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及轨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及轨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19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及轨道车辆,车载疏散装置的结构包括吊装框架,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底架的下部;底架托盘,活动地安装于吊装框架,底架托盘能够在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伸出于车体底架的下部;升降部,设置在底架托盘的上部,升降部的上部设置有平台部,升降部能够将平台部抬升至与轨道车辆的地板面齐平;以及套叠坡道部,可收叠地设置在平台部的下部,套叠坡道部能够在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伸出于平台部的下部,在套叠坡道部展开的情况下,套叠坡道部能够衔接平台部与疏散平台。该车载疏散装置及轨道车辆能够解决如何满足轨道车辆与不同线路之间的高低落差的疏散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地铁线网和国铁线网的日趋完善,作为衔接城市内部与干线铁路的城际、市域线路在近年的铁路建设中占比逐渐加大。城际、市域线路可以衔接地铁线网和国铁线网,其技术特点决定了城际、市域的线网需要同时满足地铁、城际、市域、国铁多种车辆的共线混跑。

2、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城际线路和市域线路的隧道断面通常较小,而为了保证车体较宽大的国铁车辆可以在隧道线路内正常运行,原本位于车辆地板布面高度位置的疏散平台的位置则需要下移。进而导致市域、城际车辆进入隧道时,疏散平台与车辆的地板布面之间存在一米以上的高低落差,且一条线路可能出现不同的高低落差,综合考虑轨道外轨超高,则同一个项目可能存在多种需要疏散的断面。

3、因此,如何满足轨道车辆与不同线路之间的高低落差的疏散需求,使乘客能够从车辆安全地转移至疏散平台成为了目前城际、市域车辆的一个设计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及轨道车辆,用以解决如何满足轨道车辆与不同线路之间的高低落差的疏散需求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其中,所述车载疏散装置包括:吊装框架,安装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底架的下部;底架托盘,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吊装框架,所述底架托盘能够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伸出于所述车体底架的下部;升降部,设置在所述底架托盘的上部,所述升降部的上部设置有平台部,所述升降部能够将所述平台部抬升至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面齐平;以及套叠坡道部,可收叠地设置在所述平台部的下部,所述套叠坡道部能够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伸出于所述平台部的下部,在所述套叠坡道部展开的情况下,所述套叠坡道部能够衔接所述平台部与疏散平台。

3、优选地,所述套叠坡道部包括:第一套叠坡道,可收叠地设置在所述平台部的下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延展;第二套叠坡道,可收叠地设置在所述平台部的下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延展;第一推出气撑,安装在所述平台部的下部,所述第一推出气撑与所述第一套叠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推出气撑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第二推出气撑,安装在所述平台部的下部,所述第二推出气撑与所述第二套叠坡道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推出气撑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在第二方向上运动;第一回收绞盘,安装在所述底架托盘的顶部,所述第一回收绞盘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一套叠坡道的第二端连接;以及第二回收绞盘,安装在所述底架托盘的顶部,所述第二回收绞盘通过钢丝绳与所述第二套叠坡道的第四端连接。

4、优选地,所述平台部的下部安装有滑轨部,所述滑轨部随所述平台部同步运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部的内侧,所述滑轨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伸出的开口,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在伸出预设长度后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部转动。

5、优选地,所述滑轨部的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的第一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轮,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伸出预设长度后,所述第一套叠坡道能够绕所述第一端的两侧的滑轮转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的第三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轮,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伸出预设长度后,所述第二套叠坡道能够绕所述第三端的两侧的滑轮转动。

6、优选地,所述升降部包括:底座板,设置于所述底架托盘的顶部,所述底座板开设有腰型孔;驱动电机推杆,所述驱动电机推杆的端部穿设于所述腰型孔,所述驱动电机推杆能够在所述腰型孔内滑动;以及双叉臂支撑杆,所述双叉臂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板以及所述驱动电机推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双叉臂支撑杆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平台部。

7、优选地,所述车载疏散装置还包括防脱杆部,所述防脱杆部包括与所述双叉臂支撑杆联动的双叉臂结构,在所述双叉臂支撑杆将所述平台部抬升至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面齐平的情况下,所述防脱杆部展开并遮挡在所述平台部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

8、优选地,所述底架托盘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端部安装有固定裙板,所述固定裙板设置在所述底架托盘的远离所述吊装框架的侧边。

9、优选地,所述吊装框架包括:滑槽部,所述底架托盘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槽部内;以及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车体底架的底部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所述滑槽部的顶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车载疏散装置还包括外部防护罩,多个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外部防护罩与所述车体底架连接,所述外部防护罩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底架托盘伸出的开口。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其中,所述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

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疏散装置及轨道车辆,其吊装框架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车体底架的下部,底架托盘活动地安装于吊装框架,在乘客需要移动至疏散平台时,底架托盘能够在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伸出于车体底架的下部,升降部设置在底架托盘的上部,升降部的上部设置有平台部,升降部能够将平台部抬升至与轨道车辆的地板面齐平,以易于乘客移动至平台部上,套叠坡道部可收叠地设置在平台部的下部,在乘客需要移动至疏散平台时,套叠坡道部能够在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上伸出于平台部的下部,套叠坡道部在展开时能够衔接平台部与疏散平台,使得乘客能够通过套叠坡道部从平台部移动至疏散平台,在应对不同线路的高低差的情况下,套叠坡道部能够延展至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于不同的疏散平台的高度,如此能够有效地解决如何满足轨道车辆与不同线路之间的高低落差的疏散需求的问题。

1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安装于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疏散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叠坡道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的下部安装有滑轨部,所述滑轨部随所述平台部同步运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部的内侧,所述滑轨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伸出的开口,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在伸出预设长度后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的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的第一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轮,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伸出预设长度后,所述第一套叠坡道能够绕所述第一端的两侧的滑轮转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的第三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轮,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伸出预设长度后,所述第二套叠坡道能够绕所述第三端的两侧的滑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疏散装置还包括防脱杆部,所述防脱杆部包括与所述双叉臂支撑杆联动的双叉臂结构,在所述双叉臂支撑杆将所述平台部抬升至与所述轨道车辆的地板面齐平的情况下,所述防脱杆部展开并遮挡在所述平台部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托盘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端部安装有固定裙板,所述固定裙板设置在所述底架托盘的远离所述吊装框架的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框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疏散装置还包括外部防护罩,多个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外部防护罩与所述车体底架连接,所述外部防护罩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侧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底架托盘伸出的开口。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疏散装置,安装于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疏散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叠坡道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部的下部安装有滑轨部,所述滑轨部随所述平台部同步运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部的内侧,所述滑轨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伸出的开口,所述第一套叠坡道和所述第二套叠坡道在伸出预设长度后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的内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的第一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轮,在所述第一套叠坡道伸出预设长度后,所述第一套叠坡道能够绕所述第一端的两侧的滑轮转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的第三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轮,在所述第二套叠坡道伸出预设长度后,所述第二套叠坡道能够绕所述第三端的两侧的滑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疏散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东赵江涛李雪飞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