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及具有该中冷器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51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及具有该中冷器的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冷器包括芯体、侧板、端板和卡夹,其中所述芯体具有并排叠置于一起的多个冷却管,所述侧板为沿各所述冷却管的叠置方向,固连于所述芯体两相对侧的两个,所述端板为分设于所述芯体两端的两个,所述卡夹为于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且所述卡夹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由于省去了主板结构,可简化中冷器的结构,且通过卡夹的设置,也能够提高中冷器的焊接强度,而提升其密封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及具有该中冷器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同时本技术也涉及具有该中冷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中冷器是汽车增压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在车辆工作时,经增压后的热空气从涡轮增压器出来流经中冷器的冷却管时,可把热量传给冷却管和散热带,并被外界流经中冷器的冷空气带走,由此实现增压热空气热量向外界冷空气的传递,以把增压热空气的温度降下来。
[0003]现有的中冷器一般由左、右气室及芯体总成构成,气室中设有主板用于和芯体中的冷却管连接,这种中冷器结构较为复杂,且由于存在有密封圈,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之后,也容易发生泄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以可简化中冷器结构,并提升其密封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其包括:
[0007]芯体,所述芯体具有并排叠置于一起的多个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具有横截面同为矩形的中间段和扩口段,所述扩口段为分别通过过渡段连接于所述中间段两端的两个,且所述扩口段横截面的长度小于所述中间段、宽度大于所述中间段,任意相邻的所述冷却管由两端的所述扩口段相固连,而于各所述冷却管的两侧均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流通间隙;
[0008]侧板,沿各所述冷却管的叠置方向,固连于所述芯体两相对侧的两个,所述侧板沿所述冷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各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具有相对于所述冷却管端部外伸的延伸段;
[0009]端板,分设于所述芯体两端的两个,两端的所述端板分别与各所述冷却管的所述扩口段,以及两侧的所述侧板的所述延伸段相固连,而于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围构形成有进气室和出气室,所述进气室和所述出气室分别与各所述冷却管内相连通,且于所述进气室和所述出气室处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0010]卡夹,于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卡夹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卡槽,且相邻所述冷却管的所述扩口段位置的管壁卡置于所述卡槽内,而由所述卡夹将多个所述冷却管连接于一起。
[0011]进一步的,于所述流通间隙内设有散热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位于对应端的所述端板上。
[0013]进一步的,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处分别连接有进气连接管和出气连接管。
[0014]进一步的,于两端的所述端板上分别设有中冷器安装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中冷器安装部包括开设于所述端板一端的中冷器安装孔。
[0016]进一步的,于各所述冷却管内设有为蛇形弯曲的导流带。
[0017]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扩口段之间,以及所述端板、所述侧板和所述扩口段之间均采用钎焊固连于一起。
[0018]进一步的,所芯体各端的所述卡夹均设置有至少两排,各排的所述卡夹为一个或有部分卡槽重叠布置的多个。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0]本技术所述的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通过各冷却管经由扩口段固连,以及端板、侧板和各扩口段之间的固连,而在两端分别围构形成进气室和出气室,由此可省去主板结构,从而能够简化中冷器的结构。同时,通过两端的卡夹的设置,也能够利用卡夹对各冷却管之间的连接固定,以提高中冷器的焊接强度,进而也可提升中冷器的密封性。
[0021]此外,本技术中散热带的设置,可提高中冷器的散热性能,进出气口位于端板上可便于其布置,进出气连接管的设置,则能够便于中冷器和外部进出气管的连接。而通过设置导流带可通过对增压热空气的分流,提高对其的冷却效果,卡夹设置为多排则能够保证对冷却管的连接固定效果。
[002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中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卡夹的设置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端板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7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0033]图10为图8所述结构的侧视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进气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导流带的设置示意图;
[003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导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卡夹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散热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进气室,2-出气室,3-进气连接管,4-出气连接管,5-侧板,51-延伸段,6-端板,
61-通孔,7-冷却管,71-中间段,72-扩口段,73-过渡段,8-散热带,9-中冷器安装孔,10-卡夹,101-卡槽,11-导流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3]实施例一
[0044]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如图1至图3中所示的,其在构成上包括有芯体、侧板5、端板6和卡夹10。其中,所述芯体具有并排叠置于一起的多个冷却管7,侧板5为沿各冷却管7的叠置方向,固连于所述芯体两相对侧的两个,端板6为分设于所述芯体两端的两个,卡夹10也为于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且由该卡夹10可将多个冷却管7连接固定于一起。
[0045]具体来说,侧板5的结构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侧板5为沿冷却管7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也即侧板5也为长条状结构,并且为提高侧板5的结构强度,在侧板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也分别构造有翻边。同时,再参考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各侧板5的两端也分别具有相对于冷却管7端部外伸的延伸段51,该延伸段51即用于与端板6和各冷却管7配合,以形成位于中冷器两端的进出气室。
[0046]本实施例的端板6的结构如图5和图6中所示,端板6具体为横截面呈梯形的弯折结构,其两端敞口以用于和两侧的侧板5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主板结构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具有并排叠置于一起的多个冷却管(7),所述冷却管(7)具有横截面同为矩形的中间段(71)和扩口段(72),所述扩口段(72)为分别通过过渡段(73)连接于所述中间段(71)两端的两个,且所述扩口段(72)横截面的长度小于所述中间段(71)、宽度大于所述中间段(71),任意相邻的所述冷却管(7)由两端的所述扩口段(72)相固连,而于各所述冷却管(7)的两侧均形成有供气流通过的流通间隙;侧板(5),沿各所述冷却管(7)的叠置方向,固连于所述芯体两相对侧的两个,所述侧板(5)沿所述冷却管(7)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各所述侧板(5)的两端分别具有相对于所述冷却管(7)端部外伸的延伸段(51);端板(6),分设于所述芯体两端的两个,两端的所述端板(6)分别与各所述冷却管(7)的所述扩口段(72),以及两侧的所述侧板(5)的所述延伸段(51)相固连,而于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围构形成有进气室(1)和出气室(2),所述进气室(1)和所述出气室(2)分别与各所述冷却管(7)内相连通,且于所述进气室(1)和所述出气室(2)处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卡夹(10),于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卡夹(10)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卡槽(101),且相邻所述冷却管(7)的所述扩口段(72)位置的管壁卡置于所述卡槽(10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羽郅李泽坤蔡静刘金宇庞瑞丰王雷张仲秋宋义静
申请(专利权)人: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