4,辅助限制块4为梯形块状,辅助限制块4的顶部大小与下护板3的底部大小相同,辅助限制块4从上至下逐渐变窄,上护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5,连接孔5为圆形状槽孔,连接孔5贯穿上护板2的底部壁面和晶振片主体1的顶部对应位置壁面,连接孔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柱6为圆柱形块状,连接柱6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下护板3的顶部对应位置壁面上,且连接柱6的侧壁顶部与连接孔5内侧对应位置壁面相互固定连接,辅助限制块4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上位卡板7,上位卡板7为“L”形块状,每相邻的两组上位卡板7相互镜像布置,上位卡板7的底部倾斜固定安装有中位限制板8,中位限制板8的形状大小与上位卡板7相适配,中位限制板8的倾斜幅度大小与辅助限制块4的倾斜面倾斜幅度大小相适配,中位限制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位支撑板9,下位支撑板9的形状大小与上位卡板7相适配,中位限制板8靠近辅助限制块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0,缓冲弹簧10为已公开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缓冲弹簧10远离中位限制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辅助限制块4的对应位置倾斜面上,下位支撑板9的底部开设有辅助槽11,辅助槽11为圆弧形槽孔。
[0023]工作原理:
[0024]在使用时,当晶振片意外摔落时,晶振片上的下位支撑板9会优先于地面进行接触,通过下位支撑板9底部的特殊形状的辅助槽11,使得地面的撞击力进行快速均匀分散,同时受弧状结构影响,辅助槽11挤压地面上对应位置空气从而产生一定的吸附力,从而降低下位支撑板9在于地面进行接触后造成翻滚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缓冲弹簧10对应辅助限制块4进行限制缓冲将摔落的冲击力进行缓解,同时受到多组缓冲弹簧10进行悬空式支撑,从而大大降低晶振片主体1受到地面污染等影响的情况发生。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晶振片,包括晶振片主体(1),所述晶振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护板(2),所述晶振片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下护板(3),所述下护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辅助限制块(4),所述上护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制块(4)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上位卡板(7),所述上位卡板(7)的底部倾斜固定安装有中位限制板(8),所述中位限制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位支撑板(9),所述中位限制板(8)靠近辅助限制块(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10),所述下位支撑板(9)的底部开设有辅助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晶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槽(11)为圆弧形槽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晶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10)远离中位限制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辅助限制块(4)的对应位置倾斜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晶振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李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陇盛光学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