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2180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包括:缸盖、主油道、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气缸盖润滑油道以及回止阀。缸盖固定于气缸体上。主油道的一端用以供润滑油进入。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与主油道的另一端连通。气缸盖润滑油道的一端与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连通。以及回止阀设置于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中,并靠近气缸盖润滑油道,且回止阀用以防止经过回止阀的润滑油回流。其中,气缸盖润滑油道的另一端用以向需要润滑的运动件提供润滑油。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可以保持气缸盖润滑油道的润滑油不回流,解决了缸盖部件上由于油压建立不及时导致的相关运动件由于缺油引起的异常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发动机
,特别是关于一种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缸盖运动件的强制润滑一般都是通过气缸体从主油道取油,润滑相关需要润滑零件。在发动机启动时,润滑油通过主油道到气缸体到气缸盖再到需要润滑的零件,当发动机停机后,缸盖及相关润滑油道中的润滑油通过供给通道回流至油底壳,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润滑油需要再次通过上述通道供给到润滑部位,在润滑油没有供给到位前运动件容易出现缺油的异常磨损。因此如何保持缸盖部件上相关油道中润滑油不回流是保持缸盖运动件不容易出现早期磨损的关键。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其可以保持气缸盖润滑油道的润滑油不回流,解决了缸盖部件上由于油压建立不及时导致的相关运动件由于缺油引起的异常磨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包括:缸盖、主油道、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气缸盖润滑油道以及回止阀。缸盖固定于气缸体上。主油道的一端用以供润滑油进入。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与主油道的另一端连通。气缸盖润滑油道的一端与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连通。以及回止阀设置于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中,并靠近气缸盖润滑油道,且回止阀用以防止经过回止阀的润滑油回流。其中,气缸盖润滑油道的另一端用以向需要润滑的运动件提供润滑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回止阀设置于气缸盖润滑油道中,并靠近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且回止阀用以防止经过回止阀的润滑油回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回止阀为单向回止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还包括油底壳,用以储存润滑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还包括预供油泵,预供油泵的吸油口通过油管与油底壳连接,从油底壳里吸出润滑油,且预供油泵给润滑油加压后从出油口泵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还包括滤清器,滤清器的一端用以与预供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滤清器用以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清洁,且滤清器的另一端用以与主油道的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预供油泵为电动式预供油泵或电控式预供油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滤清器集成在预供油泵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其可以保持气缸盖润滑油道的润滑油不回流,解决了缸盖部件上由于油压建立不及时导致的相关运动件由于缺油引起的异常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缸盖,2-气缸体,3-主油道,4-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5-气缸盖润滑油道,6-回止阀,7-油底壳,8-预供油泵,9-滤清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包括:缸盖1、主油道3、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4、气缸盖润滑油道5以及回止阀6。缸盖1固定于气缸体2上。主油道3的一端用以供润滑油进入。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4与主油道3的另一端连通。气缸盖润滑油道5的一端与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4连通。以及回止阀6设置于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4中,并靠近气缸盖润滑油道5,且回止阀6用以防止经过回止阀6的润滑油回流。其中,气缸盖润滑油道5的另一端用以向需要润滑的运动件提供润滑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回止阀6设置于气缸盖润滑油道5中,并靠近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4,且回止阀6用以防止经过回止阀6的润滑油回流。回止阀6为单向回止阀6。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还包括油底壳7,用以储存润滑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还包括预供油泵8,预供油泵8的吸油口通过油管与油底壳7连接,从油底壳7里吸出润滑油,且预供油泵8给润滑油加压后从出油口泵出。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还包括滤清器9,滤清器9的一端用以与预供油泵8的出油口连接,滤清器9用以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清洁,且滤清器9的另一端用以与主油道3的一端连接。预供油泵8为电动式预供油泵8或电控式预供油泵8。滤清器9集成在预供油泵8内。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油底壳7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用于储存发动机机油(润滑油),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预供油泵8用以给润滑油加压,其吸油口通过油管与油底壳7连接,从油底壳7里吸出润滑油,预供油泵8给润滑油加压后从出油口泵出。而滤清器9与预供机油泵连接,用以过滤并清洁润滑油,而过滤清洁后的润滑油则进入主油道3。当发动机启动后润滑油通过主油道3进入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4,然后进入气缸盖润滑油道5,当发动机停机时,气缸盖润滑油道5中的润滑油由于单向止回阀的存在润滑油无法回流到油底壳7,再发动机下次启动时,主油道3未供给润滑油到气缸盖润滑油道5前,气缸盖润滑油道5中存留的润滑油对运动件进行早期润滑,同时缩短了润滑油压力建立的时间达到减少气缸盖运动件由于缺油引起的早期异常磨损故障提高发动机寿命。其中,单向止回阀布置在气缸盖或者气缸体2的分开面的气缸盖润滑油道5或者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4。总之,本专利技术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其可以保持气缸盖润滑油道的润滑油不回流,解决了缸盖部件上由于油压建立不及时导致的相关运动件由于缺油引起的异常磨损。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缸盖,固定于气缸体上;/n主油道,所述主油道的一端用以供润滑油进入;/n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与所述主油道的另一端连通;/n气缸盖润滑油道,所述气缸盖润滑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连通;以及/n回止阀,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中,并靠近所述气缸盖润滑油道,且所述回止阀用以防止经过所述回止阀的所述润滑油回流;/n其中,所述气缸盖润滑油道的另一端用以向需要润滑的运动件提供所述润滑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盖,固定于气缸体上;
主油道,所述主油道的一端用以供润滑油进入;
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与所述主油道的另一端连通;
气缸盖润滑油道,所述气缸盖润滑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连通;以及
回止阀,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中,并靠近所述气缸盖润滑油道,且所述回止阀用以防止经过所述回止阀的所述润滑油回流;
其中,所述气缸盖润滑油道的另一端用以向需要润滑的运动件提供所述润滑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止阀设置于所述气缸盖润滑油道中,并靠近所述机体上缸盖润滑油道,且所述回止阀用以防止经过所述回止阀的所述润滑油回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止阀为单向回止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本杰王鹏程胡国强黎华文余晓强卢祥林田战胜兰棠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