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76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上述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对向设置,其间夹置一透明极性溶液层与一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彼此不容。一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一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上,一反射板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定义出一反射区域与一透射区域,一背光板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下,其中于施加操作电压时,该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内聚,而同时露出等面积的该反射区域与该透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装置,特别有关于一种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
技术介绍
电润湿式显示器(Electrowetting Display)的原理是利用电润湿 (Electrowetting)现象或电化毛细管(Electrocapillary)现象。当流体受到电场作 用而改变流体的表面自由能(Free Surface Energy), ^吏^寻流体的分布面积改 变美国专利第US 6,967,763号揭露一种电润湿式显示器结构,利用不透明 非极性液体受电场电润湿(Electrowetting)作用内聚,以控制显示器像素的亮 态与暗态。图1A与IB分别显示传统电润湿式显示器于电压关与电压开状 态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國1A,传统彩色电润湿式显示器10包括一基板16, 图案化像素电极15设置于基板16上。 一介电层(具疏水性表面性质)14设置 于图案化像素电极15上。图案化的亲水性档墙结构13设置于介电层14上, 定义出各个像素区域。含黑色染料的不透明非极性液体12以及一透明的极 性液体11设置于各个像素区域中。当操作电压关状态时,不透明非极性液 体12均匀分布于像素中,此时像素的显示状态为暗态(darkstate)。当操作电压开状态时,不透明非极性液体12受到电润湿(Electrowetting) 作用力影响,朝远离像素电极15内聚,因而露出大部分的像素区域,此时 像素的显示状态为亮态(bright state),如图1B所示。传统半反穿彩色化电润湿式显示器是利用黑色油滴作为光吸收介质,并 搭配彩色滤光板,藉由反射板反射外界光源,或是以背光板发出光源。光源 透过彩色滤光板至外界环境,以达到彩色化显示的效果。然而,由于传统半 反穿彩色化电润湿式显示器的反射区与透射区配置不当,导致灰阶控制不易 与不精准的问题,进而影响显示器影像稳定性与品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申请案公开第WO 2006/017129号揭露一种半反穿式 的彩色电润湿式显示器结构,在半反穿电润湿式彩色显示器的结构中,将下基板与附有彩色滤光片的上基板进行组立封装,并在内部填入极性溶液与黑 色非极性溶液。半反穿形式的彩色电润湿式显示器具有多个像素,且于下基 板上,个别像素内制作一透射区与一反射区。图2A与2B分别显示传统半反穿式电润湿式显示器于电压关与电压开 状态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2A,传统半反穿式彩色电润湿式显示器20包 括一第一基板21与一第二基板29对向设置,其间夹置一透明极性溶液层23 与 一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24。 一第 一透明电极层22设置于第 一基板21上。 一第二透明电极层27设置于第二基板29上。一介电层(具疏水性表面性质)26 设置于第二透明电极层27上。 一反射板28设置于第二透明电极层27与第 二基板29之间,以定义出一反射区域与一透射区域。 一背光板35设置于第 二基板29的背面。 一电源供应器30施予一偏压于第一透明电极层22与第 二透明电极层27之间,藉由偏压造成的电润湿(Electrowetting)作用力,控制 各像素的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显像。当外加电压大于操作电压,不透明非极 性液体24呈完全内聚状态,因此可完全显露出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如图 2A所示。当外加电压大于起始电压但小于操作电压时,不透明非极性液体24并 非完全内聚,因此显露出的反射区域面积大于透射区域面积,造成灰阶控制 不易与不精准的问题,如图2B所示。以下说明传统半^^穿式电润湿式显示器外加电压各阶段的显示状态,请 参阅图3A,传统半反穿式电润湿式显示器100a包括一基板137,图案化透 明像素电极层135设置于基板137上。 一反射板136设置于透明像素电极层 135与基板137之间,以定义出一反射区域与一透射区域。 一介电层(具疏水 性表面性质)134设置于透明像素电极层135。图案化的亲水性档墙结构133 设置于介电层134上,定义出各个像素区域。含黑色染料的不透明非极性液 体132以及一透明的极性液体131设置于各个像素区域中。背光板138设置 于基板137的背面。一对向基板140对向设置于基板137,一透明电极142(共 同电极)设置于对向基板140上。当操作电压关状态时,不透明非极性液体 132均匀分布于像素中,外界的入射光线完全被不透明非极性液体132吸收, 此时像素的显示状态为暗态(dark state)。当外加电压略大于起始电压时,不透明非极性液体132开始内聚,露出 部分的反射区域,此时仅部分的入射光线Li反射,像素的显示状态为反射,如图3B所示。当外加电压增加为大于起始电压但小于操作电压时,不透明 非极性液体进一步内聚,露出的反射区域面积大于透射区域面积,如图3C 所示。当外加电压大于操作电压,不透明非极性液体132呈完全内聚状态, 因此可完全显露出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如图3D所示。传统半反穿式电润湿式显示器随着外加电压增加,先露出反射区域,再 露出透射区域会造成该显示器在户外与室内不同环境光源的状态下其灰阶 控制的偏差与不易,进而影响显示器的影像稳定性与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 一 种电润湿式显示器的结构与制作方法,藉由设置图 案化的反射板,改善电润湿式显示器的透射区域与反射区域的灰阶控制与对 比,提升显示器的影像稳定性与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 对向设置,其间夹置一透明极性溶液层与一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 一第一透 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 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一 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上; 一反射板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 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定义出一反射区域与一透射区域; 一背光板设置于该 第二基板下;其中于施加操作电压时,该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内聚,而同时 露出等面积的该反射区域与该透射区域。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 板对向设置,其间夹置一透明极性溶液层与一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 一第一 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 一基板上; 一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 一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上; 一图案化反射板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透 明电极层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定义出多个反射区域与多个透射区域于一像 素区域中; 一背光板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下;其中于施加操作电压时,该不透 明非极性溶液层内聚,而同时露出等面积的该反射区域与该透射区域。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包括 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 板对向设置,其间夹置一透明极性溶液层与一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 一第一 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 一基板上; 一 图案化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 板上,其中,该图案化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一像素区域的两端; 一介电层 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上; 一反射板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定义出一反射区域与一透射区域; 一背光板设置于该第二基 板下;其中于施加操作电压时,该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内聚,而同时露出等 面积的该反射区域与该透射区域。为使本专利技术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与IB分别显示传统电润湿式显示器于电压关与电压开状态的剖 面示意图2A与2B分别显示传统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润湿式显示器装置,包括: 对向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其间夹置透明极性溶液层与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 第一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 第二透明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 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上; 反射板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定义出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 背光板,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下; 其中于施加操作电压时,该不透明非极性溶液层内聚,而同时露出等面积的该反射区域与该透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惟元萧志郡杨仁杰罗国隆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