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998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回路上的电池和第一泵、均设置在第二回路上的第二泵和第一换热装置以及均设置在冷媒回路上的压缩机和第二换热装置。第一泵用于向电池输送液体。第一换热装置同时还连接第一回路,第二泵能够向第一换热装置输送液体。第二换热装置连接第二回路,第二泵还能够向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其中,在第二泵和压缩机启动时的情况下,第二泵通过第二回路向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以在第二换热装置内与冷媒回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第二回路中液体,以使第二回路中被加热后的液体流经第一换热装置时与第一回路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加热第一回路中的液体,从而对电池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大范围普及,低温下的续航里程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痛点,在低温工况下,电池可用的放电量衰减,导致续航里程下降严重。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续航里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均设置在第一回路上的电池和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回路向所述电池输送液体;均设置在第二回路上第二泵和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输送液体;和均设置在冷媒回路上的压缩机和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二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其中,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压缩机启动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泵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以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与所述冷媒回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所述第二回路中液体,以使所述第二回路中被加热后的液体流经所述第一换热装置时与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加热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上述实施方式的热管理系统中,第二回路上的第一换热装置连接第一回路,第二回路连接冷媒回路上的第二换热装置,从压缩机输送出的气态冷媒可在第二换热装置中进行冷却放热以加热第二回路中的液体,被加热后的液体在第一换热装置中进行放热可加热第一回路中的液体,从而可对第一回路中的电池进行加热。如此,可利用冷媒回路中的气态冷媒冷却时释放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加热,从而防止电池在低温工况下放电量衰减,提高续航里程。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上的暖风芯体和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第二泵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后流经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液体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二回路流经所述暖风芯体的液体用于加热车内空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媒回路上的四通阀、第三换热装置和第四换热装置,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所述第四换热装置的进口也连接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第四换热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进口,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阀口;其中,在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泵和所述压缩机均启动的情况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气态冷媒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与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加热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液体,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中冷却后得到的液态冷媒能够流经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和\或所述第四换热装置,从而在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内蒸发吸热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和\或在所述第四换热装置内蒸发吸热以冷却车内空气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换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四换热装置的冷媒的流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调节装置,所述第三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换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冷媒的流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均断开,且所述第二泵停止的情况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气态冷媒先在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冷却放热,然后能够在所述第四换热装置内蒸发吸热以冷却车内空气,流经所述第四换热装置后的冷媒流回至所述压缩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回路上的第五换热装置,所述第五换热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口,另一端连接在第三阀口和所述压缩机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口连通,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均断开,且所述第二泵停止的情况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气态冷媒先在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冷却放热,然后能够在所述第五换热装置内蒸发吸热以冷却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回路上的第五换热装置,所述第五换热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口,另一端连接在第三阀口和所述压缩机之间;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均设置在第三回路的驱动部件、第三泵和换向阀,所述第三泵用于使得所述第三回路内的液体流经所述驱动部件以对所述驱动部件降温,所述换向阀还连接所述第一回路,所述换向阀用于可选择地连通所述第一回路和所述第三回路;在所述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三回路连通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回路中流经所述驱动部件后被加热液体能够流入所述第一回路并流经所述第五换热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泵和所述压缩机均启动的情况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气态冷媒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与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加热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液体,冷却后的冷媒还能够在所述第五换热装置内与从所述第三回路进入至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进行换热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调节装置,所述第四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五换热装置和所述第二阀口之间,所述第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五换热装置的冷媒的流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回路上的散热器和第五调节装置,所述第五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五调节装置和所述换向阀;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调节装置,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换向阀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流向所述散热器和所述连接管的液体的流量,所述散热器用于冷却所述第三回路中的液体。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上的液体加热器,所述液体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液体。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包括车体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安装在所述车体。上述实施方式的车辆中,第二回路上的第一换热装置连接第一回路,第二回路连接冷媒回路上的第二换热装置,从压缩机输送出的气态冷媒可在第二换热装置中进行冷却放热以加热第二回路中的液体,被加热后的液体在第一换热装置中进行放热可加热第一回路中的液体,从而可对第一回路中的电池进行加热。如此,可利用冷媒回路中的气态冷媒冷却时释放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加热,从而防止电池在低温工况下放电量衰减,提高续航里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n均设置在第一回路上的电池和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回路向所述电池输送液体;/n均设置在第二回路上第二泵和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输送液体;和/n均设置在冷媒回路上的压缩机和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二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n其中,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压缩机启动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泵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以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与所述冷媒回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所述第二回路中液体,以使所述第二回路中被加热后的液体流经所述第一换热装置时与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加热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均设置在第一回路上的电池和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回路向所述电池输送液体;
均设置在第二回路上第二泵和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输送液体;和
均设置在冷媒回路上的压缩机和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二泵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
其中,在所述第二泵和所述压缩机启动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泵通过所述第二回路向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输送液体以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与所述冷媒回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所述第二回路中液体,以使所述第二回路中被加热后的液体流经所述第一换热装置时与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加热所述第一回路中的液体,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上的暖风芯体和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二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第二泵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流经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后流经所述暖风芯体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液体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二回路流经所述暖风芯体的液体用于加热车内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媒回路上的四通阀、第三换热装置和第四换热装置,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
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阀口,所述第四换热装置的进口也连接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第四换热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进口,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阀口;
其中,在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泵和所述压缩机均启动的情况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气态冷媒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内与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以加热所述第二回路中的液体,在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中冷却后得到的液态冷媒能够流经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和\或所述第四换热装置,从而在所述第三换热装置内蒸发吸热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和\或在所述第四换热装置内蒸发吸热以冷却车内空气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四换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四换热装置的冷媒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调节装置,所述第三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换热装置之间,所述第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三换热装置的冷媒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斌聂欢欢杨廷宇裴建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