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909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步骤,利用车载端的传感器采集车辆的试验数据;数据接收与缓存步骤,利用车载端的车载控制子系统对所述试验数据进行接收与缓存,形成数据源,并将其传送至云服务器端;数据处理步骤,在所述云服务器端对所述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监控数据;数据存储步骤,在所述云服务器端存储所述监控数据;表现步骤,将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外部用户端并进行展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保持用户与车载终端间的信息畅通,有效降低网络状态的影响,保证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性和有效性。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行里程已超过25000公里,且已有超过4500辆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随着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的加快建设,高速铁路运营公里数及高速动车组数量将会持续增加。为了保证车辆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对高速动车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动力学性能进行监控。该动力学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车下转向架轴箱、构架、枕梁等关键结构的振动加速度及空簧、减振器等悬挂元件的振动位移。考虑到国内高速铁路运营任务繁忙,越来越多的车辆动力学测试被要求在载客运营的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无人值守测试方法,将测试设备安装在车下设备舱中,测试人员可通过无线方式控制数采系统完成动力学性能测试。
[0003]现有的车辆动力学无人值守测试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数采设备与传感器连接后固定在车下设备舱中,通过车下安装无线路由器所建立的局域网被车上测试人员控制。然而,当车辆高速运行时,所建局域网变得极不稳定,车上人员往往无法保持与车下数采设备的连接,只能等到车速下降甚至停车后才能查看到试验数据。另一种方法是测试人员通过4G网络与车上设备进行点对点连接,并实现远程控制。然而,高速铁路沿途总会通过4G网络信号较弱的隧道或欠发达区域,造成测试人员与车上测试设备失联,从而影响试验进程。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既可以降低网络状态的影响,又能保证试验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进而稳定、有效地开展车辆动力学服役性能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车辆动力学服役性能测试系统数据安全性差且受网络状态影响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在车载端的数采设备与外部用户端之间增加云服务器端,用于存储车载端传输的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外部用户端发出的指令,并将其依次排队发送,进而使用户与车载端之间能够保持信息畅通,有效降低网络状态的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步骤,利用车载端的传感器采集车辆的试验数据;数据接收与缓存步骤,利用车载端的车载控制子系统对所述试验数据进行接收与缓存,形成数据源,并将其传送至云服务器端;数据处理步骤,在所述云服务器端对所述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监控数据;数据存储步骤,在所述云服务器端存储所述监控数据;表现步骤,将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外部用户端并进行展示。
[0006]进一步地,试验数据包括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GPS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0007]进一步地,将数据源传送至云服务器端包括:利用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将所述数据源从车载端传送至云服务器端。
[0008]进一步地,将监控数据传送至外部用户端并进行展示包括:利用HTTP与Websocket将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外部用户端,并且使用ECharts进行展示。
[0009]进一步地,在云服务器端存储监控数据包括:利用InfluxDB存储所述监控数据,并且利用Cassandra数据库存储所述GPS数据。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的无人值守系统,包括:车载端,所述车载端包括车载控制子系统和传感器;云服务器端;外部用户端;其中:所述传感器采集车辆的试验数据;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对所述试验数据进行接收与缓存,形成数据源,并将其传送至所述云服务器端;所述云服务器端对所述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监控数据;所述云服务器端存储所述监控数据;所述外部用户端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展示。
[0011]进一步地,所述试验数据包括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GPS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控制子系统利用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将所述数据源从车载端传送至云服务器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端利用HTTP与Websocket将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所述外部用户端,所述外部用户端使用ECharts进行展示。
[0014]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端利用InfluxDB存储所述监控数据,并且利用Cassandra数据库存储所述GPS数据。
[0015]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保持用户与车载终端间的信息畅通,有效降低网络状态的影响,保证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系统的整体架构图。
[0019]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2]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3]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24]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步骤S10、数据接收与缓存步骤S20、数据处理步骤S30、数据存储步骤S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值守系统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步骤,利用车载端的传感器采集车辆的试验数据;数据接收与缓存步骤,利用车载端的车载控制子系统对所述试验数据进行接收与缓存,形成数据源,并将其传送至云服务器端;数据处理步骤,在所述云服务器端对所述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监控数据;数据存储步骤,在所述云服务器端存储所述监控数据;表现步骤,将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外部用户端并进行展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数据包括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GPS数据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源传送至云服务器端包括:利用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将所述数据源从车载端传送至云服务器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外部用户端并进行展示包括:利用HTTP与Websocket将所述监控数据传送至外部用户端,并且使用ECharts进行展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动力学试验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云服务器端存储所述监控数据包括:利用InfluxDB存储所述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鑫艾兴乔李永生王洪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