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3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式挡柱,尤其是用于拦截车辆的升降式挡柱结构,其包括内体及外壳,所述内体装于所外壳内;所述内体包括底座及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装于所述底座之上,该底座为内置有电控体的座体;还包括一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水泵及排水管,所述排水泵装于所述外壳底部,该排水管的进水口装于所述外壳上,其沿着所述升降柱的升降方向设置,令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靠近地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升降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固化而带来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设计了排水结构,从而确保长期埋设于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式挡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作便捷的升降式挡柱结构,尤其是用于拦截车辆的升降式挡柱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对于车辆进入任何一个特定区域均需要经过带有拦截柱的门口,实现对特定区域内车辆的进出控制及车辆的安排管理。而,现有的车辆拦截柱多为固定式,其具有灵活性小、占据空间大等不足,尤其是针对于门口空间较小、且流量较大的门口结构。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式挡柱的技术方案,其埋设于地面,且包括内体及外壳,所述内体装于所外壳内,其中:所述内体包括底座及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装于所述底座之上,该底座为内置有电控体的座体;还包括一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水泵及排水管,所述排水泵装于所述外壳底部,该排水管的进水口装于所述外壳上,其沿着所述升降柱的升降方向设置,令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靠近地面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电控体的导线从所述穿线孔穿设至所述外壳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一布线管,该布线管一端与所述外壳内腔连通,并沿着所述升降柱的升降方向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壳及环形壳体;所环形壳体装于所述底壳内;所述底壳上端面为开口面的箱式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形壳体包括多个环体,所述多个环体重叠设置并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升降柱为一液压升降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设置有升降柱,该升降柱外套设有一保护用的外壳,提升结构的使用寿命,且所述外壳内上还设置有排水管及布线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固化而带来的技术问题;另,还设计有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所述的排水管及排水泵,所述排水泵于所述排水管连通,从而确保了整个结构防水、排水功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式挡柱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式挡柱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对于车辆进入任何一个特定区域均需要经过带有拦截柱的门口,实现对特定区域内车辆的进出控制及车辆的安排管理。而,现有的车辆拦截柱多为固定式,其具有灵活性小、占据空间大等不足,尤其是针对于门口空间较小、且流量较大的门口结构。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升降式挡柱的技术方案,其埋设于地面,且包括内体及外壳,所述内体装于所外壳内,其中:所述内体包括底座及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装于所述底座之上,该底座为内置有电控体的座体;还包括一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水泵及排水管,所述排水泵装于所述外壳底部,该排水管的进水口装于所述外壳上,其沿着所述升降柱的升降方向设置,令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靠近地面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其利用升降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固化而带来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设计了排水结构,从而确保长期埋设于地下结构的稳定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说明书附图的图1中显示升降式挡柱及下述的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的图2中显示升降式挡柱、下述的控制体的导线及穿线孔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2所示,一种升降式挡柱的技术方案,其埋设于地面开设的洞内,且其包括内体及外壳1,所述内体装于所外壳1内。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述外壳1为一保护壳,其尺寸是允许所述内体装于其内腔的,该外壳1的靠近所述地面的端面为开口面,从而允许所述内体进行升降位移,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穿线孔11及排水孔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为塑料材料制成的壳体,具有防腐蚀及防水等优点。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述内体包括底座2及升降柱3,所述升降柱3装于所述底座2之上,其中:该底座2为内置有电控体4的座体,所述控制体4通过导线与所述升降柱3电性相连,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穿线孔21;所述升降柱3为液压升降柱体,其顶端可以配合安装有栏杆(未示出),该升降柱3的降入地面,达到允许通行的目的,该升降柱3升出地面,达到阻拦车辆通行。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述底座2装于所述升降柱3底端,并与升降柱3一体相连,该底座2内安装有控制体4;所述底座2包括底壳2-1及环形壳体2-2,所述环形壳体2-2为一四面的管状体,且其装于所述底壳2-1之上;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述底壳2-1为上端面为开口面的容器,其内配合安装有所述控制体4,且所述控制体4的导线从所述穿线孔21穿出,并从所述外壳1的穿线孔11穿出;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述环形壳体2-2由多个环体重叠设置并相连而成。如图2所示,还包括一布线管5,所述底座2及外壳1侧壁上均开设有穿线孔21、11,所述布线管5装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壁上,且沿所述升降柱3的升降方向设置,于实际中,所述布线管5竖直设置,且其下端开口与所述外壳1上的穿线孔11连通;具体的说:所述控制体4的导线从底座2及外壳1的穿线孔21、11依次穿过,并深入至所述布线管5内。如图1所示,还包括一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水泵6及排水管7,所述排水泵6装于所述外壳1底部,该排水管7的进水口装于所述外壳1上,其沿着所述升降柱3的升降方向设置,令所述排水管7的出水口靠近地面设置;具体的说:外壳1上开设有排水孔12,该排水孔12与所述排水管7的进水口连通,且所述排水管7竖直设置,其出水口靠近所述地面设置,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外壳1上开设的排水口12对接,所述出水口处可以安装控制阀;所述排水管7与所述排水泵6连通,形成整个结构的排水系统。上述控制体4与一遥控设备(未示出)通讯相连,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实现升降便捷操控的目的;所述遥控设备为遥控箱或手持遥控器。本技术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式挡柱,其特征在于:其埋设于地面,且包括内体及外壳,所述内体装于所外壳内,其中:/n所述内体包括底座及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装于所述底座之上,该底座为内置有电控体的座体;/n还包括一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水泵及排水管,所述排水泵装于所述外壳底部,该排水管的进水口装于所述外壳上,其沿着所述升降柱的升降方向设置,令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靠近地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式挡柱,其特征在于:其埋设于地面,且包括内体及外壳,所述内体装于所外壳内,其中:
所述内体包括底座及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装于所述底座之上,该底座为内置有电控体的座体;
还包括一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排水泵及排水管,所述排水泵装于所述外壳底部,该排水管的进水口装于所述外壳上,其沿着所述升降柱的升降方向设置,令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靠近地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电控体的导线从所述穿线孔穿设至所述外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玖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宁佳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