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8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上部设有纵梁安装部、下部设有推力杆安装部,支架本体一侧中间沿垂直方向设有中空的轴承毂安装部,另一侧设有横梁安装部,还包括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设有带中心孔的端盖,另一端向下弯折设有安装支座,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孔;支架本体沿轴承毂安装部的轴心线方向上设有螺栓安装孔,推力杆安装部上设有多个螺纹孔,端盖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架本体上,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推力杆安装部的螺纹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臂,使平衡轴总成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应力一部分在轴承毂安装部与轴承毂的结合部,另一部分应力通过连接臂分散至支架底部,提高了平衡轴总成的应力承受力、且方便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轴支架
本技术涉及车辆及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衡轴支架。
技术介绍
平衡轴总成广泛应用在重型汽车上,其作用是将车桥与车架弹性的连接起来,具用导向、缓冲、减振的功能,平衡轴支架是平衡轴总成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平衡轴总成的性能。现有平衡轴总成的结构:包括支架、伸出支架的半轴,半轴上套装有轴承毂,轴承毂的内壁与半轴之间设有衬套,轴承毂与支架之间的半轴上设有内止推衬垫、轴承毂的外侧设有端盖,端盖和轴承毂之间设有外止推板,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半轴和轴承毂上。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平衡轴总成的结构相对复杂,连接件较多,一旦出现失效情况,不易拆卸,维修起来耗时耗力,加大维修成本;同时,平衡轴总成承受的力,完全通过轴承毂传递至平衡轴支架与轴承毂的结合面,导致平衡轴支架承受的力大部分集中于此结合面,平衡轴支架在承载能力上受限,无法承受较大的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供一种使承载的应力分散,提高承载能力、易拆卸的平衡轴支架。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衡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上部设有纵梁安装部、下部设有推力杆安装部,支架本体一侧中间沿垂直方向设有中空的轴承毂安装部,另一侧设有横梁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设有带中心孔的端盖,另一端向下弯折设有安装支座,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沿轴承毂安装部的轴心线方向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位于轴承毂安装部下方的推力杆安装部上设有多个螺纹孔,连接臂上的端盖通过螺栓穿过轴承毂安装部的中间空腔固定于支架本体上的螺栓安装孔中,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其安装支座固定在推力杆安装部的螺纹孔中。作为优选,所述轴承毂安装部从中间向支架本体方向延伸外径逐渐增大、其外锥面构成第一衬套安装部,所述端盖内侧中心设有与轴承毂安装部的外端相适应的凹槽、沿凹槽外周垂直方向延伸设有外径逐步缩小呈外锥体结构的弹性锁片,轴承毂安装部的外端穿过弹性锁片的中间腔插装在端盖的凹槽中,弹性锁片的外锥面构成第二衬套安装部,第一衬套安装部、第二衬套安装部分别用于安装锥形衬套,并通过螺栓固定端盖对衬套和轴承毂进行限位;采用两个对称的外锥面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便于对轴承毂和两个衬套进行限位,采用两个衬套,不需要润滑介质,同时,拆卸时只需先拆除连接臂即可实现方便拆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臂的弯折部设有弧形加强筋,用于增加连接臂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推力杆安装部上的螺纹孔和安装支座上的安装孔处均设有凸台,螺纹孔和安装孔均贯穿设置在凸台的中心位置,用于增加螺纹孔和安装孔处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臂与端盖、安装支座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与轴承毂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保证承载性能、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设置连接臂,使平衡轴总成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应力一部分在轴承毂安装部与轴承毂的结合部,另一部分应力通过连接臂分散至支架底部,从而提高了平衡轴总成的应力承受力;同时针对不同厚度的轴承毂,可以在推力杆安装部的螺纹孔和安装支座间增加垫片进行灵活调整使用,从而增加平衡轴支架的通用性。通过设置两个外锥面安装两个衬套,不需要润滑介质,对板簧轴向限位优于现有抱箍式橡胶衬套,承载能力也更好一些,同时方便拆卸,维修成本低、效率高;连接臂与端盖、支架与轴承毂安装部均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成型方便、减少连接件,便于维护,同时可提升表面质量及整体品质,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臂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臂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图4的右视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有衬套下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安装有轴承毂的立体图。图中所示:1、支架本体;2、纵梁安装部;3、推力杆安装部;4、轴承毂安装部;5、横梁安装部;6、连接臂;61、端盖;62、安装支座;63、凹槽;64、弹性锁片;65、弧形加强筋;7、螺栓;8、连接板安装部;9、加强筋板;10、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平衡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的上部设有纵梁安装部2、下部设有推力杆安装部3,支架本体1一侧中间沿垂直方向设有中空的轴承毂安装部4,另一侧设有横梁安装部5,横梁安装部的下方设有连接板安装部8,横梁安装部和连接板安装部之间设有加强筋板9,还包括连接臂6,连接臂6的一端设有端盖61,另一端向下弯折设有安装支座62,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1沿轴承毂安装部4的轴心线方向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位于轴承毂安装部下方的推力杆安装部3上设有多个螺纹孔,连接臂6上的端盖61通过螺栓7穿过轴承毂安装部的中间空腔、固定于支架本体上的螺栓安装孔中,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其安装支座62固定在推力杆安装部3的螺纹孔中。所述轴承毂安装部4从中间向支架本体1方向延伸外径逐渐增大、其外锥面构成第一衬套安装部,所述端盖61内侧中心设有与轴承毂安装部的外端相适应的凹槽63、沿凹槽外周垂直方向延伸设有外径逐步缩小呈外锥体结构的弹性锁片64,弹性锁片间设有间隙,轴承毂安装部4的外端穿过弹性锁片的中间腔插装在端盖的凹槽63中,弹性锁片64的外锥面构成第二衬套安装部,第一衬套安装部、第二衬套安装部分别用于安装锥形衬套10,并通过螺栓固定端盖对衬套和轴承毂进行限位。所述连接臂6的弯折部设有弧形加强筋65。所述推力杆安装部3上的螺纹孔和安装支座62上的安装孔处均设有凸台,螺纹孔和安装孔均贯穿设置在凸台的中心位置。所述连接臂6与端盖61、安装支座6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支架1与轴承毂安装部4为一体成型结构。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上部设有纵梁安装部、下部设有推力杆安装部,支架本体一侧中间沿垂直方向设有中空的轴承毂安装部,另一侧设有横梁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设有带中心孔的端盖,另一端向下弯折设有安装支座,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孔;/n所述支架本体沿轴承毂安装部的轴心线方向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位于轴承毂安装部下方的推力杆安装部上设有多个螺纹孔,连接臂上的端盖通过螺栓穿过轴承毂安装部的中间空腔固定于支架本体上的螺栓安装孔中,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其安装支座固定在推力杆安装部的螺纹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轴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上部设有纵梁安装部、下部设有推力杆安装部,支架本体一侧中间沿垂直方向设有中空的轴承毂安装部,另一侧设有横梁安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设有带中心孔的端盖,另一端向下弯折设有安装支座,安装支座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支架本体沿轴承毂安装部的轴心线方向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位于轴承毂安装部下方的推力杆安装部上设有多个螺纹孔,连接臂上的端盖通过螺栓穿过轴承毂安装部的中间空腔固定于支架本体上的螺栓安装孔中,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其安装支座固定在推力杆安装部的螺纹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毂安装部从中间向支架本体方向延伸外径逐渐增大、其外锥面构成第一衬套安装部,所述端盖内侧中心设有与轴承毂安装部的外端相适应的凹槽、沿凹槽外周垂直方向延伸设有外径逐步缩小呈外锥体结构的弹性锁片,轴承毂安装部的外端穿过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军许鹏宇明阳程正波顾康平汪斌罗诚张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星源十堰悬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