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277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5
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前束臂、横摆臂、导向臂、纵摆臂和控制臂,前束臂的第一连接轴的坐标为3155~3165mm、‑279~‑289mm、15~25mm,第二连接轴的坐标为3050~3060mm、‑732~‑742mm、14~24mm;横摆臂的第三连接轴的坐标为2981~2991mm、‑382~‑392mm、154~164mm,第四连接轴的坐标为2916~2926mm、‑729~‑739mm、169~179mm;导向臂的第五连接轴的坐标为2810~2820mm、‑650~‑660mm、96~106mm,第六连接轴的坐标为2672~2682mm、‑422~‑432mm、114~124mm;纵摆臂的第七连接轴的坐标为2677~2687mm、‑408~‑418mm、‑37~‑47mm,第八连接轴的坐标为2849~2859mm、‑693~‑703mm、‑120~‑130mm;控制臂的第九连接轴的坐标为2958~2968mm、‑713~‑723mm、‑69~‑79mm,第十连接轴的坐标为3099~3109mm、‑265~‑275mm、‑70~‑80m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五连杆悬架系统的前束曲线非常线性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
,特别涉及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型在后悬架上采用多连杆结构,从中级车福克斯、马自达3、速腾、明锐到稍高级别的迈腾、雅阁、马自达6、丰田锐志、蒙迪欧,甚至奔驰、宝马全系列等,后轮悬架结构清一色的是多连杆式。大众的PQ35、PQ46平台摒弃了以前PQ34和PQ45平台上后轮拖曳臂式带扭力梁的四连杆悬架结构,转而采用性能更优异的五连杆结构。现有五连杆技术方案中,悬架的前束曲线比较差,不利于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具有前束曲线非常线性的特点,对提升车辆稳定性能非常有利。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以及铰接于转向节的前束臂、横摆臂、导向臂、纵摆臂和控制臂,定义车身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车身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车身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位于两前轮轮心连线的中点;前束臂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铰接于转向节,第一连接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以及铰接于所述转向节的前束臂、横摆臂、导向臂、纵摆臂和控制臂,定义车身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车身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车身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位于两前轮轮心连线的中点;/n所述前束臂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3155~3165mm、-279~-289mm、15~25mm,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3050~3060mm、-732~-742mm、14~24mm;/n所述横摆臂包括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以及铰接于所述转向节的前束臂、横摆臂、导向臂、纵摆臂和控制臂,定义车身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车身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车身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位于两前轮轮心连线的中点;
所述前束臂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3155~3165mm、-279~-289mm、15~25mm,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3050~3060mm、-732~-742mm、14~24mm;
所述横摆臂包括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2981~2991mm、-382~-392mm、154~164mm,所述第四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2916~2926mm、-729~-739mm、169~179mm;
所述导向臂包括第五连接轴和第六连接轴,所述第六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五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2810~2820mm、-650~-660mm、96~106mm,所述第六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2672~2682mm、-422~-432mm、114~124mm;
所述纵摆臂包括第七连接轴和第八连接轴,所述第八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七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2677~2687mm、-408~-418mm、-37~-47mm,所述第八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2849~2859mm、-693~-703mm、-120~-130mm;
所述控制臂包括第九连接轴和第十连接轴,所述第十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转向节,所述第九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2958~2968mm、-713~-723mm、-69~-79mm,所述第十连接轴的形心坐标为3099~3109mm、-265~-275mm、-70~-8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连杆悬架系统还包括副车架,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五连接轴、所述第七连接轴和所述第九连接轴铰接于所述副车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锦文黄纬吴虎强易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