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318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感器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坯体、和配置于坯体的安装面并分别与一对引出部连接的一对外部端子,该坯体具有:芯体,具有基座和形成在基座的上表面的柱状部;线圈,具备将被绝缘被膜覆盖且具有相互对置的宽幅面的导线卷绕为中空以构成在内周部连续的上段部及下段部,且配置成内周部的一个宽幅面与柱状部的侧面接触的卷绕部、以及从卷绕部的各段的外周部引出且前端部配置于基座的下表面的一对引出部;磁性体,覆盖芯体的一部分、一对引出部的一部分及卷绕部,并且含有磁性粉,卷绕部的俯视形状为具有短边方向以及长边方向的中空的大致圆形形状,上段部具有向短边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电感器,特别是,电源用的电感器要求小型化,并且要求具有较高的性能(较高的电感值)。作为这样的电感器之一,有具有埋设于坯体内的线圈、和与线圈连接并从坯体露出的外部端子的电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65779号公报关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感器,由于线圈的两端的引出部与外部端子在坯体内连接,所以在坯体内需要连接引出部与外部端子的区域。具有这样的区域的电感器限制坯体内的线圈的占有区域,难以为了得到较高的电感值而增大线圈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具有线圈的引出部占有的恒定的区域的同时提高电感器的性能(电感值L)的电感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电感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坯体和一对外部端子,坯体具有磁性体基座、线圈以及磁性体外装,磁性体基座具有基座部和形成在基座部的上表面的柱状部,线圈具备卷绕部和一对引出部,卷绕部是使具有相互对置的宽幅面的导线的一个宽幅面与柱状部的侧面接触并将导线相对于柱状部卷绕成上下两段而形成的卷绕部,卷绕部的两端位于外周,并且卷绕部具有通过构成内周部的导线相互连接的上段部和下段部,一对引出部从卷绕部的各段的外周部朝向基座部的侧面引出,并且前端部分配置于基座部的下表面,磁性体外装覆盖磁性体基座的一部分、一对引出部的一部分以及卷绕部,并且含有磁性粉,一对外部端子配置于坯体的安装面,并且分别与一对引出部连接,从坯体的上表面透视的卷绕部的俯视形状为具有短边方向以及长边方向的环形状,上段部具有向短边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具有线圈的引出部占有的恒定的区域的同时提高电感器的性能(电感值L)的电感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的上方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的下方立体图。图3是仅示出图1的电感器的磁性体基座的立体图。图4是仅示出图1的电感器的线圈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A1-A1线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1的A2-A2线处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包含上段部的开口端面的面上的卷绕部的轮廓线的图。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包含下段部的边界面的面上的卷绕部的轮廓线的图。图9是表示配置于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导电性树脂层的图。图10是说明实施例的电感器的包含上段部的开口端面的面上的卷绕部的尺寸与坯体的尺寸的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比A/B、和额定电流与电感值之比的关系的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比B/F与电感值的关系的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电感器的下方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201…电感器,2…坯体,4a、4b…外部端子,6…磁性体外装,8…磁性体基座,10…基座部,10a…上表面,10b…下表面,10c…第一侧面,10d…第二侧面,10e…第三侧面,10f…第四侧面,12…凹部,14、15…切口,16…柱状部,18…上部,20…下部,22…突出面,24…平面,28、30…平面区域,32、34…弯曲面区域,40、42、240、242…引出部,40a、42a…前端部分,44…卷绕部,46…上段部,48…下段部,50…突出部,52…直线部,54,254…线圈,56、58…平面区域,60、62…弯曲区域,64、66…宽幅面,H1…边界面,H2…开口端面,70、72…导线,70a、72a…第一圈的导线,72b…第二圈的导线,70c、72c…最外周的导线,100、150…轮廓线,102、152…内周轮廓线,104、154…外周轮廓线,106、156…第一平面区域56的内周轮廓线,106a、106b、114a、114b…端部,108、158…第二平面区域58的内周轮廓线,110、160…第一弯曲区域60的内周轮廓线,112、162…第二弯曲区域62的内周轮廓线,114…突出部50的内周轮廓线,116…直线部52的轮廓线,120、170…第一平面区域56的外周轮廓线,122、172…第二平面区域58的外周轮廓线,124、174…第一弯曲区域60的外周轮廓线,126、176…第二弯曲区域62的外周轮廓线,128…突出部50的外周轮廓线,130…直线部52的外周轮廓线,132…坯体2的外形轮廓线,240a、242a…第一区域,240b、242b…第二区域,240c、242c…第三区域,A(y2)…第一长度(直线部52的内周轮廓线116与第二弯曲区域62的内周轮廓线110之间的长边方向的最大长度),B(x2)…第二长度(第二平面区域58的内周轮廓线108与突出部50的内周轮廓线114之间的短边方向的最大长度),C…第三长度(第一弯曲区域60的外周轮廓线124与第二弯曲区域62的外周轮廓线126之间的长边方向的最大长度),D…第四长度(第一平面区域56的外周轮廓线120与第二平面区域58的外周轮廓线122之间的短边方向的最大长度),E…坯体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F…坯体2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电感器用于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具体化,只要没有特定的记载,则并不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有时对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件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考虑要点的说明或者理解的容易性,有为了方便而分为实施方式、实施例进行示出的情况,但能够进行不同的实施方式、实施例所示的构成的部分的置换或者组合。在后述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省略与上述相同的事项的记述,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特别是,并不对每个实施方式、实施例依次提及相同的构成所带来的相同的作用效果。为了使说明变得明确,也有夸张地示出各附图示出的部件的大小、位置关系等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而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位置的语句(例如,“上”、“下”、“右”、“左”以及包含这些语句的其它的语句)。这些语句的使用为了使参照附图的专利技术的理解变得容易,并不通过这些语句的意思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1.实施方式1参照图1~图9,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的上方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的下方立体图。图3是仅示出图1的电感器的磁性体基座的立体图。图4是仅示出图1的电感器的线圈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A1-A1线处的剖视图。图6是图1的A2-A2线处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包含上段部的开口端面的面上的卷绕部的轮廓线的图。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包含下段部的边界面的面上的卷绕部的轮廓线的图。图9是表示配置于图1所示的电感器的导电性树脂层的图。1.实施方式1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感器1具备坯体2和形成在坯体2的表面的一对外部端子4a、4b。坯体2包含磁性体基座8、线圈54以及磁性体外装6。磁性体基座8具有基座部10和形成在基座部10的上表面10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n上述电感器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坯体和一对外部端子,/n上述坯体具有磁性体基座、线圈以及磁性体外装,/n上述磁性体基座具有基座部和形成在上述基座部的上表面的柱状部,/n上述线圈具备卷绕部和一对引出部,/n上述卷绕部是使具有相互对置的宽幅面的导线的一个上述宽幅面与上述柱状部的侧面接触并将上述导线相对于上述柱状部卷绕成上下两段而形成的卷绕部,上述卷绕部的两端位于外周,并且上述卷绕部具有通过构成内周部的导线相互连接的上段部和下段部,/n上述一对引出部从上述卷绕部的各段的外周部朝向上述基座部的侧面引出,并且前端部分配置于上述基座部的下表面,/n上述磁性体外装覆盖上述磁性体基座的一部分、上述一对引出部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卷绕部,并且含有磁性粉,/n上述一对外部端子配置于上述坯体的安装面,并且分别与上述一对引出部连接,/n从上述坯体的上表面透视的上述卷绕部的俯视形状为具有短边方向以及长边方向的环形状,/n上述上段部具有向上述短边方向突出的突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0979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感器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坯体和一对外部端子,
上述坯体具有磁性体基座、线圈以及磁性体外装,
上述磁性体基座具有基座部和形成在上述基座部的上表面的柱状部,
上述线圈具备卷绕部和一对引出部,
上述卷绕部是使具有相互对置的宽幅面的导线的一个上述宽幅面与上述柱状部的侧面接触并将上述导线相对于上述柱状部卷绕成上下两段而形成的卷绕部,上述卷绕部的两端位于外周,并且上述卷绕部具有通过构成内周部的导线相互连接的上段部和下段部,
上述一对引出部从上述卷绕部的各段的外周部朝向上述基座部的侧面引出,并且前端部分配置于上述基座部的下表面,
上述磁性体外装覆盖上述磁性体基座的一部分、上述一对引出部的一部分以及上述卷绕部,并且含有磁性粉,
上述一对外部端子配置于上述坯体的安装面,并且分别与上述一对引出部连接,
从上述坯体的上表面透视的上述卷绕部的俯视形状为具有短边方向以及长边方向的环形状,
上述上段部具有向上述短边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段部具有沿上述短边方向延伸的直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上述上段部的开口端面的平面中,
上述卷绕部的内周轮廓线的上述长边方向的宽度与上述内周轮廓线的上述短边方向的宽度之比在1.7以上3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包含上述上段部的开口端面的平面中,
上述内周轮廓线的上述短边方向的宽度与上述坯体的上述短边方向的长度之比在0.3以上0.6以下,
上述内周轮廓线的上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芳春新井澄江石田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