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及其降噪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17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33
一种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包含:一轮胎本体及一降噪元件。该轮胎本体包含一轮胎内面,该轮胎内面设有一空腔。该降噪元件安装于该轮胎内面,该降噪元件包含一隔音板体,该隔音板体有一第一降噪面及一第二降噪面,该第一降噪面对应该空腔,该第二降噪面对应该轮胎内面,该第一降噪面及该第二降噪面皆有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及其降噪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轮胎,尤指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及降噪元件。

技术介绍

[0002]车辆行驶于路面时,接触路面的轮胎会产生多种轮胎噪音,例如轮胎压地时胎纹挤压与释放空气产生的噪音、胎块振动、胎块滑动摩擦、胎体振动、胎体内部驻波等。
[0003]部分的轮胎噪音除了会直接对周遭居民造成干扰之外,许多轮胎噪音也会通过悬吊系统等元件传递进入车体,进而影响车辆乘客的舒适感。随着轻量化、低滚动阻力轮胎的普及,这种轮胎噪音的问题,将会更趋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减少轮胎噪音已成为各界重视的课题之一。
[0004]目前,国内外各大厂已提出许多降低轮胎噪音的技术,主要方式是将减噪材(例如海绵等发泡材料)贴附于轮胎内表面或钢圈表面或者是改良胎纹。关于轮胎内表面贴附减噪材的相关案件,例如有美国专利公告第7,694,707B2号、美国专利公告第8,999,093B2号、美国专利公告第6,726,289B2号等。原理是声波深入减噪材的孔隙,会因为摩擦损耗而逐渐由声能转变为热能。发泡材料质地多孔、疏松,并不容易阻隔声音的传递。
[0005]另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第2017154543A号的「吸音构造体及

空気入
りタイヤ
」的「Tire noise reducing system」,是在基材的表面依长度方向连续突出有不织布制的多个凸部,这些凸部的内部有空洞部,让音波通过的一部分可在空洞部内反射而衰减,但这样构造所能提供的反射面有限,减噪效果较为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及其降噪元件,可提供更多的反射面以阻隔噪音。
[0007]基于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包含:一轮胎本体及一降噪元件。该轮胎本体包含一轮胎内面,该轮胎内面设有一空腔。该降噪元件安装于该轮胎内面,该降噪元件包含一隔音板体,该隔音板体有一第一降噪面及一第二降噪面,该第一降噪面对应该空腔,该第二降噪面对应该轮胎内面,该第一降噪面及该第二降噪面皆有N
×
M交错阵列分布的多个凸出部及多个凹陷部,且N及M皆大于1,其中该降噪元件的体积可占该空腔的0.1%至8%之间,以兼具轻量化及降噪效果。
[0009]一种降噪元件,包含呈弧形或环形的一隔音板体,该隔音板体有一第一降噪面及一第二降噪面,该第一降噪面及该第二降噪面皆有N
×
M交错阵列分布的多个凸出部及多个凹陷部,且N及M皆大于1。
[0010]进一步,前述凸出部可呈渐缩状。
[0011]进一步,该隔音板体可一体成型前述凸出部。
[0012]进一步,前述凸出部的数量可介于每平方米144个至每平方米11443个之间。
[0013]进一步,该轮胎内面包含一顶壁、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该降噪元件可以是分布于对应该顶壁、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的任一或组合。例如该降噪元件可至少一部分位于该轮胎本体的一轮胎赤道。
[0014]进一步,沿该第一侧壁、该顶壁及该第二侧壁定义一横向面积,该降噪元件可占该横向面积的10%~90%。
[0015]进一步,前述凸出部及前述凹陷部可皆是以一倾斜部相衔接,且前述凸出部与相邻的二个倾斜面之间形成一内凹空间,以容纳其它的倾斜部。
[0016]进一步,前述凸出部可皆为矩形凸出部。
[0017]进一步,该隔音板体材料可以为下列的任一或组合:塑料、金属、纤维、复合材料。或者,该隔音板体材料可以为下列的任一或组合:一天然纤维、一陶瓷材料、一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一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一金属材料。
[0018]根据上述技术特征可达成以下功效:
[0019]1.降噪元件具有隔音板体,可阻隔噪音传递。
[0020]2.隔音板体上有交错阵列分布的多个凸出部及多个凹陷部,可提供分布紧凑的阵列反射面,有助于提升降噪效果。
[0021]3.降噪元件可至少一部分位于轮胎本体的轮胎赤道,以便于吸收轮胎的胎面与路面接触所产生的空腔共鸣音。
[0022]4.凸出部及凹陷部可皆是以一倾斜部相衔接,且凸出部与相邻的二个倾斜面之间形成一内凹空间,以容纳其它的倾斜部,借以提供多方向的反射面,进一步提升降噪效果。
[0023]5.凸出部亦可呈矩形凸出部等型态,实施上并不局限。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降噪面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降噪面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降噪效益实验比较结果。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33]【符号说明】
[0034]1、1A、1B
ꢀꢀꢀꢀꢀꢀꢀꢀꢀꢀ
轮胎本体
[0035]11、11A、11B
ꢀꢀꢀꢀꢀꢀꢀ
轮胎内面
[0036]111、111A、111B
ꢀꢀꢀꢀ
顶壁
[0037]112、112B
ꢀꢀꢀꢀꢀꢀꢀꢀꢀꢀ
第一侧壁
[0038]113、113B
ꢀꢀꢀꢀꢀꢀꢀꢀꢀꢀ
第二侧壁
[0039]12
ꢀꢀꢀꢀꢀꢀꢀꢀꢀꢀꢀꢀꢀꢀꢀꢀꢀ
空腔
[0040]10、10A、10B
ꢀꢀꢀꢀꢀꢀꢀ
胎面
[0041]2、2A、2B、2C
ꢀꢀꢀꢀꢀꢀ
降噪元件
[0042]21、21C
ꢀꢀꢀꢀꢀꢀꢀꢀꢀꢀꢀꢀ
隔音板体
[0043]22
ꢀꢀꢀꢀꢀꢀꢀꢀꢀꢀꢀꢀꢀꢀꢀꢀꢀ
第一降噪面
[0044]221、231、221C
ꢀꢀꢀꢀꢀ
凸出部
[0045]222、232、222C
ꢀꢀꢀꢀꢀ
凹陷部
[0046]223、233
ꢀꢀꢀꢀꢀꢀꢀꢀꢀꢀꢀ
倾斜部
[0047]224、234
ꢀꢀꢀꢀꢀꢀꢀꢀꢀꢀꢀ
内凹空间
[0048]225C
ꢀꢀꢀꢀꢀꢀꢀꢀꢀꢀꢀꢀꢀꢀꢀ
连接部
[0049]23
ꢀꢀꢀꢀꢀꢀꢀꢀꢀꢀꢀꢀꢀꢀꢀꢀꢀ
第二降噪面
[0050]T
ꢀꢀꢀꢀꢀꢀꢀꢀꢀꢀꢀꢀꢀꢀꢀꢀꢀꢀ
轮胎赤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51]综合上述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及其降噪元件的主要功效将可于下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轮胎本体,包含一轮胎内面,该轮胎内面设有一空腔;及一降噪元件,安装于该轮胎内面,该降噪元件包含一隔音板体,该隔音板体有一第一降噪面及一第二降噪面,该第一降噪面对应该空腔,该第二降噪面对应该轮胎内面,该第一降噪面及该第二降噪面皆有N
×
M交错阵列分布的多个凸出部及多个凹陷部,且N及M皆大于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前述凸出部呈渐缩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隔音板体一体成型前述凸出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前述凸出部的数量介于每平方米144个至每平方米11443个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轮胎内面包含一顶壁、一第一侧壁及一第二侧壁,该降噪元件是分布于对应该顶壁、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的任一或组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沿该第一侧壁、该顶壁及该第二侧壁定义一横向面积,该降噪元件占该横向面积的10%~9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降噪元件至少一部分位于该轮胎本体的一轮胎赤道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降噪元件呈弧形或环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隔音板体材料为下列的任一或组合:塑料、金属、纤维、复合材料。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噪元件的轮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莘苹洪文棋张少铭张佳音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