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44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件加工领域,公开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工位,机架上设有相对运动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分别设有和工位数量对应的上冲模和下底模,上冲模、工位、下底模一一对应,机架上还设有连续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依次转移工件至下一工位;工位至少包括下料的第一工位、打中央孔(31)的第二工位、打边孔(32)的第三工位、中央拉伸和边孔(32)倒角的第四工位、整体拉伸的第五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模具具有连续分步骤成型,无需了在加工后进一步进行校形和工件在不同加工步骤中的转运,节约了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汽车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中的转子连接环一般在连接环的内壁上固设置有法兰环,在法兰环上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孔与转子组件相连,连接环通过螺栓与转子组件连接。目前,对于汽车连接环的加工,都是单工位模具加工,需要不断的上料卸料进行,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零件又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位模具才能实现。而工件在不同模具对应的加工工位上进行转运大大增加了人工转运检查的成本机器器械的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连续加工汽车连续环的设备,便于工作成型,增加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工位,机架上设有相对运动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分别设有和工位数量对应的上冲模和下底模,上冲模、工位、下底模一一对应,机架上还设有连续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依次转移工件至下一工位;工位至少包括下料的第一工位、打中央孔的第二工位、打边孔的第三工位、中央拉伸和边孔倒角的第四工位、整体拉伸的第五工位。上冲模和下底模都连续设置,工件传送并在对应的工位上进行加工,第一工位为工件进入加工的位置,用于放置工件,第二工位上对工件的中央进行打孔,第三工位上对中央孔边上进行打边孔,第四工位上使工件的中央部分拉伸从一侧突出,并对边孔进行倒角,第五工位对工件整体向中央的另一侧突出。工件可以为一整条的金属板进行连续的成型加工或者已经裁断的金属板块进行输送,输送方式可以为输送轨道输送至相应的位置也可以设置机械手对应多个加工工位。作为优选,还设有裁切工件的第七工位。第七工位为使工件从连续加工的模板上裁切脱离,后续还可以设置进一步的剃废。作为优选,还设有工件整形的第六工位,第六工位设置在第四工位与第五工位之间或者第五工位和第七工位之间。工件整形包括将第四工位的中央拉伸部分向垂直于工件面方向直立整形、工件整体的整形或者更多,使工件符合设置的要求,整形工位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作为优选,上模对应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二冲模,下模对应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二底模。作为优选,上模对应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三冲模,下模对应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三底模。作为优选,上模对应第四工位设置有第四冲模,下模对应第四工位设置有第四底模。作为优选,上模对应第五工位设置有第五冲模,下模对应第五工位设置有第五底模。作为优选,上模对应第六工位设置有第六冲模,下模对应第六工位设置有第六底模。作为优选,上模对应第七工位设置有第七冲模,下模对应第七工位设置有第七底模。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采用连续的模具,模具可以分体设置或者连续设置在上模和下模上,但是模具整体相互配合,上模和下模设置有数组依对应不同工位和加工目的设置有多个冲模和下模穴,通过工件在工位之间的转移运动使工件依次经过设定的冲模和匹配的下模进行加工,由于上模和下模的位置设定固定,相应的工件可以使用连续的模板或者模具块进行输送,使之对准固定的加工工位上进行加工,更换模具也在连续自动化加工中根据不同加工条件的得到不同的加工成品。由于模具具有连续分步骤成型,无需了在加工后进一步进行校形和工件在不同加工步骤中的转运,节约了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上模、2—下模、31—中央孔、32—边孔、12—第二冲模、22—第二底模、13—第三冲模、23—第三底模、14—第四冲模、24—第四底模、15—第五冲模、25—第五底模、16—第六冲模、26—第六底模、17—第七冲模、27—第七底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工位,机架上设有相对运动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分别设有和工位数量对应的上冲模和下底模,上冲模、工位、下底模一一对应,机架上还设有连续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依次转移工件至下一工位;工位至少包括下料的第一工位、打中央孔31的第二工位、打边孔32的第三工位、中央拉伸和边孔32倒角的第四工位、整体拉伸的第五工位。还设有裁切工件的第七工位。还设有工件整形的第六工位,第六工位设置在第四工位与第五工位之间或者第五工位和第七工位之间。上模1对应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二冲模12,下模2对应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二底模22。上模1对应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三冲模13,下模2对应第三工位设置有第三底模23。上模1对应第四工位设置有第四冲模14,下模2对应第四工位设置有第四底模24。上模1对应第五工位设置有第五冲模15,下模2对应第五工位设置有第五底模25。上模1对应第六工位设置有第六冲模16,下模2对应第六工位设置有第六底模26。上模1对应第七工位设置有第七冲模17,下模2对应第七工位设置有第七底模27。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工位,机架上设有相对运动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分别设有和工位数量对应的上冲模和下底模,上冲模、工位、下底模一一对应,机架上还设有连续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依次转移工件至下一工位;工位至少包括下料的第一工位、打中央孔(31)的第二工位、打边孔(32)的第三工位、中央拉伸和边孔(32)倒角的第四工位、整体拉伸的第五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若干个工位,机架上设有相对运动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分别设有和工位数量对应的上冲模和下底模,上冲模、工位、下底模一一对应,机架上还设有连续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依次转移工件至下一工位;工位至少包括下料的第一工位、打中央孔(31)的第二工位、打边孔(32)的第三工位、中央拉伸和边孔(32)倒角的第四工位、整体拉伸的第五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裁切工件的第七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工件整形的第六工位,第六工位设置在第四工位与第五工位之间或者第五工位和第七工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连接环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上模(1)对应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二冲模(12),下模(2)对应第二工位设置有第二底模(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权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同岸机电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