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42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N型衬底材料,N型衬底材料正面外延有N型外延层,N型外延层内设有带高低不同的深浅PN结的P型扩散区,N型外延层上淀积隔离介质层,隔离介质层和P型扩散区外正面溅射或蒸发正面金属区,N型衬底材料背面减薄并金属化形成背面金属区。步骤1)制备N型衬底材料,生长一层N型外延层;步骤2)在N型外延层102上生长一层牺牲氧化层,获得高低不同的深浅PN结;步骤3)正面硼注入,形成P型扩散区;步骤4):正面淀积隔离介质层,正面光刻形成接触孔区;步骤5)正面溅射或蒸发金属;形成正面金属区和背面金属区。形成结深不同的深浅结,进而获得更高的通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
本技术属于电子科学与
,主要涉及到集成电路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保护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低压低电容单向ESD保护器件。
技术介绍
静电放电(ESD)现象广泛存在于日常环境中,它对于精密的集成电路来讲确实致命的威胁,是造成集成电路产品损伤甚至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集成电路产品在其生产、制造、装配以及工作过程中极易受到ESD的影响,造成产品内部损伤、可靠性降低。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工艺尺寸不断缩小,电路的应用环境日趋复杂,集成电路面临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的频率与冲击随之加强。在消费电子应用的接口端,诸如,DVI(数字视频接口,DigitalVisualInterface)、VGA(视频图形阵列接口,VideoGraphicsArrayInterface)、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HDMI(高清数字接口,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等经常受到ESD的冲击。随着数据传输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静电放电过程中的冲击电流越来越高,因此对于ESD保护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ESD保护器件具有可以承受大电流冲击的能力。对于ESD保护器件而言,在使用时一般是与被保护器件进行并联。一方面,ESD保护器件对被保护器件的正常工作不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当被保护器件的端口出现大电流的瞬态脉冲,ESD保护器件进入钳位模式,进行瞬态脉冲的大电流的泄放。以常规的单向ESD保护器件为例,其结构如图3所示,它包括:N型衬底材料101,N型外延层102,P型扩散区103,隔离介质层104,正面金属区105,背面金属区106。其IV特性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背面金属区106加高电位,正面金属区105加负电位时,ESD保护器件雪崩击穿,呈现PN结反向击穿的钳位保护特性。当背面金属区106加低电位,正面金属区105加高电位时,ESD保护器件正向导通,呈现PN结正向导通的典型特性。对于常规的单向ESD保护器件,由P型扩散区103与N型外延层102组成的PN结的结面积决定这种结构的通流能力。PN结的结面积越大,通流能力越强。但是这意味着芯片的面积增大,芯片的制造成本更高。因此常规的单向ESD保护器件目前在使用中出现如下的问题:在芯片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其通流能力难以满足更高的产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一种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可以在芯片面积不变、芯片加工工序不变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通流能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包括N型衬底材料,N型衬底材料正面外延有N型外延层,N型外延层内设有带高低不同的深浅PN结的P型扩散区,N型外延层上淀积隔离介质层,隔离介质层和P型扩散区外正面溅射或蒸发正面金属区,N型衬底材料背面减薄并金属化形成背面金属区。进一步地,当背面金属区加高电位,正面金属区加负电位时,ESD保护器件雪崩击穿,呈现PN结反向击穿的钳位保护特性,当背面金属区加低电位,正面金属区加高电位时,ESD保护器件正向导通,呈现PN结正向导通的典型特性。单向ESD保护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制备N型衬底材料,通过外延工艺生长一层N型外延层;步骤2)在N型外延层102上生长一层牺牲氧化层,在P型扩散区的光刻工艺中,设计大小不同的光刻窗口,合理优化大小窗口的间距,从而在P型扩散区进行扩散工艺完成后可以获得高低不同的深浅PN结,在P型扩散区光刻窗口的设计中,大窗口的尺寸命名为L1,小窗口的尺寸命名为L2,L1>L2,L1获得深的PN结,L2获得浅的PN结,正面光刻形成P型扩散区图形;步骤3)正面硼注入,硼推进,形成P型扩散区;步骤4):正面淀积隔离介质层,正面光刻形成接触孔区;步骤5)正面溅射或蒸发金属;正面金属光刻,形成正面金属区,背面减薄,背面金属化,形成背面金属区。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的制作方法,步骤1)中的N型衬底材料的晶向为<111>,电阻率为0.002-0.006Ω.cm,N型外延层的电阻率为0.01-0.3Ω.cm,厚度为10-30um。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牺牲氧化层的厚度为680-1000Å。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硼注入剂量为3E15-8E15cm-2,能量为80-120KeV,硼推进的温度条件为1100-1200℃,时间为60-420min。进一步地,步骤4)中的隔离介质层为四乙氧基硅烷TEOS,厚度为5000-10000Å。进一步地,步骤5)中的正面溅射或蒸发的金属为铝或铝铜或铝硅铜,厚度为2-4um,合金的温度为360-430℃,时间为25-45min,背面减薄一般减薄至片厚为100-200um,背面金属化为TI/NI/AG,其中TI的厚度为1000-3000Å,NI的厚度为5000-7000Å,AG的厚度为10000-15000Å。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本技术可以在芯片面积不变、芯片加工工序不变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的通流能力。通过优化P型扩散区光刻图形中大小窗口的尺寸,可以形成结深不同的深浅结,进而获得更大的PN结结面积,即更高的通流能力,与常规结构相比,在芯片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本技术的通流能力可以提高50-60%。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剖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IV特性示意图。图3为常规的单向ESD保护器件结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1步工艺,即制备N型衬底材料,通过外延工艺生长一层N型外延层。图5是本技术的第2步工艺,即生长一层牺牲氧化层,正面光刻形成P型扩散区图形。图6是本技术的第3步工艺,即正面硼注入,硼推进,形成P型扩散区。图7是本技术的第4步工艺,即正面淀积隔离介质层,正面光刻形成接触孔区。图8是本技术的第5步工艺,即正面溅射或蒸发金属,正面金属光刻,形成金属区,合金,背面减薄,背面金属化。其中:101、N型衬底材料,102、N型外延层,103、P型扩散区,104、隔离介质层,105、正面金属区,106、背面金属区,108、牺牲氧化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8所示,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包括N型衬底材料101,N型衬底材料101正面外延有N型外延层102,N型外延层102内设有带高低不同的深浅PN结的P型扩散区103,N型外延层102上淀积隔离介质层104,隔离介质层104和P型扩散区103外正面溅射或蒸发正面金属区105,N型衬底材料101背面减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衬底材料,所述N型衬底材料正面外延有N型外延层,所述N型外延层内设有带高低不同的深浅PN结的P型扩散区,所述N型外延层上淀积隔离介质层,所述隔离介质层和P型扩散区外正面溅射或蒸发正面金属区,所述N型衬底材料背面减薄并金属化形成背面金属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通流能力的单向ESD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衬底材料,所述N型衬底材料正面外延有N型外延层,所述N型外延层内设有带高低不同的深浅PN结的P型扩散区,所述N型外延层上淀积隔离介质层,所述隔离介质层和P型扩散区外正面溅射或蒸发正面金属区,所述N型衬底材料背面减薄并金属化形成背面金属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龙杨珏琳张鹏李泽宏许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吉莱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