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68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电感器包括:磁芯本体和绕组本体,磁芯本体包括预成型部和加工部;其中,预成型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顶部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空间内且第一支撑结构上具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嵌套绕组本体;加工部是将嵌套有绕组本体的预成型部置于模腔内并加入粉料后热压而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磁芯本体的密度,防止绕组本体在制作过程中的形变和位移,提高电感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是一种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存储起来的元件。其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电感器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而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电感器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一体成型的电感器通常是将线圈埋入金属磁性粉末内部压铸而成的,与传统的电感器相比,一体成型的电感器拥有更高的电感和更小的漏电感。然而,由于成型时线圈的支撑与膨胀,磁芯内部的密度相对较低,不利于磁芯电感的提升;而且因为成型挤压,线圈在粉体内容易变形歪斜,对产品可靠度及特性方面都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能够提高磁芯本体的密度,防止绕组本体在制作过程中的形变和位移,提高电感器的性能。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感器,包括磁芯本体和绕组本体,磁芯本体包括预成型部和加工部;其中,预成型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顶部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空间内且第一支撑结构上具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嵌套绕组本体;加工部是将嵌套有绕组本体的预成型部置于模腔内并加入粉料后热压而成的。可选的,第二支撑结构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孔;或者,第二支撑结构和第一支撑结构之间具有缝隙。可选的,预成型部全包围或者半包围第一凸起。可选的,位于空间内且第一支撑结构上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其中,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可选的,绕组本体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弯折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的背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感器,方法包括:制作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上至少具有第一凸起;将绕组本体嵌套在第一凸起上,并将第二支撑结构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的顶部,形成预成型部;将预成型部置于模腔内并加入粉料后热压形成加工部;对加工部进行固化处理。可选的,将绕组本体嵌套在第一凸起上,包括:将导线绕制成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绕组本体;将绕组本体嵌套在第一凸起上,并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弯折至第一支撑结构的背部。可选的,对加工部进行固化处理,包括:将加工部置于烘箱内进行烘烤,其中,烘烤温度为70℃至160℃,烘烤时间不少于6小时。可选的,在对加工部进行固化处理后,还包括:对加工部进行滚喷防锈处理,并研磨加工部靠近第一支撑结构背部的一侧,以露出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进行激光剥漆和镀锡处理。可选的,粉料为经过绝缘包覆剂处理后的金属粉;其中,绝缘包覆剂包括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酚醛树脂、钾水玻璃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粉包括羰基铁粉、铁硅粉、铁硅铬粉、铁基非晶粉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该电感器包括:磁芯本体和绕组本体,磁芯本体包括预成型部和加工部;其中,预成型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顶部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空间内且第一支撑结构上具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嵌套绕组本体;加工部是将嵌套有绕组本体的预成型部置于模腔内并加入粉料后热压而成的。由于预先形成了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的预成型部,预成型部的密度大大高于粉料直接压铸而成的磁芯的密度,从而提高了磁芯本体的密度;同时,在空间内且第一支撑结构上形成第一凸起,第一凸起用于嵌套绕组本体,能够防止绕组本体在制作过程中的形变和位移;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绕组本体不再需要焊接电极,可以大大降低焊接导致的电阻升高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感器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感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感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感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流程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同时,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贯穿说明书的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另外,出于理解和易于描述,附图中可能夸大了一些结构、区域等的大小。另外,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否则词语“包括”和诸如“包含”或“具有”的变形将被理解为暗示包含该元件,但不排除任意其它元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并且,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当可以不同地实施某个实施例时,具体的工艺顺序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可以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执行或者按与所描述顺序相反的顺序来执行。下面,对电感器、电感器的制作方法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感器包括:包括磁芯本体和绕组本体10,磁芯本体包括预成型部和加工部;其中,预成型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21和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21顶部的第二支撑结构22,第一支撑结构21和第二支撑结构22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空间内且第一支撑结构21上具有第一凸起30,第一凸起30用于嵌套绕组本体10;其中,为了简化制作工艺,第一支撑结构21和第一凸起3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工部是将嵌套有绕组本体10的预成型部置于模腔内并加入粉料后热压而成的。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结构22可以为任意能与第一支撑结构21对合的形状。可选的,第二支撑结构22可以为I型或者C型。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结构22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孔A;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结构22和第一支撑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包括磁芯本体和绕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本体包括预成型部和加工部;其中,/n所述预成型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顶部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所述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嵌套所述绕组本体;/n所述加工部是将嵌套有所述绕组本体的所述预成型部置于模腔内并加入粉料后热压而成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包括磁芯本体和绕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本体包括预成型部和加工部;其中,
所述预成型部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顶部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空间,位于所述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具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嵌套所述绕组本体;
所述加工部是将嵌套有所述绕组本体的所述预成型部置于模腔内并加入粉料后热压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孔;或者,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之间具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部全包围或者半包围所述第一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上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其中,
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
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本体具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通过弯折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背部。


6.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制作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宾贾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