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75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1)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6),该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6)具有周向的凸起边缘(7),该周向的凸起边缘(7)具有压接槽(8)以及相对的并平行于边缘(7)延伸的两个纵向侧(9)和两个窄侧(10),其中,压接槽(8)的窄侧(10)由加强件加固,该加强件(11)与边缘(7)一体地形成并弯曲。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创建能明显更好地承受应力的压接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压空气冷却器,该增压空气冷却器具有带有扁平管的热交换器块,该扁平管分别被容纳在相关的管板的通孔中,并且具有压接框架或形成为管板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能够提高现代内燃机的性能,经常采用所谓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利用该增压空气冷却器将压缩和冷却的增压空气输送给内燃机。这种增压空气冷却器通常由(尤其是由铝形成的)金属的热交换器块和由塑料制成的收集箱或者空气箱或者法兰组成。为了连接这些空气箱或通常这些塑料箱,这些空气箱或塑料箱借助所谓的压接连接经由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固定到热交换器块上。
[0003]随着进一步提高性能的期望的不断增加,出现在增压空气冷却器中的高增压空气交变压力负载同样变得更大,从长远来看,这能够导致压接连接的松动,尤其是在收集箱的纵向侧的压接连接的松动,并因此导致在增压空气侧的泄漏。在这里,特别是压接槽中的拐角区域承受尤其高的载荷,因此在上拐角区域、邻近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的自由边缘、特别是在窄侧区域中能够出现应力峰值,由于动态的压力变化,尤其还由于增压空气的压力脉动,该压峰值最终导致压接连接的失效。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为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提供改进的实施方式的问题,该改进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尤其在于强度的增加并因此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该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6]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总体思想,即,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在压接连接尤其承受应力的位置处对其进行加固,并通过这种方式将压接连接整体上构造成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这样的压接连接例如通过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例如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管板)实现,所述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底包括带有压接槽的周向的凸起边缘。这些压接槽具有相对的且平行于凸起边缘延伸的两个纵向侧和两个窄侧,其中,这些压接槽的窄侧通过与边缘一体形成的并弯曲的加强件来加强或加固。因此,在窄侧的区域中,通过材料加倍来加强压接槽。通过这种材料加倍,暴露在特别高的应力峰值下的区域(即位于自由边缘附近的窄侧和纵向侧之间的拐角区域)能够被加固,因此,承受特别高载荷的区域被加固,并且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在压力脉动期间,压接框架或压接底座承受应力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000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中,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被形成为未成形的冲压金属件。因此,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与之后的边缘一体地冲压成型,并且与布置在其上的加强件一体地冲压成型,其中,在冲压之后的成形过程中,边缘被升高,并且加强件也被弯曲。以此方式,就加工技术的角度而言,边缘的加强以及因此的压接连接的加强
是能够相对容易、快速且低成本地实现的。
[000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弯曲的加强件被连接到边缘,特别是被焊接到边缘上。为了能够在加强件和凸缘之间建立固定连接,尤其是在压接槽的窄侧区域中建立固定连接,优选选择材料配合的连接,其中,在这里焊接尤其被证明是有利的。因此,利用边缘进行的加固能够在热交换器块的焊接过程之前进行,或者,如果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是热交换器块的一部分,则可以与之一起进行,即,例如扁平管和形成为管板的压接基座。
[0009]实际上,只有压接槽的窄侧通过加强件被加固,该加强件与边缘一体地形成并弯曲。这提供了主要的优点,即实际上仅仅加强了那些在运行状态下实际上必须吸收增加的载荷或峰值载荷的区域。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加强件仅限定在局部区域,而不是通过同样连续的、完整的与材料有关的加固件使连续的、完整的框架增加一倍,因此能够减少资源的使用,也能够减轻重量。
[0010]实际上,加强件与窄侧重叠约0.5-2mm。通过加强件与窄侧的重叠,能够尤其对各个压接槽的自由腹板进行加固,在建立压接连接时,该压接槽通过边缘(例如收集箱)被形成在加强件的平面之外。通过所述的重叠,因此可以精确地对在建立压接连接期间以及在随后的运行期间出现应力峰值的区域进行加固。
[0011]实际上,压接基座被形成为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管板。这种管座通常还具有通道开口,扁平管被密封地容纳在该通道开口中。这样的管座同样具有凸起的边缘,该边缘然后通过压接连接而压接到收集箱(例如扩散器或者空气箱),这是由于位于外部的压接槽的腹板在平面外成形,并在收集箱或空气箱其之一的后面进行接合。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作为管座插入到增压空气冷却器中的压接基座,尤其能够更好地吸收高的增压压力和与其相关联的的压力脉动,与尚未加强的压接连接相比,由此能够明显地降低压接连接断开的危险。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提出一种增压空气冷却器,该增压空气冷却器具有带有扁平管的热交换器块,该扁平管分别在纵向端侧上被容纳在相关的管板中的通孔(例如通道)中。这样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具有至少一个收集箱(通常是两个收集箱),以及形成为管板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该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具有带有压接槽的周向的凸起边缘,所述压接槽具有相对的并平行于边缘延伸的两个纵向侧和两个窄侧。这些压接槽的窄侧通过加强件来加固,加强件与边缘一体地形成且弯曲并通常例如通过焊接牢固地连接至边缘。在此,通过将压接槽的外部腹板成形在平面以外,并在收集箱的边缘的后侧进行接合,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因此被压接至收集箱的边缘。通过在压接槽的窄侧区域的加固,可以显著地更好地吸收在压接过程中以及随后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运行期间在那里出现的高应力或应力峰值,因此能够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承受应力的能力并且也能够因此间接地提高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寿命。
[0013]实际上,弯曲的加强件被连接至压接基座或者压接框架的边缘,尤其是被焊接到所述压接基座或压接框架的边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加强件和压接槽的窄侧之间实现材料配合的并且非常牢固的连接,因此这些尤其承受应力的位置能够被加固。加强件能够与压接槽的窄侧重叠大约0.5-2mm,并以此加固位于外侧的纵向侧和窄侧之间的过渡部,即拐角区域,该拐角区域在压接连接的建立过程中承受严重变形。通过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的局部加固,还能够省去收集箱边缘的加固。另外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保持当前用于建立压
接连接的制造工艺,因为压接槽的窄侧的加固强度的变化不会对连接过程或压接连接的建立产生任何影响。
[0014]通常,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强件能够不依赖于压接槽的形式而应用于压接槽的窄边区域中,使得压接槽既能够通过外侧布置的连续的腹板进行加固,也能够通过间断的腹板进行加固。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重要特征和优点从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通过附图从相关的附图说明中获得。
[0016]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以上提到的并且仍将在下文中解释的特征不仅能够以所述的相应组合使用,还能够以其他组合或单独使用。
[0017]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且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1)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6),所述所述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6)具有周向的凸起边缘(7),所述周向的凸起边缘(7)具有压接槽(8),所述压接槽(8)包括相对的并平行于所述边缘(7)延伸的两个纵向侧(9)和两个窄侧(10),其中,所述压接槽(8)的窄侧(10)通过弯曲的加强件(11)被加固,所述弯曲的加强件与边缘(7)一体地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6)被形成为成形的冲压金属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的加强件(11)被连接到所述边缘(7),尤其是被焊接到所述边缘(7)。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其特征在于,只有所述压接槽(8)的窄侧(10)由弯曲的加强件(11)加固,所述加强件(11)与凸缘(7)一体地形成。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1)与压接槽(8)的窄侧(10)重叠大约0.5-2.0mm。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压接框架或压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基座(6)被形成为增压空气冷却器(1)的管板。7.一种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