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4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所述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包括防尘罩、塑料环上盖、塑料环下盖、塑料环、中间传动轴;所述的中间传动轴的外周套接塑料环,且塑料环与中间传动轴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的塑料环一端连接塑料环上盖,另一端连接塑料环下盖;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对接形成空腔,该空腔装配塑料环,且塑料环与该空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空腔内还涂有油脂块。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塑料环与中间传动轴之间呈过盈配合,当中间传动轴转动时,带动塑料环转动,由于塑料环与塑料环下盖和塑料环上盖为间隙配合,中间填满油脂,启润滑作用且油脂不易挥化,有效的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转向系统设计,转向防尘罩结构位于发动机舱内,转向管柱位于驾驶舱内,转向传动轴穿过驾驶舱车身前围过孔连接转向管柱和转向防尘罩结构,在转向传动轴与驾驶舱车身前围过孔连接处设计有防尘罩。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罩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首先,目前市场上,转向防尘罩与中间传动轴接触处涂有脂,经过长时间旋转运动,油脂挥化掉,造成橡胶与金属摩擦产生异响。现有技术中有的转向防尘罩装配轴承结构,但该结构成本高难以接受。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0800109.3,申请日20141220,专利名称为:转向防尘罩结构,公开了一种转向防尘罩结构,其包括有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下部周向设有可与车身钣金卡接连接的卡槽,在该卡槽上端的防尘罩本体具有向所述车身钣金方向延伸且可与该车身钣金过盈配合的过盈唇;进一步的,在所述卡槽下端的防尘罩本体上具有与所述车身钣金下底面呈线接触的圆弧唇。上述专利文献的转向防尘罩结构,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对车身钣金尺寸要求降低,即使尺寸偏小的车身钣金也能压紧,且在受到外力时也不会产生相对运动;另外,还通过卡槽下端的圆弧唇对车身钣金下底面进行线接触,可有效提高防尘罩本体与车身钣金之间的密封性,其配合过盈唇对车身钣金的压力,使得整个防尘罩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但是关于一种能够长时间效的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长时间效的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的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而关于这种转向防尘罩异响结构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效的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的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所述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包括防尘罩、塑料环上盖、塑料环下盖、塑料环、中间传动轴;所述的中间传动轴的外周套接塑料环,且塑料环与中间传动轴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的塑料环一端连接塑料环上盖,另一端连接塑料环下盖;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对接形成空腔,该空腔装配塑料环,且塑料环与该空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空腔内还涂有油脂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对接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之间通过外层卡扣和内层卡扣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环上盖的宽度小于塑料环下盖的宽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环上盖在与塑料环下盖的连接处的外侧设有限位凸出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的厚度相等,且当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连接处内表面在同一平面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在转角处均采圆角设计。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塑料环上设有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第一唇口与第二唇口背向设置,且其敞口端相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唇口与第二唇口均采用弹性软橡胶制造而成。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塑料环与中间传动轴之间呈过盈配合,当中间传动轴转动时,带动塑料环转动,由于塑料环与塑料环下盖和塑料环上盖为间隙配合,中间填满油脂,启润滑作用且油脂不易挥化,有效的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2、塑料环上盖在与塑料环下盖的连接处的外侧设有限位凸出块。该设计的效果是:该限位凸出块嵌合在防尘罩中,用于对防尘罩建立固定限位作用,从而防止脱落。3、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对接的,且采用外层卡扣和内层卡扣的连接方式。采用卡扣对接,使得两者连接紧凑可靠,另外,采用外层卡扣与内层卡扣的连接方式,具有双层卡扣连接的作用。相互锁死,避免脱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防尘罩2.塑料环3.塑料环上盖4.塑料环下盖5.中间传动轴6.花键轴7.油脂块8.限位凸出块9.卡扣10.第一唇口11.第二唇口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1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种解决转向防尘罩1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1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所述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包括防尘罩1、塑料环上盖3、塑料环下盖4、塑料环2、中间传动轴5;所述的中间传动轴5的外周套接塑料环2,且塑料环2与中间传动轴5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的塑料环2一端连接塑料环上盖3,另一端连接塑料环下盖4;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与塑料环2盖对接形成空腔,该空腔装配塑料环2,且塑料环2与该空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空腔内还涂有油脂块7。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与塑料环下盖4之间通过卡扣9的方式进行对接的。所述的中间传动轴5的内部套有花键轴6;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的宽度小于塑料环下盖4的宽度;所述的塑料环上盖2在与塑料环下盖4的连接处的外侧设有限位凸出块8;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与塑料环下盖4的厚度相等,且当塑料环上盖3与塑料环下盖4连接处内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与塑料环下盖4在转角处均采圆角设计;所述的塑料环2上设有第一唇口10和第二唇口11,第一唇口10与第二唇口11背向设置,且其敞口端相对;所述的第一唇口10与第二唇口11均采用弹性软橡胶制造而成。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塑料环2与中间传动轴5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与塑料环2盖对接形成空腔,该空腔装配塑料环2,且塑料环2与该空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空腔内还涂有油脂块7。该设计的效果是:因塑料环2与中间传动轴5之间呈过盈配合,当中间传动轴5转动时,带动塑料环2转动,由于塑料环2与塑料环下盖4和塑料环上盖3为间隙配合,中间填满油脂,启润滑作用且油脂不易挥化,有效的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与塑料环下盖4之间通过卡扣9的方式进行对接的,且采用外层卡扣9和内层卡扣9的连接方式。采用卡扣9对接,使得两者连接紧凑可靠,另外,采用外层卡扣9与内层卡扣9的连接方式,具有双层卡扣9连接的作用。相互锁死,避免脱落。所述的中间传动轴5的内部套有花键轴6。花键轴6的设计,便于稳定的传递动力。所述的塑料环上盖3的宽度小于塑料环下盖4的宽度。该设计的效果是:方便进行快速装配,装配可靠。倘若塑料环上盖3的宽度大于塑料环上盖4的宽度。则因存在装配顺序等,导致装配不可靠。所述的塑料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包括防尘罩、塑料环上盖、塑料环下盖、塑料环、中间传动轴;所述的中间传动轴的外周套接塑料环,且塑料环与中间传动轴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的塑料环一端连接塑料环上盖,另一端连接塑料环下盖;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对接形成空腔,该空腔装配塑料环,且塑料环与该空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空腔内还涂有油脂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包括防尘罩、塑料环上盖、塑料环下盖、塑料环、中间传动轴;所述的中间传动轴的外周套接塑料环,且塑料环与中间传动轴之间呈过盈配合;所述的塑料环一端连接塑料环上盖,另一端连接塑料环下盖;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对接形成空腔,该空腔装配塑料环,且塑料环与该空腔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空腔内还涂有油脂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对接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环上盖与塑料环下盖之间通过外层卡扣和内层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转向防尘罩异响的转向防尘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环上盖的宽度小于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巍晋兆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