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防撞击结构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60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该活塞防撞击结构,包括控制缸缸套,分别盖设于控制缸缸套的顶部和底部的上挡盖和下挡盘,设于控制缸缸套中的控制活塞,与活塞杆连接、并突出于下挡盘外的控制齿板;上挡盖包括盖设于控制缸缸套的顶部的上盖主体,设于上盖主体的底面上的环形上盖凸起;下挡盘包括盖设于控制缸缸套的底部的环状下盘主体,设于下盘主体的顶面上的环形下盘凸起;控制活塞包括穿设于控制缸缸套的内腔中的活塞体,穿设于活塞体上的活塞杆;活塞体的顶面突出设有活塞顶部凸起、底面突出设有活塞底部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控制活塞在控制缸内进行上下移动时,由于惯性力作用与上挡盖或下挡盘产生撞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防撞击结构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是借助于燃烧齿板、传动齿轮和控制齿板活塞总成通过改变燃烧活塞的上止点位置来实现可变的。其中,传动齿轮由传动齿轮销与连杆小头孔连接在一起,燃烧齿板与燃烧活塞固定在一起,而控制齿板活塞总成的位置由控制缸总成及相关执行器来确定。齿轮齿板式可变压缩比机构中,控制活塞在控制缸内进行上下移动,由于运动件存在惯性力,控制活塞会不可避免地与上挡盖或下挡盘产生撞击,仅靠软件控制无法完全避免直接接触撞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控制活塞在控制缸内进行上下移动时,由于惯性力作用与上挡盖或下挡盘产生撞击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包括:控制缸缸套;上挡盖,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顶部;所述上挡盖包括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顶部的上盖主体,以及突出设于所述上盖主体的底面上的环形上盖凸起;下挡盘,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底部;所述下挡盘包括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底部的环状下盘主体,以及突出设于所述下盘主体的顶面上的环形下盘凸起;控制活塞,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中;所述控制活塞包括穿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内腔中的活塞体,以及穿设于所述活塞体上的活塞杆;以及,控制齿板,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并突出于所述下挡盘外;其中,所述活塞体的顶面突出设有环形活塞顶部凸起,所述活塞体的底面突出设有环形活塞底部凸起;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上止位点时,所述活塞顶部凸起与所述上盖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油腔;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下止位点时,所述活塞底部凸起与所述下盘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油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凸起上对应开设有环形上盖油槽,所述活塞顶部凸起与所述上盖油槽对应;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接近上止位点位置时,所述活塞顶部凸起的顶面封闭所述上盖油槽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油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上止位点时,所述活塞顶部凸起的顶面与所述上盖油槽的底壁面之间具有第一安全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凸起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盖油槽连通的第一泄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盘凸起上对应开设有环形下盘油槽,所述活塞底部凸起与所述下盘油槽对应;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接近下止位点位置时,所述活塞底部凸起的底面封闭所述下盘油槽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油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盘主体的中间设有下盘通孔,所述控制齿板穿设于所述下盘通孔处;所述下盘凸起的顶面开设有位于所述下盘通孔的周围的下盘沉槽,所述下盘沉槽形成所述下盘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下止位点时,所述活塞底部凸起的底面与所述下盘油槽的底壁面之间具有第二安全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盘凸起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下盘油槽连通的第二泄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齿板包括齿板主体,以及设于所述齿板主体的顶部的齿板柱,所述齿板柱穿设于所述下盘通孔处,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齿板柱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活塞防撞击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保证可变压缩比机构正常运行的同时,避免控制活塞与上挡盖以及下挡盘的撞击,有利于对零件的保护及噪声的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控制活塞在控制缸缸套内上下移动,与上挡盖/控制缸缸套形成上油腔、与下挡盘/控制缸缸套/控制齿板上端形成下油腔。当控制活塞在控制缸缸套内上行时,活塞体的顶面上的活塞顶部凸起会逐渐靠近上挡盖的底部的上盖凸起,二者之间形成的第一限位油腔中的液压油由于其不可压缩性,会对活塞体产生阻力,阻止活塞体继续上行而与上挡盖接触,即可阻止二者之间产生撞击;同理,当控制活塞在控制缸缸套内下行时,活塞体的底面上的活塞底部凸起会逐渐靠近下挡盘的顶部的下盘凸起,二者之间形成的第二限位油腔中的液压油由于其不可压缩性,同样会对活塞体产生阻力,阻止活塞体继续下行而与下挡盘接触,即可阻止二者之间产生撞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活塞防撞击结构(控制活塞处于上止位点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控制活塞与上挡盖结合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活塞防撞击结构(控制活塞处于下止位点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控制活塞与下挡盘结合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活塞防撞击结构的上挡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局部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活塞防撞击结构的下挡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局部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控制缸缸套;200、上挡盖;210、上盖主体;220、上盖凸起;222、上盖油槽;224、第一泄油槽;230、连接凸起;300、下挡盘;310、下盘主体;312、下盘通孔;320、下盘凸起;322、下盘油槽;324、第二泄油槽;400、控制活塞;410、活塞体;412、活塞顶部凸起;414、活塞底部凸起;500、控制齿板;510、齿板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发动机的有效压缩比,是借助于燃烧齿板、传动齿轮和控制齿板活塞总成通过改变燃烧活塞的上止点位置来实现可变的。其中,传动齿轮由传动齿轮销与连杆小头孔连接在一起,燃烧齿板与燃烧活塞固定在一起,而控制齿板活塞总成的位置由控制缸总成及相关执行器来确定。齿轮齿板式可变压缩比机构中,控制活塞在控制缸内进行上下移动,由于运动件存在惯性力,控制活塞会不可避免地与上挡盖或下挡盘产生撞击,仅靠软件控制无法完全避免直接接触撞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及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活塞防撞击结构,包括控制缸缸套100,盖设于控制缸缸套100的顶部的上挡盖200,盖设于控制缸缸套100的底部的下挡盘300,设于控制缸缸套100中的控制活塞400,以及与控制活塞400连接、并突出于下挡盘300外的控制齿板500。上挡盖200和下挡盘300分别盖设于控制缸缸套100的上下两侧,可在控制缸缸套100中形成有供控制活塞400上下活动的缸套腔,而控制齿板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缸缸套;/n上挡盖,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顶部;所述上挡盖包括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顶部的上盖主体,以及突出设于所述上盖主体的底面上的环形上盖凸起;/n下挡盘,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底部;所述下挡盘包括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底部的环状下盘主体,以及突出设于所述下盘主体的顶面上的环形下盘凸起;/n控制活塞,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中;所述控制活塞包括穿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内腔中的活塞体,以及穿设于所述活塞体上的活塞杆;以及,/n控制齿板,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并突出于所述下挡盘外;/n其中,所述活塞体的顶面突出设有环形活塞顶部凸起,所述活塞体的底面突出设有环形活塞底部凸起;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上止位点时,所述活塞顶部凸起与所述上盖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油腔;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下止位点时,所述活塞底部凸起与所述下盘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油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防撞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缸缸套;
上挡盖,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顶部;所述上挡盖包括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顶部的上盖主体,以及突出设于所述上盖主体的底面上的环形上盖凸起;
下挡盘,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底部;所述下挡盘包括盖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底部的环状下盘主体,以及突出设于所述下盘主体的顶面上的环形下盘凸起;
控制活塞,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中;所述控制活塞包括穿设于所述控制缸缸套的内腔中的活塞体,以及穿设于所述活塞体上的活塞杆;以及,
控制齿板,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并突出于所述下挡盘外;
其中,所述活塞体的顶面突出设有环形活塞顶部凸起,所述活塞体的底面突出设有环形活塞底部凸起;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上止位点时,所述活塞顶部凸起与所述上盖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油腔;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下止位点时,所述活塞底部凸起与所述下盘凸起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防撞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凸起上对应开设有环形上盖油槽,所述活塞顶部凸起与所述上盖油槽对应;
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接近上止位点位置时,所述活塞顶部凸起的顶面封闭所述上盖油槽形成所述第一限位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防撞击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塞体运动到上止位点时,所述活塞顶部凸起的顶面与所述上盖油槽的底壁面之间具有第一安全间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建姚聪李紫卫马丹李相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