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79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8
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包括搅拌罐,设于搅拌罐内部的搅拌棒,设于搅拌罐顶面为搅拌棒提供动力的电机,搅拌棒外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溶解罐内部分别设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的转轴分别贯穿对应的溶解罐底面并与其轴承连接,溶解罐下方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分别与对应搅拌桨叶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本装置相比将添加剂直接导入搅拌罐中首先可以提高固体添加剂的溶解效率,其次便于用户随时掌握添加剂的溶解情况,另外还能够避免未溶解的添加剂结块和大颗粒固体杂质混入油液中,在确保配液准确的同时提高了油液质量,适合在发动机油生产领域进行推广。合在发动机油生产领域进行推广。合在发动机油生产领域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油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油生产在配液生产环节,需要向基础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并混合均匀,这些添加剂一部分为需要溶解在油液中的固体添加剂,由于用于配液的搅拌罐大多体积较大而添加剂加入量一般较小,倒入搅拌罐中的固体添加剂往往不能受到大型搅拌棒的充分搅拌,部分固体添加剂容易结块粘附在搅拌罐的底部或罐壁上难以溶解,造成配液比例误差较大,也给搅拌罐的后期清洁带来较大工作量,另外一些固体添加剂中还可能混有少量固体杂质,这些杂质混入油液中也会影响油液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包括搅拌罐,设于搅拌罐内部的搅拌棒,设于搅拌罐顶面为搅拌棒提供动力的电机,搅拌罐外周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搅拌罐外周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搅拌罐顶面开设有数个通孔,通孔中分别放置有溶解罐,溶解罐的侧壁均由硬质不锈钢滤网制成,搅拌罐顶面设有用于封闭溶解罐的压盖结构,搅拌棒外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溶解罐内部分别设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的转轴分别贯穿对应的溶解罐底面并与其轴承连接,溶解罐下方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的齿轮轴分别与对应搅拌桨叶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所述的压盖结构包括盖板,搅拌罐顶面上设有数个盖板,盖板的一侧分别通过铰接座与搅拌罐顶面转动连接,盖板分别位于对应的通孔上方,盖板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压板,搅拌罐顶面固定安装有数个插销,插销的销杆分别位于对应的压板上方。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所述的溶解罐开口端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圆框。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所述的盖板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底面分别与对应的圆框相接触,盖板顶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内分别固定安装有钢化玻璃。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所述的硬质不锈钢滤网过滤精度为40微米。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时用户打开压盖结构向溶解罐内加入预定剂量的固体添加剂,然后通过进液管向搅拌罐内注入基础油和液体添加剂,注入的基础油液面需要浸没溶解罐中的固体添加剂,在注入完毕后用户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棒对基础油进行搅拌,此时搅拌棒上的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桨叶转动,根据图结
构图所示第一锥齿轮的直径要大于第二锥齿轮的直径,因此搅拌桨叶的转速也会明显高于搅拌棒的转速,搅拌桨叶会快速搅动溶解罐中的固体添加剂使其溶解于油液中,溶解后的添加剂会跟随流动的油液穿过不锈钢滤网进入搅拌罐中完成混合,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观察窗观察添加剂的溶解情况,未溶解的添加剂和大颗粒固体杂质则会留在溶解罐内,在搅拌一段时间后用户可以暂停本装置,拿出溶解罐检查其中残留的未溶解固体重量,若未溶解的固体重量在该固体添加剂的配液允许误差内,则用户可以通过出液管排出配好的发动机油到下一个工序,若剩余的未溶物过多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用户需要在取出未溶物后再次向溶解罐内加入重量与未溶物相等的固体添加剂,在安装好溶解罐后再次启动本装置重新进行一次搅拌溶解,本装置相比将添加剂直接导入搅拌罐中首先可以提高固体添加剂的溶解效率,其次便于用户随时掌握添加剂的溶解情况,另外还能够避免未溶解的添加剂结块和大颗粒固体杂质混入油液中,在确保配液准确的同时提高了油液质量,适合在发动机油生产领域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如图所示,包括搅拌罐1,设于搅拌罐1内部的搅拌棒11,搅拌棒11上端贯穿搅拌罐1顶面并与其轴承连接,设于搅拌罐1顶面为搅拌棒11提供动力的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与搅拌棒11顶端固定连接,搅拌罐1外周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3,搅拌罐1外周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4,搅拌罐1顶面开设有数个通孔15,通孔15中分别放置有溶解罐2,溶解罐2为上端开口的罐体,溶解罐2的侧壁分别与对应的通孔15内壁滑动配合,溶解罐2的侧壁均由硬质不锈钢滤网制成,搅拌罐1顶面设有用于封闭溶解罐2的压盖结构,搅拌棒11外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溶解罐2内部分别设有搅拌桨叶21,搅拌桨叶21的转轴分别贯穿对应的溶解罐2底面并与其轴承连接,溶解罐2下方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2的齿轮轴分别与对应搅拌桨叶2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22均与第一锥齿轮3相啮合。使用时用户打开压盖结构向溶解罐2内加入预定剂量的固体添加剂,然后通过进液管13向搅拌罐1内注入基础油和液体添加剂,注入的基础油液面需要浸没溶解罐2中的固体添加剂,在注入完毕后用户启动电机12带动搅拌棒11对基础油进行搅拌,此时搅拌棒11上的第一锥齿轮3带动第二锥齿轮22转动,第二锥齿轮22带动搅拌桨叶21转
动,根据图1结构图所示第一锥齿轮3的直径要大于第二锥齿轮22的直径,因此搅拌桨叶21的转速也会明显高于搅拌棒11的转速,搅拌桨叶21会快速搅动溶解罐2中的固体添加剂使其溶解于油液中,溶解后的添加剂会跟随流动的油液穿过不锈钢滤网进入搅拌罐1中完成混合,用户可以随时通过观察窗42观察添加剂的溶解情况,未溶解的添加剂和大颗粒固体杂质则会留在溶解罐2内,在搅拌一段时间后用户可以暂停本装置,拿出溶解罐2检查其中残留的未溶解固体重量,若未溶解的固体重量在该固体添加剂的配液允许误差内,则用户可以通过出液管14排出配好的发动机油到下一个工序,若剩余的未溶物过多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用户需要在取出未溶物后再次向溶解罐2内加入重量与未溶物相等的固体添加剂,在安装好溶解罐2后再次启动本装置重新进行一次搅拌溶解,本装置相比将添加剂直接导入搅拌罐1中首先可以提高固体添加剂的溶解效率,其次便于用户随时掌握添加剂的溶解情况,另外还能够避免未溶解的添加剂结块和大颗粒固体杂质混入油液中,在确保配液准确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包括搅拌罐(1),设于搅拌罐(1)内部的搅拌棒(11),设于搅拌罐(1)顶面为搅拌棒(11)提供动力的电机(12),搅拌罐(1)外周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3),搅拌罐(1)外周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4),其特征为:搅拌罐(1)顶面开设有数个通孔(15),通孔(15)中分别放置有溶解罐(2),溶解罐(2)的侧壁均由硬质不锈钢滤网制成,搅拌罐(1)顶面设有用于封闭溶解罐(2)的压盖结构,搅拌棒(11)外周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3),溶解罐(2)内部分别设有搅拌桨叶(21),搅拌桨叶(21)的转轴分别贯穿对应的溶解罐(2)底面并与其轴承连接,溶解罐(2)下方分别设有第二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2)的齿轮轴分别与对应搅拌桨叶(2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22)均与第一锥齿轮(3)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油生产用配液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刚路川夏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施耐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