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车辆空调和机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98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车辆空调和机动车辆。该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包括:风道主体和形成在所述风道主体上的消声结构。所述消声结构包括作为所述风道主体的一部分的穿孔管段,在所述穿孔管段的管壁上构造有多个贯穿孔,对应于所述穿孔管段设置的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穿孔管段间隔开并且从所述穿孔管段的外侧包围了所述穿孔管段,以使得所述外壁和穿孔管段围成共振空腔。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可极大地减轻空气流动产生的气动噪声,特别是中高频噪声,这有助于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车辆空调和机动车辆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本申请还涉及包括这种风道的空调和机动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特别是小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中,空调是最常使用的电器设备,然而空调运行产生的噪音会不良地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因此,需要对汽车的空调进行改进,以降低其运行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包括:风道主体和形成在所述风道主体上的消声结构,其中,所述消声结构包括作为所述风道主体的一部分的穿孔管段,在所述穿孔管段的管壁上构造有多个贯穿孔,对应于所述穿孔管段设置的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穿孔管段间隔开并且从所述穿孔管段的外侧包围了所述穿孔管段,以使得所述外壁和穿孔管段围成共振空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在0.3mm到1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贯穿孔的面积之和占所述穿孔管段的面积的比例在3%到5%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孔管段的厚度在0.3mm到1mm之间,其与所述风道主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壁包括周向侧壁和至少两个径向延伸板,所述周向侧壁构造为顺应所述穿孔管段的形状,两个所述径向延伸板将所述周向侧壁的两个轴向端部与所述风道主体相连。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孔管段为圆角棱柱结构,所述周向侧壁也为圆角棱柱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周向侧壁与所述穿孔管段之间的距离在10mm到80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声结构与所述风道主体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在20mm到50mm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空调,包括空调主机、根据上文所述的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和分风器,所述分风器的入口与所述空调主机连通,出口与所述风道连通。。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其包括车辆主体和根据上文所述的车辆空调,所述空调主机、分风器和风道处于所述车辆主体内,所述风道的末端连接出风构件朝向驾驶室和/或乘客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穿孔管段的阻性消声器和贯穿孔与共振空腔形成的抗性消声器的共同消声作用,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可极大地减轻空气流动产生的气动噪声,特别是中高频噪声,这有助于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动车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1(以下简称为风道1)。如图1所示,风道1包括风道主体100和形成在风道主体100上的消声结构200。消声结构200包括穿孔管段201和对应于穿孔管段201设置的外壁202。穿孔管段201为风道主体100的一部分并且在其管壁上构造有多个贯穿孔203,(即,在风道主体100的一部分上设置多个贯穿孔203而形成穿孔管段201)。外壁202与穿孔管段201间隔开并且从穿孔管段201的外侧包围了穿孔管段201,以使得外壁202和穿孔管段201围成共振空腔204。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空调时,气流以一定流速流过风道(如图1中的箭头A)时,会产生气动噪声,例如,气动噪声的一般为频率在250Hz到1000Hz的中频噪声和/或高于1000Hz的高频噪声。然而,本申请的风道1包括消声结构200,消声结构200包括穿孔管段201,这样在气动噪声经过穿孔管段201时,声波会在贯穿孔203处产生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散发掉,使传播的噪声随距离而衰减,从而达到消声目的,即形成阻性消声器结构。此外,消声结构200还包括由外壁202和穿孔管段201围成共振空腔204;这样,声波从贯穿孔203进入到共振空腔204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在传播到贯穿孔203的位置时,由于声波路径的截面突变造成声阻抗突变,使部分声波通不过而反射回去,而从贯穿孔203入射到共振空腔204的声波也会与外壁202反射的声波相互干涉,这些反射、干涉作用降低辐射的声能,从而达到消声目的,即形成抗性消声器结构。由此,本申请的消声结构200形成阻抗复合型消声器结构。在使用具有本申请的风道1的车辆空调21(如图2所示)时,通过消声结构200可极大地减轻空气流动产生的气动噪声,特别是中高频噪声,这有助于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另外,由于本申请的消声结构200处于风道主体100的外部,因此消声结构200不会减小风道1的横截面积,贯穿孔尺寸较小且开孔率低,也就基本不会影响车辆空调的出风量或风速。在一个实施例中,贯穿孔203的形状为圆形,直径在0.3mm到1mm之间。这样,贯穿孔203的直径(或面积)如此小而有助于消耗气动噪声的能量,并由此有助于降低噪声。贯穿孔203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层或多边形等,这里不不对其进行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贯穿孔203的面积之和占穿孔管段201的面积的比例在3%到5%之间。这些贯穿孔203在穿孔管段201上均匀分布。穿孔管段201段的厚度在0.3mm到1mm之间。专利技术人发现,具有以上参数的贯穿孔203和穿孔管段201有助于降低噪声,特别是有助于降低中高频噪声。应理解的是,穿孔管段201作为风道主体100的一部分,其厚度可以与风道主体100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相同或不同。例如,可以将风道主体100构造为厚度均为0.3mm到1mm之间。另外,也可以构造为仅穿孔管段201段的厚度在0.3mm到1mm之间,而其余部分较厚,这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风道主体100的刚度,同时消声结构200也可以降低中高频噪声。还如图1所示,外壁202包括周向侧壁2021和至少两个径向延伸板2022,周向侧壁2021构造为顺应穿孔管段201的形状,两个径向延伸板2022将周向侧壁2021的两个轴向端部与风道主体100相连。这样,周向侧壁2021、两个径向延伸板2022和穿孔管段201就围成了共振空腔204,并且共振空腔204的径向尺寸基本上不变,这有助于抗性消声器的消声作用,进而进一步提高消声结构200的降低中高频噪声的效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周向侧壁2021与穿孔管段201之间的距离在10mm到80mm之间。专利技术人发现,这种结构特别有利于提高抗性消声器的消声作用来降低中高频噪声。另外,消声结构200与风道1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在20mm到50mm之间。这样,可方便地将消声结构200设置在机动车辆的仪表板内。另外,在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主体和形成在所述风道主体上的消声结构,/n其中,所述消声结构包括作为所述风道主体的一部分的穿孔管段,在所述穿孔管段的管壁上构造有多个贯穿孔,对应于所述穿孔管段设置的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穿孔管段间隔开并且从所述穿孔管段的外侧包围了所述穿孔管段,以使得所述外壁和穿孔管段围成共振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空调的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主体和形成在所述风道主体上的消声结构,
其中,所述消声结构包括作为所述风道主体的一部分的穿孔管段,在所述穿孔管段的管壁上构造有多个贯穿孔,对应于所述穿孔管段设置的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穿孔管段间隔开并且从所述穿孔管段的外侧包围了所述穿孔管段,以使得所述外壁和穿孔管段围成共振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在0.3mm到1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孔的面积之和占所述穿孔管段的面积的比例在3%到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段的厚度在0.3mm到1mm之间,其与所述风道主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包括周向侧壁和至少两个径向延伸板,所述周向侧壁构造为顺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玉茹蔺磊陈润倪震朱志文王丁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