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砸防撞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3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砸防撞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包括安装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安装座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两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限位齿,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仓,且电机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杆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警示灯对远处行驶而来的车辆进行警示,提醒其减速慢行,通过限位齿对行驶而来的车辆阻挡,通过卡合板与卡槽的相互卡合,加强两组挡板之间的连接效果,防止其遭受人为破坏,位置造成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砸防撞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
本技术涉及检测道闸
,具体为一种防砸防撞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
技术介绍
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热潮下,产品的性能也在逐渐增强,车辆检测数据的精准度也会随之提高,微波雷达车辆检测技术是目前我国所广泛采用的交通采集技术,道闸雷达采用国际先进的微波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具有高精度、免调试、高稳定性等特点,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提供可靠依据,是智能化停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结构较为单一,阻挡效果较低,挡板间连接性较差,若遭受人为或车辆破坏时,位置易发生偏移,因挡板未进行保护,容易造成损坏,不具备防砸抗撞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砸防撞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结构较为单一,阻挡效果较低,挡板间连接性较差,若遭受人为或车辆破坏时,位置易发生偏移,因挡板未进行保护,容易造成损坏,不具备防砸抗撞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砸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砸防撞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包括安装座(1)和控制面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两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转杆(20),且第二转杆(20)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限位齿(2),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仓(7),且电机仓(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杆(20)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1)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杆(8),所述支撑柱(9)内部靠近第一转杆(8)一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砸防撞的微波雷达检测道闸,包括安装座(1)和控制面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两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转杆(20),且第二转杆(20)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限位齿(2),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仓(7),且电机仓(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杆(20)相互连接,所述安装座(1)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转杆(8),所述支撑柱(9)内部靠近第一转杆(8)一侧的顶部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1)与第一转杆(8)的顶部相互固定,所述第一转杆(8)的外侧皆安装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正面的一端皆安装有气囊(10),一组所述挡板(15)正面一端远离第一转杆(8)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卡合板(14),另一组所述挡板(15)正面一端远离第一转杆(8)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3),且卡槽(13)与卡合板(14)相互适配,一组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安装有安装仓(17),另一组所述支撑柱(9)的顶部安装有警示灯(12),所述安装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培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