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制品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598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木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制品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环切设备对木条表面进行切削;步骤2:对木条两端进行修剪;步骤3:对木条表面浮尘进行清洗;步骤4:将多根木条平行排列成一排;步骤5:将木条置于加热室内,并向加热室内通入高温蒸汽使木条软化,蒸汽温度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制品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木制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木制品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木质工艺品、木质装饰、木质家具等已经成为室内装修的重要元素之一。现如今木质品的结构形式已经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正形结构,而是利用各种线条的组合设计出更具现代感的样式,其中木条是现有木质品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然而为了使木条具有更广泛的设计用途,就需要将木条弯曲成各种形状,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将平直木条弯曲成花瓶状轮廓的装置,这一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一是木条长短不一且散乱无序,因此需要一种上料设备将木条整理成有序的状态以便后续批量加工,其二是木条在弯曲过程中需要对起进行加热软化,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在加热软化的同时将木条弯曲的设备,其三是木条批量弯曲成型后需要逐个分离以便后续加工使用,现有技术也没有能够实现木条自动分料的设备,其四是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将木条在各个工序间进行流转的自动输送设备,导致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制品加工方法,能够实现平直木条到弯曲木条的自动上料、加热、弯曲、烘干和卸料操作,实现木条的自动化成型。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木制品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环切设备对木条表面进行切削,将木条切削成等径的直杆状;步骤2:对木条两端进行修剪,使各木条长度一致;步骤3:对木条表面浮尘进行清洗,并自然晾干;步骤4:将多根木条平行排列成一排,并将整排木条转移至弯曲机械手上;所述弯曲机械手包括底座、固定辊、摆动辊和活动叉辊,固定辊、摆动辊和活动叉辊的轴线相互平行,固定辊与底座固接,摆动辊与第一摆杆固接,第一摆杆与底座枢接,活动叉辊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辊体,两辊体与一杠杆固接,杠杆中部与第二摆杆枢接,第二摆杆与底座枢接且枢轴与第一摆杆和底座之间的枢轴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辊设有一个,摆动辊和活动叉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摆动辊沿摆动路径具有工位a和工位b,活动叉辊沿摆动路径具有工位c和工位d,当摆动辊位于工位a且活动叉辊位于工位c时平直的木条原料能够穿插在固定辊、摆动辊和活动叉辊之间,且固定辊和摆动辊位于木条原料的一侧,活动叉辊位于木条原料的另一侧;当活动叉辊由工位c摆动至工位d时能够是木条原料以固定辊为支点进行弯曲,并通过木条原料将摆动辊由工位a驱动至工位b,摆动辊运动至工位b后停止,此时活动叉辊继续向工位d摆动能够将摆动滚与固定辊之间的木条原料压弯成凹陷状,使木条整体呈现出收腰状的花瓶形轮廓;步骤5:将弯曲机械手置于加热室内,并向加热室内通入高温蒸汽使木条软化,蒸汽温
度为120℃-140℃;步骤6:蒸汽加热10min-20min后弯曲机械手开始对木条进行弯曲,弯曲幅度随着加热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步骤7:蒸汽加热40min-60min后,木条弯曲为指定形状,此时将加热室内蒸汽排出,使木条在加热室内逐渐冷却,冷却过程中弯曲机械手将木条始终保持在弯曲状态;步骤8:冷却5min-10min后将弯曲机械手从加热室内取出;步骤9:将弯曲机械手送入烘干装置内将木条烘干;步骤10:将烘干后的木条从弯曲机械手上拆下并逐个输送至下游设备。
[0005]所述步骤4中,采用上料机构对木条进行排料和转移,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储料槽、排料单元、转移单元和推移单元,所述储料槽用于存放平直的木条原料,所述储料槽底部设有出料口,排料单元与出料口相接,排料单元被装配为能够使木条原料从出料口逐个排出并排列成平行的一排,所述转移单元用于将排料单元内排列好的木条原料转移至推移单元,推移单元用于将排列好的木条原料推送至弯曲机械手。
[0006]所述步骤5中,将弯曲机械手置于加热室内的操作由输送装置和回转机构来完成,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架,所述弯曲机械手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输送弯曲机械手沿水平路径平移,回转支架位于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回转支架沿水平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且轴线方向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回转支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由两个开合设置的铲斗状半壳构成,两铲斗状半壳被装配为当弯曲机械手随输送装置运动至回转支架下方时两铲斗状半壳能够相互扣合并将弯曲机械手罩在两铲斗状半壳围成的腔体内同时使弯曲机械手与输送装置脱离。
[0007]所述步骤5中,向加热室内通入高温蒸汽的操作由进排气装置来完成,所述进排气装置包括主供气管、主排气管和多个进排气支管,各进排气支管分别与各加热室一一对应连通,各进排气支管与主供气管和主排气管之间设有三通换向阀,三通换向阀具有工位I和工位II,当三通换向阀位于工位I时进排气支管与主供气管连通,当三通换向阀位于工位II时进排气支管与主排气管连通;所述进排气支管和三通换向阀与回转支架固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三通换向阀在工位I和工位II之间进行切换的阀门控制机构,阀门控制机构被装配为当加热室随回转支架在第一区段内回转时能够使三通换向阀保持在工位I,且当加热室随回转支架在第二区段内回转时能够使三通换向阀保持在工位II。
[0008]所述步骤9中,采用烘干装置对木条进行烘干,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鼓风机和电加热装置,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与箱体内腔连通,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管路上。
[0009]所述步骤10中,采用卸料装置将烘干后的木条从弯曲机械手上拆下并逐个输送至下游设备,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机构和分料机构,卸料机构用于将弯曲机械手上的木条从固定辊上移出,所述分料机构用于将移出的木条逐个分离并向下游输送;所述固定辊上靠近木条弯曲段中部的位置设有条形缝隙,条形缝隙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辊的轴线方向平行,且条形缝隙贯穿固定辊的端面设置;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杆,所述卸料杆水平设置,卸料杆沿平行于固定辊轴线的方向活动设置且卸料杆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当弯曲机械手随输送装置运动至卸料导送机构旁侧时卸料杆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条形缝隙内,然后沿竖直方向向上抬升进而将固定辊上的木条从固定辊上移出;所述分料结构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导料杆,导料杆与水平方向成夹角设置,且沿竖直方向看卸料杆位于两导料杆之间;
导料杆下端设有用于防止木条滑落的挡壁;分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导料杆下端的分料杆,分料杆与导料杆平行设置,且分料杆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沿竖直方向看导料杆上仅最下端的木条与分料杆的杆段重合,当分料杆自下而上运动时能够将导料杆最下端的木条向上顶起,当该木条与挡壁脱离后能够沿着分料杆下滑;所述分料杆的下方设有一输送带;所述卸料杆固定在一水平电缸的滑块上,水平电缸与竖直设置的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接,所述分料杆与竖直设置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接。
[0010]当弯曲机械手被输送装置输送至上料机构旁侧时,弯曲机械手的摆动辊处于工位a,活动叉辊处于工位c,此时推移单元与摆动辊和活动叉辊之间的水平缝隙平齐;推移单元将木条推送至摆动辊和活动叉辊之间,然后第二摆杆向上摆动一定角度使活动叉辊与摆动辊将木条夹紧,此时木条刚好与推移单元脱离。
[0011]所述储料槽的底部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制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环切设备对木条表面进行切削,将木条切削成等径的直杆状;步骤2:对木条两端进行修剪,使各木条长度一致;步骤3:对木条表面浮尘进行清洗,并自然晾干;步骤4:将多根木条平行排列成一排,并将整排木条转移至弯曲机械手(20)上;所述弯曲机械手(20)包括底座(24)、固定辊(21)、摆动辊(22)和活动叉辊(23),固定辊(21)、摆动辊(22)和活动叉辊(23)的轴线相互平行,固定辊(21)与底座(24)固接,摆动辊(22)与第一摆杆(221)固接,第一摆杆(221)与底座(24)枢接,活动叉辊(23)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辊体(231),两辊体(231)与一杠杆(232)固接,杠杆(232)中部与第二摆杆(234)枢接,第二摆杆(234)与底座(24)枢接且枢轴与第一摆杆(221)和底座(24)之间的枢轴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辊(21)设有一个,摆动辊(22)和活动叉辊(23)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摆动辊(22)沿摆动路径具有工位a和工位b,活动叉辊(23)沿摆动路径具有工位c和工位d,当摆动辊(22)位于工位a且活动叉辊(23)位于工位c时平直的木条原料能够穿插在固定辊(21)、摆动辊(22)和活动叉辊(23)之间,且固定辊(21)和摆动辊(22)位于木条原料的一侧,活动叉辊(23)位于木条原料的另一侧;当活动叉辊(23)由工位c摆动至工位d时能够是木条原料以固定辊(21)为支点进行弯曲,并通过木条原料将摆动辊(22)由工位a驱动至工位b,摆动辊(22)运动至工位b后停止,此时活动叉辊(23)继续向工位d摆动能够将摆动滚与固定辊(21)之间的木条原料压弯成凹陷状,使木条整体呈现出收腰状的花瓶形轮廓;步骤5:将弯曲机械手(20)置于加热室(31)内,并向加热室(31)内通入高温蒸汽使木条软化,蒸汽温度为120℃-140℃;步骤6:蒸汽加热10min-20min后弯曲机械手(20)开始对木条进行弯曲,弯曲幅度随着加热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步骤7:蒸汽加热40min-60min后,木条弯曲为指定形状,此时将加热室(31)内蒸汽排出,使木条在加热室(31)内逐渐冷却,冷却过程中弯曲机械手(20)将木条始终保持在弯曲状态;步骤8:冷却5min-10min后将弯曲机械手(20)从加热室(31)内取出;步骤9:将弯曲机械手(20)送入烘干装置(60)内将木条烘干;步骤10:将烘干后的木条从弯曲机械手(20)上拆下并逐个输送至下游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制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上料机构(10)对木条进行排料和转移,所述上料机构(10)包括储料槽(11)、排料单元、转移单元和推移单元,所述储料槽(11)用于存放平直的木条原料,所述储料槽(11)底部设有出料口,排料单元与出料口相接,排料单元被装配为能够使木条原料从出料口逐个排出并排列成平行的一排,所述转移单元用于将排料单元内排列好的木条原料转移至推移单元,推移单元用于将排列好的木条原料推送至弯曲机械手(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制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将弯曲机械手(20)置于加热室(31)内的操作由输送装置(50)和回转机构来完成,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架(30),所述弯曲机械手(20)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输送装置(50)上,输送装置(50)输送弯曲机械手(20)沿水平路径平移,回转支架(30)位于输送装置(50)的输送路径上,回转支架(30)沿水平轴线与机架转动连接且轴线方向与输送装置(50)的输送方向垂直,回转支架
(30)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热室(31),所述加热室(31)由两个开合设置的铲斗状半壳(310)构成,两铲斗状半壳(310)被装配为当弯曲机械手(20)随输送装置(50)运动至回转支架(30)下方时两铲斗状半壳(310)能够相互扣合并将弯曲机械手(20)罩在两铲斗状半壳(310)围成的腔体内同时使弯曲机械手(20)与输送装置(50)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材加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向加热室(31)内通入高温蒸汽的操作由进排气装置来完成,所述进排气装置包括主供气管(321)、主排气管(322)和多个进排气支管(323),各进排气支管(323)分别与各加热室(31)一一对应连通,各进排气支管(323)与主供气管(321)和主排气管(322)之间设有三通换向阀(324),三通换向阀(324)具有工位I和工位II,当三通换向阀(324)位于工位I时进排气支管(323)与主供气管(321)连通,当三通换向阀(324)位于工位II时进排气支管(323)与主排气管(322)连通;所述进排气支管(323)和三通换向阀(324)与回转支架(30)固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控制三通换向阀(324)在工位I和工位II之间进行切换的阀门控制机构,阀门控制机构被装配为当加热室(31)随回转支架(30)在第一区段内回转时能够使三通换向阀(324)保持在工位I,且当加热室(31)随回转支架(30)在第二区段内回转时能够使三通换向阀(324)保持在工位II。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加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采用烘干装置(60)对木条进行烘干,所述烘干装置(60)包括箱体鼓风机和电加热装置,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与箱体内腔连通,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管路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加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采用卸料装置(40)将烘干后的木条从弯曲机械手(20)上拆下并逐个输送至下游设备,所述卸料装置(40)包括卸料机构和分料机构,卸料机构用于将弯曲机械手(20)上的木条从固定辊(21)上移出,所述分料机构用于将移出的木条逐个分离并向下游输送;所述固定辊(21)上靠近木条弯曲段中部的位置设有条形缝隙(214),条形缝隙(214)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辊(2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条形缝隙(214)贯穿固定辊(21)的端面设置;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卸料杆(41),所述卸料杆(41)水平设置,卸料杆(41)沿平行于固定辊(21)轴线的方向活动设置且卸料杆(41)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当弯曲机械手(20)随输送装置(50)运动至卸料导送机构旁侧时卸料杆(41)沿水平方向插入所述条形缝隙(214)内,然后沿竖直方向向上抬升进而将固定辊(21)上的木条从固定辊(21)上移出;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行木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