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模仁抽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22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模仁抽芯结构,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抽芯结构复杂及脱模速率不佳等技术问题。本浮动模仁抽芯结构包括包括定模板、固连于定模板内的定模仁、动模板、设于动模板内且与定模仁贴合形成型腔的动模仁以及一端穿过动模仁并延伸至型腔的镶针,所述动模仁中滑动穿设有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上设有使定模仁和动模仁相互锁定的锁定件,所述动模仁滑动连接在动模板内且动模板上设有能对动模仁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定模板带动定模仁和动模仁一起远离动模板至动模仁与限位件抵接后,所述定模板能继续移动使锁定件解锁并带动定模仁脱离动模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简化抽芯结构同时提高脱模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模仁抽芯结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浮动模仁抽芯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通常包括动模仁、和动模仁闭合形成型腔的定模仁、滑动穿设于动模仁内的顶针以及能带动顶针滑动以顶出成型产品的顶针板。由于成型产品形状或装配需求,在动模仁或定模仁内通常还设有内端与型腔面相配合的镶针,在成型产品脱模时容易出现与镶针粘连的现象,导致产品变形或脱模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一般先将镶针与型腔分离,再使动模仁和定模仁分离的方法。如我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10651711U-)公开了一种深腔抽芯机构,包括前模板、设置于前模板内的前模仁(即定模仁)、后模板、设置于后模板内后模仁(即动模仁),前模板远离后模板的一端设有前模面板,前模仁中滑动穿设有外端固连与前模面板上的镶件(即镶针),后模仁中滑动穿设有顶针,前模面板和前模板通过限位螺钉连接,且限位螺钉上套设有弹簧。当产品脱模时,前模面板先带动镶件脱离型腔,限位螺钉和弹簧可保障前模面板外移的相对稳定性,然后动模仁和定模仁分离,便于顶针板推动顶针顶出成型产品。然而该技术方案与现有三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模仁抽芯结构,包括定模板(1)、固连于定模板(1)内的定模仁(2)、动模板(3)、设于动模板(3)内且与定模仁(2)贴合形成型腔的动模仁(4)以及一端穿过动模仁(4)并延伸至型腔的镶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2)上设有使定模仁(2)和动模仁(4)相互锁定的锁定件(7),所述动模仁(4)滑动连接在动模板(3)内且动模板(3)上设有能对动模仁(4)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的限位件(9),所述定模板(1)带动定模仁(2)和动模仁(4)一起远离动模板(3)至动模仁(4)与限位件(9)抵接后,所述定模板(1)能继续移动使锁定件(7)解锁并带动定模仁(2)脱离动模仁(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模仁抽芯结构,包括定模板(1)、固连于定模板(1)内的定模仁(2)、动模板(3)、设于动模板(3)内且与定模仁(2)贴合形成型腔的动模仁(4)以及一端穿过动模仁(4)并延伸至型腔的镶针(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2)上设有使定模仁(2)和动模仁(4)相互锁定的锁定件(7),所述动模仁(4)滑动连接在动模板(3)内且动模板(3)上设有能对动模仁(4)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的限位件(9),所述定模板(1)带动定模仁(2)和动模仁(4)一起远离动模板(3)至动模仁(4)与限位件(9)抵接后,所述定模板(1)能继续移动使锁定件(7)解锁并带动定模仁(2)脱离动模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模仁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9)包括螺帽(91)和螺杆(92),所述螺杆(92)的下端螺接于动模板(3)内,所述动模仁(4)内设有供限位件(9)插设的凹槽(4a),所述凹槽(4a)内壁具有与螺帽(91)下端面相对设置的抵靠面(4a1),所述抵靠面(4a1)与螺帽(91)下端面之间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模仁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2)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段(921)以及连接螺纹段(921)和螺帽(91)的连接段(9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伟炳姚震李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