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92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面光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抑制亮线的产生、且即使施加压力也难以产生导光板背面的图案破损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解决手段,在导光板的背面形成有呈三角棱柱状凹陷的偏转图案(37)和散射图案(38)。散射图案(38)被设置成与偏转图案(37)连续、且比偏转图案(37)靠近光源(35)一侧。散射图案(38)设置在使导光板(34)的背面局部凹陷而成的凹部内,散射图案(38)形成为不突出于导光板的背面。散射图案(38)的高度变化,使得在与导光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描绘波形,在导光方向中除了两端部以外都具有均匀的截面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光源装置,特别涉及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用的背光灯、前照灯、可翻转灯(reversible light)的面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例1)图1(a)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概要截面图,图1(b)是表示图1(a)的局部的放大图。图2是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背光灯的概要立体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1是在背光灯12的表面侧重叠液晶面板13来构成的。背光灯12是在导光板14的拐角部配置小光源15,使反射板16与导光板14的背面相面对来构成的。在导光板14背面的以光源15所在的位置为中心的同心圆弧上排列有短三角棱柱状的偏转图案17。而且,若使光源15发光,则从导光板14的光入射面入射到导光板14内的光源15的光在导光板14的表面(光出射面18)和背面之间反复全反射的同时、在导光板14内以放射状传播。如图1(a)和图1(b)中的实线箭头所示,在中途,入射到偏转图案17的光被偏转图案17全反射。全反射的光从光出射面18向外部大致垂直地射出,从背面侧对液晶面板13进行照明。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11具有如下特征由于光的利用效率高,所以耗电小且亮度高。并且,无需在导光板14的光出射面18和液晶面板13之间放置2张棱镜片,所以能够实现液晶显示装置11的薄型化和低成本化。但是,在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1中,如图1(b)中虚线箭头所示,若在偏转图案17的附近,由导光板14的背面平坦部反射的光入射到偏转图案17,在那里被全反射,则向从垂直于光出射面18的方向较大地倾斜的方向射出。若从倾斜方向观察背光灯12,则如图2所示,因该光导致在导光板14的表面产生亮线19,液晶显示装置11的画质下降。(现有例2)图3(a)是表示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概要截面图,图3(b)是表示图3(a)的局部的放大图。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21中,在导光板14的背面,在偏转图案17的光源侧突出设置了三角棱柱状的凸部22。若设置这样的凸部22,则如图3(b)中虚线箭头所示,入射到偏转图案17的光源侧的光被凸部22全反射,入射到偏转图案17。其结果,被偏转图案17反射的光朝向大致垂直于导光板14的光出射面18的方向射出,有效用作照明光。因此,能够抑制图2所示的亮线19的产生,液晶显示装置21的画质得到改善,并且,画面亮度也有所提高。但是,在导光板14的背面突出设置三角棱柱状的凸部22的方法中,若从导光板14背面的反射板16侧施加压力,则会产生因压力导致凸部22破损的问题。例如,如图4所示,若将液晶显示装置21翻转,从反射板16的上方用金属棒23按压,则可观察到凸部22的破损。在液晶显示装置21的组装工序或使用状态中,会有使液晶显示装置21落下等情况,该情况下导光板14的凸部22有可能破损,导致在凸部22的破损处亮度下降,产生亮线等。另外,图4中符号24所表示的是散射板。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151830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愿2004-0452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技术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上述的亮线的产生,并且,即使施加压力也难以发生导光板背面的图案破损的面光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对从光源入射的光进行引导的导光板、以及在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上形成的多个偏转图案,由所述偏转图案反射在所述导光板内引导的光,从而使光从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用于使从导光方向入射的光向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观察为与导光方向不同的方向散射的散射图案,该散射图案被设置成在所述偏转图案的光源侧,不突出于所述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另外,导光方向是指从垂直于导光板的光出射面观察以最短距离连结偏转图案或导光板的任意位置和光源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装置中,在偏转图案的光源侧设置了散射图案,该散射图案用于使从导光方向入射的光向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观察为与导光方向不同的方向散射。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散射图案使由导光板的与光射出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反射之后进一步被偏转图案反射而成为亮线的光散射。因此,使在导光方向聚集而形成亮线的光散射,从而能够抑制亮线。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面光源装置中,将散射图案设置成不突出于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因此,不会因外力或冲击导致散射图案受损。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散射图案设置于在所述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上形成的凹部内,因此,散射图案不突出于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散射图案的宽度比所述偏转图案的宽度大,散射图案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比偏转图案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更向外突出。因此,由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特别是与散射图案相邻的区域)反射的光难以入射到偏转图案,防止亮线的效果更高。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中的散射图案由至少1个凸图案或凹图案形成。散射图案利用凸图案或凹图案将从导光方向入射的光反射,从而能够使光散射。在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散射图案在与导光方向垂直的面内的截面成正弦曲线状,在导光方向上具有同样的截面。因此,从导光方向入射的光被散射图案反射,从而向从垂直于光出射面的方向观察为从导光方向偏离的方向散射,不利于亮线的产生。并且,散射图案在与导光方向垂直的面内的截面成等腰三角形的连续的三角波状,在导光方向上具有同样的截面。该情况下,从导光方向入射的光被散射图案反射,从而向从垂直于光出射面的方向观察为从导光方向偏离的方向散射,不利于亮线的产生。并且,散射图案在与导光方向垂直的面内的截面成波形状,在导光方向上具有同样的截面,垂直于导光方向的截面内的波形的间距是随机的。该情况下,从导光方向入射的光被散射图案反射,从而向从垂直于光出射面的方向观察为向从导光方向偏离的方向散射,不利于亮线的产生。而且,在随机设定散射图案的间距的情况下,能够使通过由散射图案进行衍射并颜色分离而产生的光出射面的呈现颜色减小。在将散射图案的间距设为随机的情况下,优选散射图案的与导光方向垂直的面内的截面的间距的最小值大于等于1.5μm,最大值为最小值的2倍或以上,以大致相同的频度设置有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各间距的散射图案。由此能够使通过由散射图案进行衍射并颜色分离而产生的光出射面的呈现颜色减小,所以能够使亮线更小。而且,将散射图案的位于光源侧的端部形成为沿着与导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大致半圆锥形状的图案而成的形状,也具有减少亮线的效果。并且,作为散射图案不同的形式,可以由半球状或半椭圆球状的多个图案构成,也可以由圆锥状、椭圆锥状或棱锥状的多个图案构成。这些形式的散射图案均具有抑制亮线产生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中,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观察,从导光方向入射的光被所述散射图案反射后的方向相对于所述棱锥方向大于0°且小于90°,因此对减少亮线更有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将从所述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起测量出的所述散射图案的最大高度设为Rmax、将从所述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起测量出的所述偏转图案的垂直方向高度设为H时,所述散射图案的最大高度Rmax满足0.2μm≤Rmax≤0.5×H。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减小面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光源装置,具有:光源、对从光源入射的光进行引导的导光板、以及在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上形成的多个偏转图案,由所述偏转图案反射在所述导光板内引导的光,从而使光从所述光出射面射出,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用于使从导光方向入 射的光向从垂直于所述光出射面的方向观察为与导光方向不同的方向散射的散射图案,该散射图案被设置成:在所述偏转图案的光源侧,不突出于所述导光板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的平坦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显治大平真琴仓田刚大川端康大篠原正幸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