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69738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当感应到乘客上车后,利用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分别对乘客的体征数据进行采集;比较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各自采集的体征数据,当两者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重新测量;当两者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小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依据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进行报警判定;当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满足报警条件时,进行报警。采用红外摄像头对毫米波探测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校对,并在有效数据中取平均值,保证体征数据监测的冗余与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探测生命体征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技术,传统的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程序繁琐检测效率较低,同时需要用户主动佩戴检测设备,对于未佩戴检测设备的用户,无法实现检测。而对于非接触式检测,需要用户主动寻找检测设备,不能实现自动检测触发。同时,不能实现检测结果与检测对象的匹配,其仅能检测到车内是否存在体征异常者,无法准确定位到具体乘客。另外,检测数据受检测设备影响,通常会存在失效,或精度低下的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它能保证数据监测的冗余和准确性。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其技术方案为:当感应到乘客上车后,利用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分别对乘客的体征数据进行采集;比较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各自采集的体征数据,当两者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重新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n当感应到乘客上车后,利用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分别对乘客的体征数据进行采集;/n比较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各自采集的体征数据,当两者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重新测量;当两者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小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依据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进行报警判定;/n当所述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满足报警条件时,进行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感应到乘客上车后,利用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分别对乘客的体征数据进行采集;
比较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各自采集的体征数据,当两者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大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重新测量;当两者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小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依据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进行报警判定;
当所述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满足报警条件时,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分别对乘客的体征数据进行采集前,进一步包括:
当车门处的传感器感应到有乘客上车时,唤醒红外摄像头对乘客进行追踪;
乘客落座后,座椅传感器反馈乘客落座信号和座椅位置信号;
将红外摄像头捕捉的人脸信息与座椅传感器反馈的座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外摄像头捕捉的人脸信息与座椅传感器反馈的座椅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后,控制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调整角度至对准目标乘客,所述目标乘客为当前上车的乘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重复采集多组体征数据,从多组体征数据中获取多个有效数据,当多个所述有效数据的平均值满足报警条件时,进行报警;
其中,当红外摄像头和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差值小于设定的差值阈值时,所述毫米波探测器采集的体征数据为一个有效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车内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征数据包括体温T、呼吸频率f1和心跳频率f2;
当体温T、呼吸频率f1、心跳频率f2中的任意一个满足二级报警条件时,进行二级报警;
当体温T、呼吸频率f1、心跳频率f2的任意一个满足一级报警条件时,进行一级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郭晟玮韩杨李晶厉国重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