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22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包括端模开合结构、侧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连杆结构连接在端模支腿上,旋转支座连接在侧模支腿的底部,端模开合结构位于连杆结构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支座结构的下方。端模开合结构和侧模开合结构相同,端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气缸,第一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油缸,第一气缸上铰接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座的侧部。端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端模支腿配合能完成端模的自动开合,侧模开合结构、旋转支座结构和侧模支腿配合能完成侧模的自动开合,真正实现了端模和侧模的自动开合。

An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end and side die of pipe segment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片模具端侧模开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管片模具,端模均为铰接旋转式开合,侧模分为水平平移式开合和铰接旋转式开合。侧模铰接旋转式开合结构,采用螺杆正反转进行驱动,手动旋转螺杆操作缓慢、不平稳,现在大多数企业采用电动或气动扳手进行操作,开合模时冲击较大,对模具损伤较大;端模开合也采用螺杆驱动,与侧模铰接旋转开合存在同样的缺点,而且由于端模的空间位置,开合操作时需要蹲下操作,尤其是带盖板的模具,操作空间受限,操作非常不便;平移式侧模开合大多数是没有驱动装置的,靠人工推拉开合,开模时由于平移机构的阻力、混凝土与模具粘连等因素,造成开模费力,严重时需要撬棍开模,合模时容易出现用力过猛造成侧模与底盘、侧模与端模碰撞损伤。现有的模具开合方式,不管是手动还是电动、气动,都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依附人力,管片产能比较大的时候,增加了人工的工作操作量和劳动强度,同时因为人工的力量等有差别,容易造成人为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管片模具开合方式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管片模具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底模,底模的前后端均横向的设置有端模,端模上设置有端模支腿,底模左右侧均纵向的设置有侧模,侧模上设置有侧模支腿,自动开合装置包括端模开合结构、侧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连杆结构连接在端模支腿上,旋转支座连接在侧模支腿的底部,所述端模开合结构位于连杆结构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支座结构的下方;端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气缸,第一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油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座的侧部;侧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气缸,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油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二卡座,第二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座的侧部。优选地,端模支腿的底端铰接在底盘上,连杆结构包括连接板组件和驱动板组件,连接板组件的一端铰接在端模支腿的中部,连接板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板组件铰接,驱动板组件的中部铰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底盘上;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左右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两个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在端模支腿的中部,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驱动组件的顶部;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板,两个驱动板连接在一起,驱动板的中部弯折,两个驱动板的中部弯折处与支撑座铰接,两个驱动板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轴,端模开合结构位于驱动轴的下方。优选地,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卡座上移,第一卡座的U型卡槽能卡在驱动轴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卡座带动驱动轴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组件绕支撑座转动,通过连接板组件带动端模支腿转动。优选地,所述旋转支座结构包括支座,支座的上部与侧模支腿的下部固定连接,支座上铰接有铰链座,铰链座固定在底模上,支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轴,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轴的下方。优选地,当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卡座上移,第二卡座的U型卡槽能卡在旋转轴上,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卡座带动旋转轴移动,从而带动旋转支座结构和侧模支腿转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端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端模支腿配合能完成端模的自动开合,侧模开合结构、旋转支座结构和侧模支腿配合能完成侧模的自动开合,真正实现了端模和侧模的自动开合,有效减少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防止合模时对模具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的正面视角图。图3为端模开合结构和连杆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侧模开合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至图4,管片模具包括底盘1,底盘上设置有底模4,底模的前后端均横向的设置有端模2,端模上设置有端模支腿3,底模左右侧均纵向的设置有侧模5,侧模上设置有侧模支腿6。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包括端模开合结构、侧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连杆结构连接在端模支腿3上,旋转支座连接在侧模支腿6的底部端模开合结构位于连杆结构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支座结构的下方。端模开合结构与侧模开合结构的结构完全相同。端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7,第一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气缸8,第一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油缸9,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一卡座10,第一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11,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座的侧部。侧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座12,第二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气缸13,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油缸14,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二卡座15,第二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16,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座的侧部。U型卡槽内设置有接近行程开关。如图1和图3,端模支腿的底端铰接在底盘1上,连杆结构包括连接板组件17和驱动板组件18,连接板组件的一端铰接在端模支腿3的中部,连接板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板组件铰接,驱动板组件的中部铰接有支撑座19,支撑座固定在底盘上。连接板组件包括左右两个连接板20,两个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两个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在端模支腿的中部,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驱动组件的顶部。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板21,两个驱动板连接在一起,驱动板的中部弯折,两个驱动板的中部弯折处与支撑座19铰接,两个驱动板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轴22,端模开合结构位于驱动轴的下方。端模开合结构与连杆结构配合过程大致为:当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一卡座10上移,第一卡座的U型卡槽能卡在驱动轴上,之后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卡座带动驱动轴移动,从而带动驱动组件绕支撑座转动,进一步通过连接板组件带动端模支腿转动,从而实现端模的自动开合。旋转支座结构包括支座23,支座的上部与侧模支腿6的下部固定连接,支座上铰接有铰链座24,铰链座固定在底模4上,支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轴25,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轴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与旋转支座结构配合过程大致为:当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伸出,带动第二卡座15上移,第二卡座的U型卡槽能卡在旋转轴上,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卡座带动旋转轴移动,从而带动旋转支座结构和侧模支腿转动,从而实现侧模的自动开合。实际在流水线上,具有开模工位和合模工位,开模动作与合模动作在各自的工位上完成,在开模工位有4个端模开合结构(前后端各两个)及4个侧模开合结构(左右侧各两个),在合模工位有4个端模开合结构(前后端各两个)及4个侧模开合结构(左右侧各两个),流水线上管片模具在开模工位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管片模具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底模,底模的前后端均横向的设置有端模,端模上设置有端模支腿,底模左右侧均纵向的设置有侧模,侧模上设置有侧模支腿,其特征在于,自动开合装置包括端模开合结构、侧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连杆结构连接在端模支腿上,旋转支座连接在侧模支腿的底部,所述端模开合结构位于连杆结构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支座结构的下方;/n端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气缸,第一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油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座的侧部;/n侧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气缸,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油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二卡座,第二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座的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管片模具包括底盘,底盘上设置有底模,底模的前后端均横向的设置有端模,端模上设置有端模支腿,底模左右侧均纵向的设置有侧模,侧模上设置有侧模支腿,其特征在于,自动开合装置包括端模开合结构、侧模开合结构、连杆结构和旋转支座结构,连杆结构连接在端模支腿上,旋转支座连接在侧模支腿的底部,所述端模开合结构位于连杆结构的下方,侧模开合结构位于旋转支座结构的下方;
端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气缸,第一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油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一卡座,第一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一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卡座的侧部;
侧模开合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气缸,第二固定座的顶部铰接有第二油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第二卡座,第二卡座上开有U型卡槽,第二油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二卡座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水线管片模具端侧模自动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端模支腿的底端铰接在底盘上,连杆结构包括连接板组件和驱动板组件,连接板组件的一端铰接在端模支腿的中部,连接板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板组件铰接,驱动板组件的中部铰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在底盘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王彦涛尹怀秀单海燕刘娜孙增宝徐本敏刘晓凯杨德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环球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