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7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覆工具,包括中心杆和内套杆组件,中心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球体,中心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球体;内套杆组件包括上内套杆和与上内套杆可拆卸地连接的下内套杆,上内套杆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半球体,下内套杆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半球体,上内套杆与下内套杆之间开设有用于收纳中心杆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半球体的直径、第二半球体的直径、第三半球体的直径和第四半球体的直径依次增大;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解决凹面产品包覆时面料拉伸不均问题,从而使产品外观平整,保证包覆工艺稳定及产品质量,另外,包覆工具设置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半球体,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凹面结构,具体很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覆工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包覆工具。
技术介绍
在包覆工艺过程中,会先在产品注塑骨架的表面喷涂胶水,软质包覆面料(皮革,织物等)背面也喷涂胶水,再用专门的工装将喷胶后的骨架固定,面料放置在骨架表面,并有辅助装置将面料定位,以免和骨架错位;然后通过热烘枪加热骨架表面和面料背面的胶水,使胶水具有粘性,再迅速按压面料,将面料贴合在骨架上,使面料牢固粘在骨架上。在实际应用中,在按压贴合过程中,面料会被一定程度拉伸,而面料需要受力均匀,才能保证包覆后面料平整,外观良好;如果包覆时面料受力不均,包覆后零件表面会出现褶皱、凹坑等外观缺陷;对于凹面产品结构的面料和骨架的包覆工艺,喷胶后手工进行包覆时,人手或平面工具按压面料,会出现面料受力不均,导致外观不平整缺陷;同时面料易产生较大的回弹力,会使面料和骨架分离,导致胶水粘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包覆工具,该工具能够解决包覆工艺存在褶皱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覆工具,包括中心杆和内套杆组件,中心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球体,中心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球体;内套杆组件包括上内套杆和与上内套杆可拆卸地连接的下内套杆,上内套杆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半球体,下内套杆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半球体,上内套杆与下内套杆内开设有用于收纳中心杆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半球体的直径、第二半球体的直径、第三半球体的直径和第四半球体的直径依次增大。其中,下内套杆朝上延伸出第一安装环,第一安装环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上内套杆的底面朝里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内螺纹。其中,还包括用于收纳内套杆组件的外套杆组件。其中,外套杆组件包括上外套杆和与上外套杆可拆卸地连接的下外套杆,上外套杆的端面设置有第六半球体,下外套杆的底面设置有第五半球体,上外套杆与下外套杆内开设有用于收纳内套杆组件的第二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半球体的直径、第二半球体的直径、第三半球体的直径、第四半球体的直径、第五半球体的直径和第六半球体的直径依次增大。其中,下外套杆朝上延伸出第二安装环,第二安装环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上外套杆的底面朝里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一种包覆工具,针对于凹面产品结构的面料和骨架的包覆工艺,喷胶后手工进行包覆时,人手或平面工具按压面料,会出现面料受力不均,导致外观不平整缺陷;同时面料易产生较大的回弹力,会使面料和骨架分离,导致胶水粘结失效,针对这个缺陷,就可以通过人手选取包覆工具中适当尺寸的半球体对面料进行按压并贴合骨架,有效解决凹面产品包覆时面料拉伸不均问题,从而使产品外观平整,面料和骨架粘结良好,保证包覆工艺稳定及产品质量,另外,本申请的包覆工具设置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半球体,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凹面结构,具体很好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中包覆工具的分解图。附图标记:中心杆1,上内套杆21,下内套杆22,上外套杆31,下外套杆32,第一半球体41,第二半球体42,第三半球体43,第四半球体44,第五半球体45,第六半球体46,第一安装环51,第二安装环52,第一安装槽53,第二安装槽5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包覆工具的具体实施方式,请见图1,包括中心杆1、用于收纳中心杆1的内套杆组件和用于收纳内套杆组件的外套杆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杆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球体41,中心杆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球体42。内套杆组件包括上内套杆21和与上内套杆21可拆卸地连接的下内套杆22,上内套杆21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半球体44,下内套杆22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半球体43,上内套杆21与下内套杆22内开设有用于收纳中心杆1的第一容置空间。外套杆组件包括上外套杆31和与上外套杆31可拆卸地连接的下外套杆32,上外套杆31的端面设置有第六半球体46,下外套杆32的底面设置有第五半球体45,上外套杆31与下外套杆32内开设有用于收纳内套杆组件的第二容置空间。这种结构能够将中心杆1、内套杆组件和外套杆组件结合成一个零件,从而方便携带以及方便使用,不容易丢失。作为改进的是,第一半球体41的直径、第二半球体42的直径、第三半球体43的直径、第四半球体44的直径、第五半球体45的直径和第六半球体46的直径依次增大。不同尺寸的半球体,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凹面结构,增强了产品的适用性。本实施例的一种包覆工具,针对于凹面产品结构的面料和骨架的包覆工艺,喷胶后手工进行包覆时,人手或平面工具按压面料,会出现面料受力不均,导致外观不平整缺陷;同时面料易产生较大的回弹力,会使面料和骨架分离,导致胶水粘结失效,针对这个缺陷,就可以通过人手选取包覆工具中适当尺寸的半球体对面料进行按压并贴合骨架,有效解决凹面产品包覆时面料拉伸不均问题,从而使产品外观平整,面料和骨架粘结良好,保证包覆工艺稳定及产品质量。在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下内套杆21朝上延伸出第一安装环51,第一安装环51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上内套杆22的底面朝里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53,第一安装槽53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内螺纹。同理的,下外套杆31朝上延伸出第二安装环52,第二安装环52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上外套杆32的底面朝里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54,第二安装槽54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这种可拆卸方式操作简单,便于拆装。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杆和内套杆组件,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球体,所述中心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球体;/n所述内套杆组件包括上内套杆和与所述上内套杆可拆卸地连接的下内套杆,所述上内套杆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半球体,所述下内套杆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半球体,所述上内套杆与下内套杆内开设有用于收纳中心杆的第一容置空间;/n所述第一半球体的直径、第二半球体的直径、第三半球体的直径和第四半球体的直径依次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杆和内套杆组件,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球体,所述中心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半球体;
所述内套杆组件包括上内套杆和与所述上内套杆可拆卸地连接的下内套杆,所述上内套杆的端面设置有第四半球体,所述下内套杆的底面设置有第三半球体,所述上内套杆与下内套杆内开设有用于收纳中心杆的第一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半球体的直径、第二半球体的直径、第三半球体的直径和第四半球体的直径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套杆朝上延伸出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上内套杆的底面朝里凹陷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佛吉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