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转梁大位移的微机械光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04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机械光开关,属于微机械领域。其特征在于(1)上、下两电极分别位于二个形状相似的二个外框架内,含上电极的上外框架放在另一外框架上面,彼此由绝缘氧化物层绝缘;(2)4个V型槽位于上电极所在的外框架的上表面,它们与镜子均呈45度角;扭转梁通过扭转梁固定点固定于外框架底部,扭转梁和可动上电极相连;镜子竖直位于可动上电极的前端;(3)下电极固定在低于外框架的表面的平面面上,形成一个空间。当上外框架叠在其上并施加电压时,上、下电极间产生电压差,使上电极受到向下运动的力带动扭转梁产生扭力使镜子向下移动,处于“开”状态。因而具有驱动电压低、镜子位移大、结构的谐振频率高特点,使开关速度达十分之一毫秒量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机械光开关,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通过扭转梁扭转产生大位移的微机械光开关。属于微机械领域。据有关报道,日本人近年来用电磁力驱动,尽管可使镜子位移达几百个微米,但是不利于集成化生产。对于静电驱动的光开关,工程上要求驱动电压不能太高,所以驱动力有限。常用的方法是减小悬臂梁的弹性常数,例如增加悬臂梁的长度,从而导致结构所占面积增大,且使开关速度减慢。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驱动电压较低而镜子位移又足够大,能有效的切换光路而又有利于集成化生产、开关速度又快的微机械光开关,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期望。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微机械光开关实施的。其特征在于(1)微机械光开关的上、下两电极分别位于二个形状相似的上、下二个外框架内,两个外框架之间由绝缘氧化物层彼此绝缘,而含上电极的外框架放在另一外框架上面。(2)自对准方案设计的四个V型槽位于上电极所在的外框架的上表面,它们与镜子均呈45度角;扭转梁是通过扭转梁固定点固定于外框架底部,扭转梁和可动上电极相连。镜子竖直尽可能位于可动上电极的前端,4根光纤分别固定于V型槽内,每根光纤的轴线和镜子的夹角也是45度。(3)下电极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转梁大位移的微机械光开关,包括自对准方案设计出4个V型槽,其特征在于:(1)上、下两电极分别位于二个形状相似的二个外框架内,含上电极的上外框架放在另一外框架上面,彼此由绝缘氧化物层绝缘;(2)4个V型槽位于上电极所在的外框架的 上表面,它们与镜子均呈45度角;扭转梁通过扭转梁固定点固定于外框架底部,扭转梁和可动上电极相连;镜子竖直位于可动上电极的前端;(3)下电极固定在低于外框架的表面的平面面上,形成一个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浙辉李铁王跃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